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2014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20 10:19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9日至18日开启年内第二次欧洲之行,出访德国、俄罗斯和意大利,并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3月访欧,李克强总理6月访问英国和希腊之后,这次访问是中国政府今年对欧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动。这次秋天之行收获了哪些硕果?李克强总理在各种会晤、磋商、签约、演讲中如何诠释了“创新”这个关键词?此次欧洲之行展示了我国怎样的外交形象?请听专家为您盘点解析!

    [主持人]我们看一下这次总理出访欧洲,可以说是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月份访欧和李克强总理六月访问英国和希腊之后的一次出访。网友对此也非常感兴趣,为什么今年好像对欧的高层出访如此频繁,如何看待这一年的中欧热络呢?

    [王义桅]欧洲一直是我们外交的重点,我曾经说过今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李总理也收获了对欧外交这么多年的果实。2013年伊拉克战争中欧形成了一个短期的“蜜月期”,那个时候多极化反对美国单边对伊拉克动武,后来中欧关系一直处于比较动荡的,从2004年超过意大利经济总量,后来超过法国、德国,一年一个台阶,中欧更多是竞争关系。前些年发生意大利、西班牙烧中国鞋的等等对中国制造的东西进行抵制,单位经过欧债危机后中欧之间的力量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原来低水平的竞争关系已经走过去了,全面深化改革以后欧洲人更多地想抓住中国发展的机遇了,心里已经作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分量在这里。这是力量转变的结果,中日之间关系不好可能也是我们超过他的原因,这是客观发展的趋势。

    第二个大的背景就是欧债危机对欧洲的打击,美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美欧的存量虽然很大,但是增量不组,他们搞TTIP的谈判是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亚太地区是欧洲经济增量的贸易来源,尤其以中国为代表。所以欧洲在欧债危机后确实想抓住中国的机遇,这个机遇中有投资的机遇,刚才隆主任讲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已经达到欧洲对中国投资的一半以上,前几年都是一个零头,所以这是非常大的机遇。中欧之间抓住这样的机遇去年16次领导人会晤后达成两大市场、两大力量、两大文明的三个定位,今年习主席去欧盟总部访问后中国发表了第二个对欧政策文件,所以中欧之间都把发展战略进行对接,比如欧盟提出欧洲2020战略,中国十二五规划,现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把目标锁定在2020这么一个前景规划上。

    所以在16次领导人会晤后提出所谓中欧四大伙伴关系,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伙伴;三是相互改革借鉴的伙伴;四是世界多样性的文明伙伴。通过这种把中欧关系进行重新的定位,落实到具体的成员国上李总理去德国搞了一个中德之间政府行动纲要,上万页的页码,内容非常丰富,都把2020战略规划落实到具体的中国和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上,所以收获了这么多的果实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欧债危机后的格局变化和中欧领导人抓住了大势,把中欧合作的成果进一步更高更快更强上延伸。所谓更高就是创新领域,产业链更高端;更快就是向投资的发展、中欧之间不仅是贸易商的发展;更强就是加强了合作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这方面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