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辉煌成就: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3月2日电(记者戴劲松 苏晓洲)经历一场罕见的冰冻和暴风雪考验后,位于我国腹地的中部地区一扫阴霾,在无限春意中重现勃勃生机。

    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六省承东启西、辐射八方。短短数年间,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正逐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区域崛起吸引人才“回流”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一直为东部发达地区充当“人才输出地”的角色。但记者近日在武汉市的几场人才招聘会上发现,沿海企业遭遇了招工难。2月23日,在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多家企业特意组团举办的招聘会上,场面远比往年冷清。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院长孙松发认为,湖北高校集中,每年都有20多万高校毕业生,因此吸引了许多外地企业前来招贤引智。但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迅速,每年新增就业岗位70万个以上,因而可就地吸纳大量的人才。

    据统计,2007年武汉高校22万大学毕业生中,在本地就业的人数达到了9.3万,本地就业率达到42.3%。其中,本科生的本地就业率高达60%,比往年提高了三分之一。

    正是由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中部各省开始吸引一批批人才和劳动力回流,增添了发展的后劲。在湖南,近些年回乡创业的人才可以获得政府信贷担保,一些地方主动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资源,推出了税费返还和减免措施。在此背景下,全省2007年“回流型”企业达到3.3万多个,吸纳了近120万农村劳动力,“劳务湘军”回乡创业已成气候。

    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为创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安徽省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提出要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为科技型人才创业营造一个好环境。合肥市还先后出台了《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等一系列突破性的鼓励政策,并由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设立科技创新基金。

    与此同时,中部六省自2006年起就开始积极谋划人才一体化战略,加快建立区域性人才服务合作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逐步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发展提速催生“资金凹地”

    新年伊始,客户数排名日本第二的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便正式启动年内在武汉设立分行的计划。此前,武汉已设有兴业银行、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3家外资银行分行。据悉,渣打银行也将武汉列入了重点发展城市。

    中银(香港)中国业务总部副总经理汪裕民曾表示,在我国向外资金融机构放开人民币业务后,很多外资银行都把中部视作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近年来,已有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家外资银行代表,先后对武汉、长沙、太原等城市进行考察。

    湖北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早阳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中部地区吸引外资数量和外贸总额年年高速增长,仅2007年,湖北省就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部省份招商引资在观念上也发生了巨变。从2007年年初开始,湖南就在洞庭湖畔掀起了一轮环保风暴,一举关停了环湖234家小造纸厂。这些企业中,有不少是过去费尽心机请进来的企业。

    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造纸厂,并没有阻挡纸业资本的进入。2007年底,泰格林纸集团投资达25.7亿元、年产40万吨含机械浆印刷纸项目在岳阳启动。记者了解到,这一投资巨大的项目吨纸耗新鲜水、综合能耗、废水排放量很低,可以循环利用废纸和废弃物。

    湖南在洞庭湖纸业招商引资中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最终的结果是洞庭湖COD总量很快从15万吨锐减到5万吨,多年不见的江豚、小银鱼重新回到了湖中。湖区数以百万亩计的速生杨树、芦苇,被高产出、低消耗和低排放的大型企业利用。

    在中部各省,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来越多,而招商引资会的规模越办越小,占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环保和技术的门槛越来越高。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吸引了大量资金注入中部,反过来也推动中部地区提速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报告指出,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运行开始呈现中部崛起特征,中部的增长势头最强劲,产出、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领先。报告还指出,2007年中部工业生产增长22.4%,而东部则为18.3%。区域经济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树华认为,这一数据表明中部崛起战略初步取得进展。

试验探索造就新引擎

    2007年岁末,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崛起打造新的引擎。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武汉与周边百公里范围内的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湖南大学区域规划专家徐峰认为,天然的区位优势使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这两个区域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力争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有典型意义,又有全局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伍新木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国东部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不能再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同样,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也不能重复东部地区发展的老路。国家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放在中部,对中部地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试验一步步走出来的。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我们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相关链接
· 经典中国 辉煌成就: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
· 经典中国·辉煌成就:中国立体交通网向百姓走来
· 经典中国·辉煌成就:自主创新为中国铁路"提速"
· 经典中国·辉煌成就:开放型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