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国家艺术院团负责人在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上的发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16日 14时09分   来源:文化部网站

9个国家艺术院团负责人在国家艺术院团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暨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表彰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8月24日至9月26日举行的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充分展示了国家艺术院团的整体实力和风采,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充分体现了国家艺术院团在我国舞台艺术发展中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12月6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国家艺术院团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暨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表彰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向获奖剧目和个人颁奖并作重要讲话。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主持表彰会。现将9个国家艺术院团负责人在会上的发言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宋官林(国家京剧院院长):国家京剧院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扎实推进“两大一新”的工作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国家水准、民族特色,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剧院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努力发挥国家院团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剧院在总结过去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论证,明确了“讲团结、树正气、排精品、推人才、抓管理、创效益”和加强正规化建设、科学化管理的剧院发展方向,确立了“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一个目标”(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加强正规化建设、科学化管理,积极参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京剧艺术传承发展,京剧文化传播弘扬的工作中发挥“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作用)、“两个作风”(一是“讲团结、树正气、重学习、顾大局”的院风,二是大力弘扬“阵容齐整、舞台清新、艺术严谨”的艺术风格)、“三项改革”(实行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目标管理为重点的管理机制三项改革举措)、“四个重点”(抓实剧目建设、人才建设、市场开发、关心民生四项重点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京剧院迅速开展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活动。通过全院干部大会、中层干部会议、各支部集中学习,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剧院认为,全会《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国家京剧院要落实全会精神,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发挥国家京剧院特有的影响力和领头羊作用”的指示,抓住机遇,做好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京剧文化的传播弘扬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强化正规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把剧目建设、人才建设、市场开拓作为推动剧院建设、弘扬京剧艺术的重要手段,本着思路明晰、目标明确、操作有序、扎实推进的工作布局,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尊重艺术规律,研究市场规律,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辐射国际的演出网络。

    周志强(国家话剧院院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建设为主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国家院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话剧院全院上下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研究和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提升文化自信。

    国家话剧院担负着传播主流戏剧文化的责任,即弘扬核心价值观,重视话剧艺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参与特性,以“真、善、美”作为剧目创作和选择的标准,创作推出能够代表主流艺术发展方向的优秀剧目,为社会大众的文化共享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在这一创作标准指导下,今年剧院举办了“2011新现实主义年”。全年的演出和创作中以“新现实主义”为艺术凝聚点,集中推出了一批体现主流艺术发展方向的优秀剧目,成为本年度艺术生产的最大亮点。“新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背后,则是国话力求树立起“推崇社会理想、体现核心价值、反映现实生活”的全新剧院形象,表现出国话力求发挥戏剧艺术“凝魂聚气”这一重要社会功能的追求,也标志着通过国话全体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和集中创造,多元化的国话“新现实主义”作品矩阵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崭新的、新现实主义的国家话剧院,正在逐步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创作优秀艺术精品的同时,国家话剧院还坚持“注重市场需求、坚持主流定位、兼顾叫好叫座”的剧目遴选原则,创作出一批在市场上经得起票房考验的优秀剧目。同时,剧院不忘担负着的传播主流戏剧文化的责任,加大了剧院公共属性的建设力度,公益性演出比例明显增多。

    优秀艺术精品源源不断地出现,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象征,也是国家艺术院团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要出艺术精品,首先应该坚持文化操守,坚持艺术良知,坚持创作理想。如果艺术家缺失了这些,就会远离时代,远离百姓,就难以产生好的作品。 国家话剧院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组织创作人员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落实好主创人员的“走、转、改”,尽一切努力为社会、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好的文艺精神食粮。

    董天恒(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领导班子勇于开拓创新,调整结构,充分整合资源,确定了“以歌舞晚会带来的收益盘活歌舞剧”的经营方针,决心通过目前观众群较为广泛的演出形式锻炼队伍、积累资金。

    依照确定的经营方针,剧院先后创排了《四季情韵》、《紫气祥云》等大型歌舞晚会,《岁月如歌》民族音乐会、《经典电影歌曲》视听交响音乐会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创排演出中遵循“三贴近”原则,节目内容、创作成本、演出票价也做到了贴近群众。虽然演出条件有时很艰苦、演职人员经常奔波于各地,但始终坚持艺术的高标准,体现了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扩大了影响,增加了收入,留住了人才,增强了信心。在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中国歌剧舞剧院以大型原创歌剧《红河谷》、经典保留民族歌剧《原野》、歌舞诗剧《四美图》、大型情景歌舞《四季情韵》4部舞台艺术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充分肯定。像《四季情韵》就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尝试走市场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总投入400余万元,2006年至2010年底共演出700余场,总收入达1.7亿元。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深化改革的显著特点。与李玉刚、高保利、王二妮等深受观众喜爱但非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特殊人才签约,是剧院在用人机制上的重大举措。如今,这些人已在剧院的多部舞台作品中亮相且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艺术上精益求精、做事上务实低调是剧院的风格,经过认真研究摸索,剧院正逐步建立起可延续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艺术院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中国歌剧舞剧院正踏实前进,将已经取得的成绩负责任地发展、传承下去。

