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30.为什么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资源性产品,主要是指水、能源、矿产、土地四大类产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除了矿产资源价格已经全面实现市场化以外,水、能源、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也不断推进,定价机制逐步由政府管制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方向推进,对促进生产流通,保障资源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目前资源性产品价格在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利于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意义十分重大。一是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有利于资源合理开发的价格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加快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三是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建立充分反映资源供求关系变化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节约资源战略目标的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物价水平较低、涨势趋缓,资源供需矛盾缓和,国际大宗基础能源、原材料商品和海运价格回落,为我们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电价、油气价格和土地价格为主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强化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价格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相关链接
·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凝聚智慧和力量|时评
· 凝聚亿万人民智慧和力量——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5万亿贷款 结构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