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释放发展潜能展现集合效应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6日   来源:经济日报

    近来,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集合效应日渐明显,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这当中,各地政府的引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跨地区跨行业的全方位多层面经贸活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

    环渤海地区有5800公里长的海岸线,有30个城市遥相呼应。包括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等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在这个区域星罗棋布。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众多的城市群体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集合效应日渐明显,对周边地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庞大城市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京津两城市居于华北、东北、华东三大区域的接合部,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进入太平洋、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京津又是铁路、公路、航空和海洋运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集结点。同时,京津是我国除上海外,利用外资发展国际化经济最活跃的城市。

    政府引导与推动

    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的组织推动主要体现在软、硬环境的建设上,体现在营造有利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大环境上。其中包括打破地域行政界限,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消除体制性障碍,形成规范统一的大市场,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加强产业政策协调,强化地区分工,避免产业趋同,形成协同效应等。

    环渤海地区有关城市的市长们多次在联席会上提出,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各城市之间的统筹协调,使区内产业布局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力争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扩散上,特别是以地区性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信息业等为突破口,形成集约优势,共同开发市场,争取更大发展。环渤海地区城市的数十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开放,加大改革力度,出台了开发优惠政策,改善了创业环境。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20多个城市,吸引了海外学成归来的学子扎根本地创业,促使国内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一些高级技术人才聚集到京津唐、大连、丹东、秦皇岛、济南、青岛、烟台、石家庄、太原等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着技术专长和聪明才智,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带动、辐射周边的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各地比较优势正在聚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一次强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最近,记者在环渤海地区采访,深深感到:环渤海地区各省区市党政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已蔚然成风。他们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开放;比较优势正在聚集,发展潜能得到空前释放。2003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36000亿元)占全国的30.8%,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占全国的34.2%,外贸出口821亿美元占全国的18.7%。2004年,各项经济指标又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在全国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态势。

    区域合作呈全方位多领域

    环渤海地区各中心城市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跨地区的经贸活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去年2月大连市代表团到天津,召开了两市经济发展座谈会,就加强环渤海区域合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4月滨州市组成了学习考察团赴天津、廊坊等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并进行了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共签订合作项目11个,洽谈金额14.8亿元;5月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到天津举办项目推介会,会上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重点集中在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合作等方面;6月山东代表团到天津,举办了山东省名牌产品万里行活动,活动期间举行了企业恳谈会,签订合作项目20个,合作金额近3亿元。

    近两年,各成员市还率团参加了各地的庆典活动和投资贸易洽谈会,进行对口交流,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今年的天津春季商品交易会,青岛、丹东、济南、秦皇岛、承德、廊坊、呼伦贝尔等市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参展团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天津举办的环渤海地区人才智力交流洽谈会,有来自石家庄、大连、锦州、烟台等十几个成员市的代表团来津洽谈,推出了上千个专业职位,吸引了2万多名各类求职者进场洽谈,有4000多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近200个科技成果通过洽谈达成合作意向。

    合作项目成发展亮点

    近两年来,环渤海地区各成员市之间合作项目417个,合作金额达122.67亿元。合作金额5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天津和平投资有限公司和天水集团在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国际工程机械展销中心;大连万达集团在津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总面积15.4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唐山国丰钢铁集团公司在承德市宽城县建100万吨钢铁厂,合作金额达12亿元;青岛新青路彩色钢板有限公司与山东蓬莱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山东新青路钢板有限公司,合作金额达5亿元;天津家世界集团在青岛、济南等市建立连锁超市等等。这些项目都得到了相关成员市政府的支持,项目进展比较顺利。

    今年3月16日,国家通过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京津城际轨道由铁道部、北京市、天津市共同出资建设,全线长115公里,总投资约123.4亿元。于今年7月已开工,2008 年6月投入运营。届时北京至天津全程直达运行时间为半小时左右,行车最短间隔为3分钟。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倾向于北京东南或南部,兼顾天津、河北的发展。此前,京承高速公路和京津高速公路复线建设的合作已经开始;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海港口岸实现了集装箱货物直通。

    首都北京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产业外迁,更增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首钢200万吨钢铁项目落户河北迁安,北京一机床铸造车间迁到河北保定市高碑店,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迁至河北沧州市泊头,北京白菊公司洗衣机生产基地也迁至河北霸州。在曹妃甸,唐钢和首钢将联合建设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它发出了京津冀走向融合的一个重要信号,是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一个里程碑。有专家称,曹妃甸是我国第5个深水港,作为后起之秀,它将为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支撑,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隆起带”上的一个闪光的制高点。(记者 刘颖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