    顾欣(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文化人的历史使命,也是让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奋发图强的动力。转企改制后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单位、各部门组织召开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形式多样的学习会,全体演职人员争先恐后参与到了学习讨论中,集团上上下下形成了“全员皆学”的大好氛围。

    转企改制以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全体演职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极大激发,集团上下迸发出了空前强大的激情与活力。2011年,集团总收入和演职人员收入以15%的涨幅攀升。截至11月,集团总收入已超过2亿元,演职人员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目前集团演出场次已达到257场,全年有望超过300场。今年仅8月份,集团就有8台大型剧目同时排演,其中《炫》、《水墨中华·风》、《东方世纪行》、《红歌耀东方》4台新晚会同时参加了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这样的艺术生产态势在改革前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10个排练场昼夜不息、灯火通明,抢排练场、抢演员的现象随处可见,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集团上下呈现出一派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演职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持之以恒地贯彻“允许在创新中犯错,但不允许不创新”的理念,抓好理念创新,提高繁荣发展的实力能力,全面启动集团的创新战略,力争在艺术生产、策划设计、营销宣传等各个方面都有创新的成果。借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我们召开了营销、创作、管理等系列会议,对集团营销、创作、管理三大体系进行了重新定位。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催人奋进,改革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全体干部及演职员工将努力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定自觉,工作上强力推进,实实在在地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转化成我们思想上的纲领、行动上的指针、工作上的目标,奋力拼搏、真抓实干、日益进取、改革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峡(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中国交响乐团在文化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改革的重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确立了“中外曲目并举,普及提高并重,面向市场,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办团思路和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树形象,以经典立高标的发展方针,迅速增强了艺术实力,打开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自2004年以来,中国交响乐团确立并坚持走“交响乐中国化,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的道路,并通过“请进来”与世界级艺术家形成合作,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商业演出途径赴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等国巡演,反响非常热烈。2011年,中国交响乐团乐队开启了新乐季,参加了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北京国际音乐节、首届欧亚国际音乐节的演出,举办了纪念李德伦大师逝世10周年专场音乐会,并在进校园演出、赴新疆慰问演出以及完成重大国事演出任务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在重庆南岸区建立了基层联系点。

    乐队和合唱团都是中国交响乐团艺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3年来,合唱团出色地完成了既定发展目标,实现了和乐队齐头并进、双翼齐飞,为中国交响乐团的发展增添了一股非常强劲的力量。今年以来,乐团合唱团不仅蜚声海外,在国内市场也大受欢迎,演出应接不暇,长年奔走于全国各地。仅七八月份,就应保利院线邀请,在几十个城市巡回演出长达两个多月,所到之处场场爆满,还承担了12场进校园演出任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全会结束后,中国交响乐团遵照文化部党组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会《决定》以及蔡武部长的重要讲话。我们将以六中全会的召开为契机,团结奋斗,努力拼搏,改革创新,发展生产,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雷喜宁(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艺术院团的一员,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到了压力,也激发了工作的动力,明确了工作的着力点。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文化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儿艺各项事业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在艺术生产上新作不断。2007年以来推出了16部新作品,其中大剧场剧目11部、小剧场剧目5部。二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产品营销推广体系,拓展了演出市场。2010年演出509场, 2011年演出突破580场,在演出样式、演出收入、观众人数和社会效益上,实现了鼓舞人心的新跨越。三是努力成为公共服务的排头兵。2007年以来,通过“经典儿童剧走进西部”“文化下乡”“文化援疆”等活动,公益演出368场。四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辟了和国际一流团队深度交流,合作策划、合作制作、合作演出的走出国门之路。五是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引领儿童剧艺术整体发展,举办了以“点亮童心、塑造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共有39部国内外不同风格的优秀儿童戏剧作品演出215场,观众人数达15万人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全会《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经济政策的落实,中国儿艺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只要我们苦练内功,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把自身的工作做好,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剧院建设一定会和整个文化改革发展的大局一样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我们将继续围绕儿童戏剧创作演出这个中心,实施剧院的多元发展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艺术创作的质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真善美;牢牢树立创新意识,探索儿童戏剧新的表现形式;继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调动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加强后继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专业艺术人员的能力,为艺术工作者展示才华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

    俞峰(中央歌剧院院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明确了发展方向。我们将学习、借鉴、介绍国外的优秀歌剧到中国,提高歌剧水平,创作排演中国原创歌剧,服务人民、推向国际、参与竞争,努力把中央歌剧院打造成国内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国家模范歌剧院,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著名歌剧院,同时创排中国原创歌剧进入国外主流歌剧院。为此,我们将坚持发展经济繁荣艺术,改革创新发展,打造中外精品,实行“三三制”(即1/3中国原创作品,1/3外国歌剧本土化,1/3西方经典原汁原味)的平衡剧目生产原则,实行可持续发展,建立保留剧目的原则,沿着创作的3个方向,即主旋律真实主义、大众化浪漫主义、国际化现代主义,打造全能国家歌剧院。

