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代表关注百姓故事折射的农民工利益诉求三大转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记者杜宇 李钧德 刘铮)在城市打工,能够有个安身的地方,按时领到工钱,攒够一定数目,回到家乡过安稳日子,这曾是一代农民工打工的要求。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群体有了新的利益诉求。他们渴望在城市生活,享受城市居民所能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

    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忽视农民工利益诉求的三大转变。

    从进城挣钱回乡到融入城市生活

    [故事]来自河南西部农村的李艳红,已经在郑州做了6年家政服务工作。23岁的她,披着做过离子烫的直发,牛仔裤、T恤衫,用惯了微波炉,习惯了暖气过冬,唱卡拉OK,闲时发短信聊天,一切都是城市小姑娘的生活方式。她说:“我已经习惯在郑州生活了,现在别说让我回农村,就是回俺们县城,我都觉得不适应。”

    [背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调查显示,至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外出从业劳动力中,40岁以下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超过八成,去省外打工的占49.3%。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赵素萍: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始于上世纪80年代。转眼20多年过去了,民工潮依旧汹涌,变化却悄然产生:肩扛蛇皮袋的越来越少,手拉行李箱的越来越多;灰头土脸、表情木讷的越来越少,衣着光鲜、神情自信的越来越多。变化不仅来自外表,也来自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一股与农村越来越远、强烈要求加速融入城市的潮流。

    从要求保证工资到参加社会保障

    [故事]河南省上蔡县韩寨乡东黑河村农民李留书,在郑州打工已经近20年。他说:“按户口所在地,城镇医保我们没资格参加,我们应该回老家参加,但是我们常年在郑州生活,主要在郑州就医,很不方便。据说省里准备搞一卡通,可能情况会好些。但最好能一步到位,直接在居住地解决。回老家一趟,得几百元。对城里人不算啥,对我们来说,那是一星期甚至十几天的辛苦钱。”

    [背景]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以建筑业为重点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27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2007年,通过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和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2007年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人数已分别达到3966万人和3131万人,比上年增加56%和32%。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龚建明:农民工经常在输出地与不同的输入地流动就业,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他们所参加的各种社会保险随其就业地的变化而在地区、城乡之间正常接续、转移。

    从要求改善住宿条件到提供城市公共服务

    [故事]干装修的周志,从家乡四川乐至县出来打工已经10多年了,干的大都是没有务工证的那种活。因知识少吃过亏的周志深知学习知识的重要,他决心把自己12岁的小孩从老家带到成都来念书,但是事情并不顺利。他说:“只有三天报名时间,又要求几证齐全,对我们这些打工的来说,临时去办这些证件,时间太短了。”

    [背景]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逐步落实,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社区管理服务制度、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制度正在得到积极落实。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现在不少农民工在外谋生,往往是带着配偶、孩子。他们现在需要的不仅是一张床、一间房,还需要一张课桌,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还需要医疗保健。政府应给予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方面的优惠,为他们及其子女的医疗、儿童免疫、教育等提供方便,使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共发展。 

 
 
 相关链接
· 中国三位农民工代表从容面对近200名中外记者
· 代表建议推动农民工从"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
· 汪春兰代表:农民工养老保险应实现“全国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