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读>>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09时36分   来源:国研室

    过去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一是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努力改善需求结构。过去五年,我国坚定不移地立足于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稳定投资,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积极促进家电、汽车、住房等热点消费。同时,大力支持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务消费。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0307亿元,比2007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5%。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投资增长较快。五年来,坚持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有利于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投资作为投入的重点,推动投资较快增长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一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优良资产。民生类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大批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改善了设施水平,提高了服务能力。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2008—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7年的82.1%上升到2012年的102.2%,其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由39.6%上升到51.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由42.5%上升到50.4%,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07年的17.9%转为2012年的-2.2%。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1%下降到2.6%。

    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五年来,坚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中略降,从2007年的10.8%下降到2012年的10.1%,下降了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47.3%下降到2012年的45.3%,下降了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从2007年的41.9%提高到2012年的44.6%,提高了2.7个百分点。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计算机、冰箱、空调、粗钢、水泥等产品产量都达到或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总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迅速增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清洁能源所占比重逐步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初具规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快速发展。2008—2012年,服务业年均增长9.5%。2011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5.7%,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产业。

    三是坚持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过去五年,我国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强化了目标责任。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小火电、炼铁、水泥、焦炭、电石、电解铝、平板玻璃、造纸等行业部分落后产能逐步淘汰。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循环经济快速推进。随着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单位能耗水平大幅下降,201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下降17.2%。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2012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的降幅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1998—2010年)圆满完成,二期工程(2011—2020年)顺利启动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较好巩固。防沙治沙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已经国务院批准即将实施。

    四是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年来,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对特殊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取得了可喜成绩。区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家区域性政策文件、规划和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基本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覆盖,区域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随着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主体功能区规划颁布实施。对特殊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央先后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新疆工作座谈会,出台实施促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文件,研究制定了全方位扶持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促进广西、内蒙古、云南、宁夏、贵州等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发布实施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下大力气改善革命老区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发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编制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规划,开创扶贫开发的新局面。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测算,2012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人,比上年减少2339万人。

    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关系开始发生积极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农村水、电、路、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2008—2012年累计解决2.6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支持1033万贫困农户改造了危房,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基本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一批中西部城市群发展壮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暖、供气以及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制定户籍制度改革措施,推进教育、医疗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城镇常住人口延伸。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带动了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27%,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2年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到52.57%,2008—2012年城镇化率累计提高6.6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