    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艺术水准,剧院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一是实行剧组制。每部歌剧角色分明,职责清晰,角色、合唱、乐团、舞美各司其职,独立准备,然后集体合乐、一气呵成,省时、省力、出成绩。《图兰朵》、《茶花女》、《热瓦普恋歌》、《汤豪塞》、《复兴之路》等就是在同时排练、穿插演出的情况下完成的。二是加强“歌剧季”生产模式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下半年的歌剧季提前确定,在上半年就开始见缝插针安排排练,并不断巩固曲目,节约了演出旺季的排练时间,储备了大量的经典剧目。三是实行年度考核和演员选拔制度,使演员处于竞技状态,大量年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实行演出市场项目经理负责制。每场演出由项目经理负责,诸如签约、媒体宣传、交通、食宿、后勤等一系列工作,专人专管、明确分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全体演职员工一视同仁,全员聘用,同工同酬。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是以创造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效率、价值和劳动力人才市场和整体经济实力为基准,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八是加强职业纪律和制度建设。

    冯英(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近年来,中央芭蕾舞团按照“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院团发展新途径,不断激发广大演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增强服务群众、开发市场的能力,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演出经营、剧团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真正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树立了中芭的国际品牌。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中央芭蕾舞团本着把非常有价值的作品“请进来”和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有民族芭蕾的特色等原则,精心甄选出《卡门》、《阿莱城的姑娘》、《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自由的放飞——中央芭蕾舞团第二届芭蕾创意工作坊作品展演》等作品参演。6场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达到95%,演出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这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文化部领导和各司局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强调以为国家文化建设做贡献为己任,大力创作培育高水平和具有传承价值的民族芭蕾;进一步强调以“走得出、立得稳、震得住”为己任,保持和提高自己在世界同行前列地位作用,持续扩大中芭品牌的影响力与感召力;进一步强调以“大创作、多创作、精创作”为己任,尽快形成“自创为主,引进为铺”的剧目格局和“佳作不断,新人辈出”的人才格局,创编出融会东西方艺术精华,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经典之作;进一步强调以向国际推广宣传中国文化为己任,将文化交流项目与商演相结合,力争达到文化外宣与文化贸易双丰收;进一步强调以服务群众,扬雅抑俗,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为己任,确保公益性演出和艺术普及教育的资源分配,积极举办“走进芭蕾”“高雅艺术进校园”“打开音乐之门”等公益活动,落实“三下乡”任务等等,以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不辜负国家的期望与重托。

    席强(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中央民族乐团始终以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发挥民族音乐艺术表演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体现民族文化主流价值观,用优美而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经典作品去引领中国民族音乐演出市场,繁荣我国的文艺舞台。2011年,中央民族乐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创新精神的大型民族音乐会,如《美丽新疆》、《艰难辉煌》、《中国音色》、《声诗润珠弦》、《光明行》、《祖国颂》等,在民族音乐界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为中国民乐艺术创新发展树立了榜样。同样,由于有了一系列的优秀新作品,也在经营创收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可以说,艺术院团的创作上去了、演出市场搞活了,演员的收入就提高了,乐团的品牌树立起来了,久违了的市场回来了。今天,中央民族乐团的演职人员每天正以十分繁忙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为中国文艺舞台奉献出一台又一台令人难忘的民族音乐会,这是当代民乐人的理想,也是国家民族乐团的文化责任和使命。

    如今,摆在乐团建设发展工作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努力提升民族音乐作品的品质,创新与发展民乐艺术,为当代民族音乐的时代化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乐团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所推出的经典乐曲马头琴、长调呼麦与乐队《万马奔腾》,二胡、大提琴与乐队《菊花台》,笛子、唢呐与乐队《雪山》,热瓦普与乐队《青春舞曲》,声乐与乐队《天路》,民族合唱与乐队《天下黄河》、《百年华章》、《我的祖国》,古琴与钢琴《琴韵》等一系列作品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文化理念,它们以舞台艺术中国化的诗意,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在文化创新上的优秀成果。

    2011年6月,中央民族乐团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举行专场庆祝音乐会。8月5日,乐团首次参加了第91届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可以说,中央民族乐团每一次“走出去”,都是带着崇高的文化责任感在传播中国音乐。这是中央民族乐团一项长远的任务,也是国家赋予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大责任。

 
 
 相关链接
· 蔡武: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
· 文化部首个国家艺术院团联系基层基地在福建蓉中村授牌
· 《红河谷》拉开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序幕
· 文化部直属9个艺术院团2010年全年总收入5亿多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