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读>>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我国粮食生产如何实现“九连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09时28分   来源:国研室

    201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粮食生产呈现全面均衡增产的特点,面积、单产同步增产,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玉米、小麦、水稻样样增产,东、中、西部全面增产。2012年全国粮食产量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了罕见的“九连增”。特别是连续六年粮食产量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粮食连年增产不仅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刚性增长的粮食需求,增加了种粮农民的现金收入,而且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粮食生产在连续增产的高起点、高基数之上,在多种自然灾害频发多发重发的情况下,在生产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波动加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取得“九连增”的成绩,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三农”工作领域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基础的战略思维,得益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支持保护,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重农抓粮的扎实工作,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应对各类灾害措施的及时有效,得益于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的强大合力,得益于亿万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粮食连续增产的重要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发布“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2003年到2012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由2144亿元增长到1228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3.7%提高到19.2%,地方各级财政“三农”投入也大幅增长。10年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三农”支出约6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大幅度增加了农业科技投入,加强了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的装备水平大为提高。全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5%,农田有效灌溉率超过50%,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主要粮食品种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粮食连续增产的根本基础。我们高度重视调动和保护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保障种粮农民的合理收益,对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根据市场状况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对玉米、大豆等采取临时收储政策,扩大了收购范围,合理安排收购时间,促进了粮食市场稳定,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2012年,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均达到102元,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41.7%、47.8%、47.8%;早籼稻、晚籼稻、粳稻分别达到120元、125元、140元,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66.7%、73.6%、86.7%。在对种粮农民给予直接补贴的同时,还实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根据农资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综合补贴。中央财政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4项补贴资金从2003年的3.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406亿元。从2010年小麦弱苗施肥、玉米覆膜种植和水稻大棚育秧补贴开始,中央财政的农业补贴从“联地补贴”向“联技补贴”转变,以期让政策落点更精准,导向更明确。

    科技进步是粮食稳定增产的重要支撑。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近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因素中,大约70%来自单产的提高。2012年我国粮食亩产首次超过350公斤,当年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80.5%。近些年科技推广的力度明显加大,一批新的优良品种广泛应用,一批有效的栽培技术得到采用,农业生产技术分区域、分作物的指导更加具体,科研机构与农业示范园区结对活动深入开展。特别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大规模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等,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平台,集成推广了一批稳产增产关键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稳定增加了粮食产量。很多地方都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增产技术体系。逐步探索出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推广和服务模式,通过组织农技人员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包村服务,让农民用上更多的新技术、新成果。

    加强防灾减灾是粮食连续增产的有效措施。十年来,非典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危机突如其来,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特别是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情和病虫灾害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防灾抗灾减灾始终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面对各种灾害,各地和有关部门牢固树立避灾减灾救灾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努力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抗在关键时点、救在第一时间,逐步形成一套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防灾减灾机制。中央财政大面积集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比如,2012年2月,中央财政拨付10.4亿元,对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南方早稻集中育秧和冬小麦主产区实施“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给予补助;4月初,中央财政再次拨付22.75亿元,对东北地区抗旱“坐水种”、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西南干旱地区玉米覆膜、“稻稻油”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给予补助;8月份受异常气候影响,东北、华北部分地区玉米粘虫暴发,中央及时下拨防治资金,扶持各地购置大型喷药机械和高效农药,有效遏制虫情的蔓延和危害,确保了玉米的丰产丰收。各地还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做到主动避灾,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旱涝、光温灾害、病虫害等防范技术研究,加大了防灾增产关键技术推广,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

    各方协同努力是粮食连续增产的重要条件。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各地广泛动员、汇集力量,促进各类要素向粮食生产汇集,推动了各方面力量向粮食生产聚焦,初步形成了中央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抓粮工作新格局。每到重要农时、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都亲临生产一线指导农业和粮食生产。2006年以来,国务院每年都召开全国春季和秋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或工作会,部署安排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农业部门强化组织发动,强化信息预警,强化技术服务,强化督导检查,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广泛开展科技大会战和科技兴粮活动,动员机关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各个涉农部委积极配合,稳步推进粮食稳定发展。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实施了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水利部门加强灌区续建配套,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打造更多旱涝保收农田;气象部门全程提供农业气象服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技部门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公安、交通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石油、电力部门全力保障油电供应,这些都为粮食连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