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中英中希关系可能更具有全球意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22 15:46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李克强总理于6月16日至21日赴英国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并对英国、希腊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中国总理3年来首次访问英国和希腊,也是新一届中国政府领导人首次访问两国。访英期间李克强总理会见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同卡梅伦首相举行两国总理年度会晤,并会见其他英国领导人。访希期间,李克强总理同萨马拉斯总理、帕普利亚斯总统和米玛拉基斯议长分别举行会谈会见,进一步巩固中希传统友谊。六天的欧洲之行,展示了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人怎样的风采?总理出访究竟带来哪些崭新成果?主持人郎永淳与专家学者一一点评。

    [杜起文]希腊人确实是有着特殊的海洋情结,古希腊文明的诞生就是希腊利用它地处地中海地区,靠近两河流域,靠近北非的尼罗河流域,通过航运贸易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另一方面把各方面的文化因素都吸收进来,通过加工改造最后形成希腊的文化。海洋对希腊来说是太重要了,希腊国旗的颜色是蓝白相间蓝就是蓝天,就是大海,碧蓝色的大海。苏格拉底有一句话希腊人津津乐道,苏格拉底说地中海就像一个池塘,希腊人像一群爬在池塘旁边的青蛙,在希腊大陆和各个岛屿之间跳来跳去,实现了希腊的发展和希腊文明的昌盛。但是在过去的几年来,由于希腊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也由于它确实在基础设施方面欠账比较多,比雷埃夫斯海洋衰落了。对于希腊人来说这就等于他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法宝快丢了,但是由于中远的接手,2009年在短短几年里面比雷埃夫斯海洋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三四倍,比雷埃夫斯海洋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海港。

    [主持人]所以希腊总理和副总理各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表态,一个说我们中国和希腊是可以直视眼睛的好朋友,希腊副总理也说希腊把自己看作是中国在欧盟内的大使。我不知道王教授有何评价?

    [霍建国]我补充一点,比港的振兴或者发展的作用,他可能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也有关系。以前我们做贸易的欧洲港基本上都是利物浦、安德维普、鹿特丹等,像利物浦现在量已经没了,别的都不行了,但是经济总量在往亚太这边转,所以现在地中海、南欧的位置在上升。我们提的“一路一带”,无论从陆地向西走到希腊,或者是从海上走到比港,这都是非常好的发展的竞争点。

    [主持人]王教授有什么样的评论?

    [王义桅]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很多,就是中国怎么给世界提供了希望、机遇,我们讲中国梦也是世界梦,是共通的。我补充一点就是中英和中希关系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中欧关系角度的理解,可能更具有全球意义。举个例子来讲,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希腊,刚才我们谈到了很多,但是从文明的源头上看起来已经有很多东方的元素,两河文明的不予,欧罗巴本来就是掠夺过去的,早期都是万神庙,后来坦丁堡时期搞了异神论产生了普世的概念,后来到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后又把自己说成是代表普世价值的,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中西方要实现大和解,从文明的源头来看从希腊看起,从万神庙中国古代向来是儒道孔三家,我觉得从文化源头来看中欧战略必须从文明的源头找到基础,基础就是世界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中西方主要文明的发祥地中希应该携起手来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那么英国实际上起源不是他,但是他是欧洲文明、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刚才我已经讲了统治了世界这么大的地方,今天的美国斗南一望其向背,英国不仅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政治文明的发祥地,是议会之母,李克强总理也参观了中国的议会,刚才讲了宪政普世价值是从英国普及到世界的。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中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互信,英国在这方面是有借鉴意义的,英国在大国里对中国是最友好的,英国具有战略眼光,毕竟是帝国可以用历史观看中国。希腊人民对中国的友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文明的相互欣赏和借鉴的,他知道中国发展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意义。这两个国家的选择是中国和西方关系从人文和政治互信乃至对建设更加美好文明世界的理念的阐述。意义已经超过了中欧关系。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