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中国工程院

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

(2000年6月5日)


我很高兴来参加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今天,这里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次会议,是两院迎接新世纪的一次盛会。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在20世纪里,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100年中,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20世纪来临的时候,八国联军侵入了北京,中华民族正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灾难之中。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量子论、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相继出现。这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对当时和以后世界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当时的中国,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根本没有可能跟上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爱国科学家们的报国之志无从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到本世纪中叶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国科技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根本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创造了“两弹一星”等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奇迹,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有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局面和国际地位,是与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中国这100年的历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科学家的事业与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实现国家独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科技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事业的科学家才能大有作为。

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前景。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就是我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去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如果不加快我国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时不我待啊!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

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我们要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抓紧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紧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特别要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利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提高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

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也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科学家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仅仅靠科学家的努力还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持和参与,这样才能形成科技发展最深厚的基础。坚持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应形成全国方方面面共同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气氛,应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有了科学精神的武装,大家就会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就要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就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就要甘于奉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科学界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总之,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

我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巨大科技需求,我们必须开阔眼界,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历史反复证明,推进科技发展,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20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正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形势逼人啊!我们不加紧努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开。掌握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这是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通途。关键是要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实现突破,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要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

世界总是处在矛盾运动和变化之中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的事业在不断前进。我们的政策措施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勇于创新。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及时提出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及时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环节。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他们都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光辉典范。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察觉和研究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在前进的道路上,绝不能墨守陈规,裹足不前。我们提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研究新的情况和新的实践,解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把现代化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科技普及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宣传科学观念和弘扬科学精神正在蔚然成风。由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发达,发展也不平衡,由于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一些封建愚昧和迷信落后的东西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些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讲科学甚至违背科学原理和规律行事的现象还不时发生。这说明,在全党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努力。有了一些科学知识,不等于就有了坚定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为指导,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磨炼,才能真正树立起来。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在全社会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最近,100多位院士参与了“院士科普书系”的编写工作,已经写出了50多本书稿,即将陆续出版。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两院院士应该努力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先进领域里进行发明创造,同时应该为全民族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倾注心血。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不仅要看其在世界先进水平上的成就,而且要看其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全社会科技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可以为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这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不懈地弘扬科学精神,是全党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切科技工作者,都应高举科学的旗帜,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都应满腔热情地推进科学普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这方面的工作,要统筹规划,制定措施,扎实推进。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科学知识,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带头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在处理一些涉及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重大问题时,要听取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决策的依据和参考。现在世界新知识、新发明、新事物、新产业层出不穷。领导干部不学习、不研究、不思考这些新的变化,就会落后于形势,从而也就很难做好领导工作。领导干部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就是十分重要的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都十分注重了解和学习科技知识,并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新突破来发展和完善理论。1883年,马克思逝世的时候,恩格斯曾经写道:“没有一个人能像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已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但是,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做这种力量来加以利用,在他看来,他所掌握的渊博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历史的一切领域的知识,用处就在这里。”领导干部,不论是在部门工作还是在地方工作,不论是从事全局的工作还是从事局部的工作,都必须学习科学知识,贯彻科学精神,讲求科学方法,为群众作出表率。有的领导干部不学习科技知识,或者看了也是装装门面,并没有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反而热衷于封建迷信的东西,烧香拜佛、求签问卜,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样的人,还配当共产党员吗?还配做领导干部吗?对这样一些领导干部,有关部门要加强教育,并责令其改正,坚持不改的,要批评和处理。还有的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缺乏创新精神;有的领导干部口头上科教兴国喊得很响,但迟迟不见落实、不见行动。这些都是不符合党的要求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科学家交朋友。对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不管是历史上的还是现时代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大家都应努力去了解。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知识丰富起来了,科学精神在头脑中扎根了,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关于加紧培养人才的问题,我1998年参加两院大会时曾经突出地讲过。今天,我还要强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需要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年轻科技人才。这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性任务。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应该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唐朝诗人孟浩然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科技进步也好,社会发展也好,总是在昨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昨天、明天又超越今天的历史运动中前进的。这是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般规律。要不拘一格地选用年轻人,努力从学习、工作、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让年轻英才不断涌现出来。这应成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年轻人风华正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造精神,但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科学知识,一定要有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祖国与人民的远大志向。这样才能大有作为。年长的同志要热情帮助并真诚提携年轻的同志,鼓励他们赶上和超过自己,不要怕年轻人超过自己。“江山代有才人出。”惟有英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发展的活力。

最后,希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努力登攀科学高峰,为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任重道远。大家要继续努力奋斗,不断作出新的业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