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读>>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文化建设取得哪些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09时52分   来源:国研室

    五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全面完成,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全国文化系统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2102家,其中转企61%,撤销20%,划转19%。转企后的院团进一步增强了艺术创作活力,演出场次、院团收入和演员收入大幅增长。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部门职能进一步转变,文化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完成,全国列入改革范围的403个地级市以及2594个县(区),全部完成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所有省(区、市)和92.8%的地市、75.9%的县(区)组建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86.4%的地市和93.8%的县(区)完成了综合文化责任主体组建,文化市场执法力量明显加强。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努力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国家大剧院等国家级文化标志性设施投入使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全国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已经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完成全国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西藏、新疆等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初步形成覆盖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突出示范引导,组织全国性重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以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和农民工文化建设为重点,保障少数民族和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累计投入180多亿元,比预定计划提前三年建成农家书屋60多万家,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保障了农民群众的读书需求。制定全民阅读工程五年规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书香中国”读书活动,2011年共有7亿多人参与。

    三是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制定出台多项政策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施“十二五”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发挥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方式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鼓励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引导城乡居民消费。据有关方面统计,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升,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开展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命名工作,加强主题公园建设管理,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加强。深入推进部行合作,扩大文化产业信贷规模,文化产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已突破千亿元。在江苏、北京、深圳等地启动文化企业债券融资试点,已注册发行债券超1500亿元。实施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工作,提升动漫产业水平,推进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四是艺术创作生产更加繁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文艺创作的示范引导,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全面实施,一大批优秀艺术作品和人才脱颖而出。在奥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世博会、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在十八大召开前后,成功举办了各类重大艺术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艺术工作机制,加强艺术创作的扶持和保障。中国电影票房仅用3年时间,就从2010年的60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170亿元,高速增长的市场使国产影片数量始终保持在500部以上。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公益性演出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中直院团开展“三下乡”活动,把欢笑送到基层群众中去。

    五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加有效。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制度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实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工作进展顺利,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涉外文物保护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成效明显。元大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43项,位居世界第三。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89个,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达1804个,博物馆年接待观众5.2亿人次。大遗址保护格局初步确立,水下文物考古工作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到目前为止,共认定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批濒危的国家级项目得到中央专项资金补助,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达15个,41个项目企业或单位被列为第一批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充分展示了创新保护方式的生机和活力。

    六是体育工作与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全民健身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遍布城乡。截至目前,我国各类体育场地已超过100万个,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8万个、“全民健身路径”户外健身设施26.1万条。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体育健身广场、全民健身户外营地、社区运动场、健身步道等遍布全国。群体体育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体育社团、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活动站点、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体育组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逐年增多并日益活跃。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28.2%。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获得世界冠军738个,打破世界纪录85次。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创造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新辉煌。

    七是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与149个国家签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协定》,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举办了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等品牌活动,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2012年“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个城市举办了323个交流项目,吸引了4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王室成员,500多位政要,1500余家媒体和约3000万海外民众的热情参与。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深入开展人文交流,建立了12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108个国家建立了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总数达65万人。发挥央地合作机制优势,实现11个省(区、市)与海外中心的对接,海外中心共举办600多起文化活动,服务海外民众近10万人次。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举办了面向港澳的“艺海流金”系列、面向台湾的“情系”系列,增进了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