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让科技成果造福农民--马瑞强代表建言农牧业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让科技成果更多造福农民
——农学博士马瑞强代表建言农牧业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史竞男、张丽娜)“作为一名基层农牧民代表,我切身感受到了农村农业的变化,农民兜里有钱了,盖新房、开小汽车都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新问题。”8日,在内蒙古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马瑞强代表以他切身经历,直言农业发展问题并提出建议。

    马瑞强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回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当一名农民,他带领村民组成合作社种植水果玉米。“这两年各类农民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呈井喷式增长。就拿我们合作社来说,从2011年406亩、41户,发展到2012年3100亩左右、310户,这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等扶持政策。”马瑞强说,总体来看,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

    以他所在的乌拉特中旗为例,目前有各类合作组织和协会151家,参与农牧民1.2万人,只占农牧民总数的11%。“大多数农牧民仍属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而且大多数农畜产品以原材料的形式销售,加工转化能力弱,不能体现优质优价。”

    马瑞强建议,通过采取项目支持、生产补贴、收购补助等措施,加大对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性补贴和支持力度,扶持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引领带动现代农牧业发展。

    此外,他还表示农牧业科技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应加强基层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发展科技型农牧业,提高农牧业产出效率,多方增加农牧民收入。

    “我发现,一个课题组的科研经费有时比一个地级市的科研经费都多。现在出现了两个极端,科研院校科研经费多、成果多,基层农牧业科技体系经费少,需求多,因此如何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该是首要问题。”马瑞强说,可以加大科研院校与地方的合作,大力鼓励扶持“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等模式的合作,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快速转化,造福农民。

 
 
 相关链接
· 同是祖国未来—代表委员聚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 王金会代表:传统农区农民增收要跳出结构性陷阱
· 许宝成: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
· 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办公室主任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