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政协委员出招“治堵”:强地铁·畅辅道·壮公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崔静、余晓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成为“堵”城。针对这一问题,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中央纷纷出招,建议从加快编织轨道交通网、加强辅道开发和壮大公交力量“三管齐下”,治理城市拥堵“顽疾”。

    “使北京等中心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可持续运行的治本之策是什么?我认为一言以蔽之,必须通盘优化城市规划,加快建成足以化解道路拥堵压力的轨道交通系统。”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说。

    他认为,以“摇号”等方式压缩机动车总规模的年度上升幅度,只能起到一定的“矛盾后移”作用,单双号限行、中心区大幅提高停车费标准等,也只能收到有限的缓解效果。只有加快制订全覆盖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并在通过可行性论证后尽快付诸实施,才是避免大城市严重拥堵出现更大负面效应的治本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邬贺铨刚刚为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些改进交通的意见,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在轨道交通上加把劲”,加快“织密”轨道交通。同时,他提出要将地下通道、轨道交通与停车位建设相结合,提高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便捷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难题,不少城市近年来正抓紧开展地铁项目规划与建设,但编织轨道交通网难以一蹴而就。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在提交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在这一网络尚未建设到位的若干年内,应着重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增加城市道路供给。

    针对我国大城市普遍重视主干道建设,对小路、辅路重视不够,辅道密度低、小路少、“断头路”多的现状,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指出,增加城市道路供给并非单纯地多修路,而是要完善城市交通的总体规划,完善路网建设,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城市中心区道路实施一揽子“加密计划”,增加小路和辅助道路的开发密度,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

    九三学社中央同时建议,要发展多元化的公共交通,形成由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共汽车等多种公交方式组成的立体公交系统,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应当算大账。”九三学社中央认为,政府应善于运用经济杠杆从正反两方面鼓励公共交通和抑制私家车上路,建立低廉、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公共交通对市民的吸引力。

 
 
 相关链接
·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 陈明义:"十二五"宜加快建3至5艘大洋科学调查船
· 杨超:新农保建设应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作用
· 丁世忠:打击国内外"李鬼" 保护中国"民族品牌"
· 朱奕龙委员建议:在全国推广基本药物邮政配送
· 冯骥才委员:莫让“非遗”保护变成“面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