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读>>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
 
如何理解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的目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09时23分   来源:国研室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涉及跨境货物和服务贸易、资本及各类金融资产的流动和交易、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这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是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我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五年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528亿美元,规模居全球第二位。对外投资也快速发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国的地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去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3116亿美元,多年来保持全球第一。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国际收支顺差较大和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这既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也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摩擦增多和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国外等问题,进而造成国内资金充裕、投资过快增长和资产价格膨胀,对物价稳定形成潜在压力,使货币政策运用面临不少困难。

    近年来,国家在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包括扩大进口、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10.1%下降到2012年的2.6%。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经常项目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货物贸易顺差虽然扩大为2311亿美元,但服务贸易和收益项目逆差扩大、经常转移顺差减少,经常项目总顺差213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净流出,逆差为1173亿美元,而上年为顺差1861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汇储备资产仅增加987亿美元,同比少增7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需要采取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进出口并重,保持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在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二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保持利用外资合理增长、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对外投资。三是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四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完善应对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的政策预案,坚决防范国际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