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应实现三个转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24 15:08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现有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是什么样的?我们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国要怎样进行结构性改革?带着这些问题,2014年6月24日16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并与网民在线交流。

    [主持人]中国在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很多行业、制定的制度都是交叉的,包括现在走的新兴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金融是有很多层次的,也可以说是在世界上遇到高难度的包容和发展,您认为我们在走这样的道路的过程中如何理顺这种多层次的发展?

    [黄剑辉]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因为谈到新型工业化,我们要先看原来是什么情况,我们才能看清新型的必要性和方向,从传统的工业化,包括欧美日曾经走过道路的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都曾经走过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农村地区也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河流、土壤都造成了很多的问题,总体上这种模式对中国来说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我们国家也以制造业为主,不可能还按照原来那种路径去推进。奥巴马在一次国情咨询上也讲过如果还是按照老的消费模式、生产,五个地球也不够。

    [黄剑辉]所以看清这个问题所在和不可持续以后,我们这种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方向应该实现三个转变:一个是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第二是由短期发展转向关注可持续发展转变;第三是靠单纯的从能源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如果能够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转变,用更少的资源实现高效率的发展,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并且引入新的技术和必要的投入进行治理,就能走出一条既能够使中国自己这么一个大国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与邻国和睦的发展之路——比如我们现在的雾霾问题对邻国也有影响。谈到世界的包容发展问题,所以也要考虑对邻国的影响。

    [黄剑辉]还有一点,我这几年也去过若干次非洲,其实亚非拉很多国家还是很关注中国的发展经验的,咱们不敢讲模式,就是发展的经验和路径。所以中国如果能够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就可以对亚非拉国家发挥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对全球的包容发展也很有意义。比如说非洲的工业化,对于一个大洲、一个大型的几十个国家的非洲来说工业化是它绕不过去的阶段。我们提出一个建议,引入非洲工业园这种园区式的发展,集中上下游产业链,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治理,这也是很好的包容性发展的模式,所以除了理念方面还要找到比较有效的路径。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