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童明康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指导文物抢救保护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10日 21时13分   来源:文物局网站

    5月5日至8日,受国家文物局党组和励小捷局长委托,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童明康率队深入四川芦山“4.20”地震重灾区,慰问看望受灾文博单位的干部职工,实地调查、评估文物受损情况,组织召开专家论证评估会,指导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有关单位专家,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琼等陪同调查。

    童明康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高颐墓阙及石刻、平襄楼、樊敏碑阙及石刻、王晖石棺及石刻、观音阁、芦山青龙寺大殿、名山文庙、邛崃石塔寺石塔、蒲江石窟—飞仙阁摩崖造像、洪雅修文塔、曾家园、丹棱白塔、三苏祠、柯培德旧居、明德中学、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16处重要古建筑和近现代文物建筑受损情况,查看了雅安市博物馆、芦山县博物馆、蒙山茶史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馆舍及馆藏文物受损情况,检查了各文博单位安全与消防设施损毁情况,评估文物受损程度,连夜开会部署、指导开展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专项规划编制等震后抢救工作。

    据了解,此次“4·20”芦山地震给雅安等21个县(市、区)文物带来较大的损失,共有266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其中包括高颐墓阙及石刻等24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7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文物点;另有349件(套)可移动文物受损,24处博物馆、文管所馆舍设施受损。从文物受损程度来看,严重受损占7%,一般受损占46%,轻微受损占47%。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已抢救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在此次地震中普遍经受住了考验,如:位于震中的龙门乡青龙寺大殿和芦山平襄楼、樊敏阙及石刻、荥经开善寺大殿、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汉源清溪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均未发生大的险情。龙门乡青龙寺、芦山平襄楼及雅安市博物馆等,还成为当地群众紧急避难的重要场所。馆藏文物受损的数量和程度相对较小。此外,受地震波及,阿坝等13个市(州)还有96处不可移动文物、部分博物馆文管所馆舍及馆藏文物也不同程度受损。

    在灾情调查过程中,童明康代表国家文物局党组和励小捷局长对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四川省各级文物部门和广大文物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他指出,灾害发生后,省、市、县各级文博系统干部职工反应迅速,应对得当,措施科学,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及时了解文物损毁情况上报,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行动,开展自救,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应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令人欣慰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已抢救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在此次地震中普遍经受住了考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肯定。下一步工作中,四川省文物部门应按照中央相关要求,在四川省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发挥“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精神,抓紧开展文物灾情评估、灾后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保护方案制定、保护工程实施等一系列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震后各项抢救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将积极组织、协调国内文物保护专家力量和技术单位,在规划方案编制、论证、工程检查验收等各方面,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与灾区人民和文物干部职工一起,共同努力,确保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要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原则,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统筹考虑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与日后展示利用工作的关系,使文物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文 博)

 
 
 相关链接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到四川邛崃查看文物灾情
· 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调研新疆丝绸之路申遗工作
· 童明康: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丰富世遗价值和类型
· 第7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召开 童明康讲话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