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行动纲要重点在“创新” 内容全面务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12 12:18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默克尔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9日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李克强会见德国总统高克,同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分别出席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和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并发表演讲。李克强在德国的两场讲话透露出什么新讯息?此次访德有哪些新成果?中欧合作有哪些新前景?请听专家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这次中德的互访最重要的克强总理的这个成果我觉得还是在中德政府的磋商上面,两国政府有26位部长参加,双方签署了20余项政府间的合作协议和十分有分量的商业合同,其中涉及到工业、信息化、能源、科教、农业、卫生、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等领域,包括条款可能100多条,这个合同的纲领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也请梅大使给我们讲讲这个纲要的重点和具体的含义。

    [梅兆荣]这个纲要的重点是集中在所谓“创新”的领域里面。创新领域主要是以比如刚才就讲到了工业,工业这个范围就很广了,科技的范围也很广,还有就是城镇化、农业、医疗卫生和教育,这些领域都是现在我们国内很关注的领域,也就是我们国内要着力解决问题的领域,当然这100多条不完全都是高新技术的,也有比如大家都关心的电动车也是高新技术领域的,比如航空航天也是高新技术领域的,这个领域的合作很广,都是结合着双方的需求和条件,你如果没条件的要合作也不行,我觉得这些都是对我们国内今后解决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来说非常重要的,所以开放是我们兴国之道,我们借助这样的力量来对付他们,当然我们靠我们自己主要的,但如果你不开放光靠自己的力量你就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过去我们就是这样做了取得了成就,今后还要更大的开放,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在这方面刚才史世伟教授也讲到我们不光谈了双方合作的项目,德国方面、欧洲方面也会给我们提出一些愿望,要一些市场准入,这是他们经常老生常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对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同等待遇等等,但是这次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或者内部会谈当中我不清楚,但是肯定会提到这些问题,会明确提出对欧方或者德国方面具体的期待和要求。比如要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限制要放开,比如对中国在欧洲和德国建立一些银行的管理太严了,要求太高了,有些东西做不到而且太过分了你要放松、放宽。

    比如签证问题,德国方面对他也有,但是中国方面是提出了诉求,中国的企业很困难,拿到签证等很长的时间,但是等拿到签证时间已经过了,会也开完了要办的事情也办不成了,这就妨碍了双方的合作,所以签证的放宽实际上是双方人员交流以及双方经济合作更上一层楼的一个必然要求,一方面做这个事情你不给他创造条件怎么进行呢?比如我们还提出你要不接受我中国人买你东西,我们的高铁、核技术有这个优势和条件了,德国人现在不搞核能了,但是作为欧洲方面我们还可以跟你合作,你现在要拿出500亿改善欧洲的交通设施,那你这里面能够分一部分给我们不能,高铁我们是有优势的,你为什么不用呢?所以这是要平等的相互的,所以在这里面很多地方克强总理提出了一些要求,这一点是新的东西。过去我们的领导,至少我从公开的报道当中很少看到这种演讲里面这么明确地提出来言之有理的要求,这个很重要,这也反映出了我们的底气比过去足了,我们的自信心更强了,我们不仅对你的要求做出反应,我也提出要求,这是一个主权国家应该有的尊严,我觉得做得很好。

    [主持人]互利互惠的。

    [史世伟]我也看了这个纲要,给我最深的印象一个就是特别全面,第二就是非常务实,因为政府磋商就是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点上没有一些空话,全都是非常具体的合作协议。而且我们也看到,实际上中德创新合作是建立在以前已经很深入的合作的基础上,有些平台都是以前已经存在的,只不过现在要搞得更好,比如电动汽车这个已经搞了好几年了,双方都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双方现在关键就是都提出了对电动汽车所谓电动移动的目标,德国是2015年达到100万辆,中国是2015年达到50万辆,这样的目标当然现在很艰巨,所以也给双方合作很重要的契机。我还注意到一点特别提到中德双方开展工业4.0的合作,这是专门作为一节单独拿出来的,这就有很深的含义。因为大家知道德国是在发达国家当中唯一没有放弃制造业的一个国家,不是说放弃,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都有所减少,原来老牌的发达国家,只有德国它的制造业在前十年虽然有这么多新兴工业国家挑战,他的制造业由原来占国民生产总值23%左右增长到25%。德国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制造业有比较优势,制造业非常强大,所以德国在制定高科技战略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他特别强调在制造业工业化方面更上一层楼,所以提出工业4.0。

    这个工业4.0是这样的概念,就是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18世纪晚期,因为蒸汽机发明原来用手工或者动力来源是来源水利,那都是比较差的,后来蒸汽机又发展到火车,这对运输是有很大的提升。后来等到19世纪最后25年到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电力化为基本标志,因为电力化就使得生产可以非常集中化,集中化就属于大批量生产,大家知道大规模的电器、汽车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什么为标志呢?主要就是用电子和信息新技术来使得工业生产自动化,就是咱们讲的程控机床的投资,这就大大减少了人在制造业中的比例,很多东西都可以自动化进行了,这个过程可以说现在还在继续。德国其实在工业3.0的时候就已经是非常领先的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非常好,所以建立在这个领先的基础上他们要4.0,4.0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信息技术,互联网,互联网引入之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联系起来,过去程控机床当然是自动化,但它不是把整个产业链都链接起来的,比如你设计一个程控是一个硬件、一个软件,必须先投入使用,这个环节完了以后再设计一个软件,现在是可以实时把这个过程整个地统一在一起。这里还有一个就是除了互联网就是物联网,物联网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网络物理融合系统,这个核心技术实际上就使得把这种网络所有的机器之类的都嵌入到计算机,等于把计算机嵌入到物体中,可以互相配合和协调。

    再加上他们把所有的横向和纵向通过互联网全部联系起来了,这就可以非常个性化的生产,可以自动调解,所以就提出了智能化,新的工业4.0的标志就是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的好处有几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可以更个性化,物联网可以自己调解,可以根据订货者的需要进行生产;二是对资源生产力有大大提高,智能化以后可以选用的能源消耗非常少的方式来生产;三是对人的生活的改变,这样可以联在一起分散化,可以在家生产,所以生活和工作有了全新的模式出现。

    [主持人]我听了史教授的讲述看到行动纲要包括工业4.0智能化的未来的合作,其实也是真真正正地改变着普通人的生活。

    [史世伟]对,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过去长期存在一个问题,比如妇女不能工作或者人口老龄化造成因为老人体力不行上班非常困难,工业4.0不仅仅是一个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的问题,还有一个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整个社会智能交通的所有社会都智能化了,这对老百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当然,这还是一个前景,是2025年的前景,究竟怎么推动当然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正是我们创新合作,互相发挥德国和中国各自优势的很重要的方面和机会。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