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卫星通信技术助力青海 农牧民用上实惠卫星电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农牧民用上卫星电话——卫星通信助力青海村通工程纪实

    新华社西宁9月24日电(新华社记者 郭威)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青海省计划在实现全部行政村通电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村通电话工程。下一个目标,是让所有自然村通上电话。

    2007年9月,青海省运用卫星通信技术替代传统通信手段,结束了玉树、果洛两个州最后186个行政村不通电话的历史,让省内全部行政村通上了电话。多年来,传统通信手段难以在这些行政村发挥作用,现在,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不仅用上了电话,而且用的是方便实惠的卫星电话。

    今年37岁的土丹住在果洛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察泽村,这里的海拔超过4200米。记者近日见到土丹时,他正在擦拭家里的电话,电话是一年前安装的。“这是卫星的,连着天呢,现在是村里的宝贝。”土丹略显自豪地说,“大家经常来我家打电话,电话里找人也是我去叫,村里人都很感谢我。”记者看到,在紧靠电话的墙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数十个电话号码,都是村民们随手记下的。

    2004年起,青海启动村通工程,行政村通电话的比例逐年上升。但一直到2006年底,玉树、果洛两个州的186个分布偏远、自然条件差、不通电、不通路的行政村(牧委会)仍然无法开通电话。察泽村就是其中之一,它距离西宁600多公里,是离省会最近的一个。当时,青海准备再用3年时间攻下这最后的堡垒。

    经过实地调查和认真研究,2007年6月,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承诺免费为这186个行政村每村开通2部卫星电话。随后,仅用3个月时间,372套专门研发的便携卫星通信设备就安装完成,10多万名农牧民打电话有了着落。青海村通工程也因此提前完成。

    统计数据显示,卫星电话开通一年来,累计主叫211万多分钟,绝大多数电话运行情况良好。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村通卫星电话,农牧民还享受优惠资费——没有月租费,拨打本地和国内长途都是每分钟0.20元,接听不收费,大大低于一般卫星电话拨打和接听都是每分钟1.80元的标准。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表示,青海农牧边远地区地理条件较差,实现村通工程要比内地省区难得多,卫星通信技术解决了青海村村通电话的难点。

    联络亲属、做小买卖、治病救人、上传下达……除此之外,卫星电话还在天灾到来之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初,玉树、果洛两个州连续降雪造成雪灾,交通大面积瘫痪、被困农牧民缺衣少粮、供电通信系统一度崩溃,当时,372部卫星电话无一中断。玉树州副州长王秀琴说,以前遇到雪灾,想要了解灾情只能等到冰雪融化后再说。如果冰雪封山,就要等好几个月,很多事情都来不及,“今年幸亏有卫星电话,我们很快就了解了灾情,及时组织了救援。”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芮晓武介绍说,“5·12”大地震后,震后汶川的第一个声音就是从卫星电话中传出的,震中映秀的第一个电话也同样来自卫星电话。卫星通信不受地理条件限制、设备小巧、建设速度快、抗灾能力强,其独特的作用很难被替代。

    目前,在青海省近万个自然村中,尚未开通电话的比例仍然较高。作为通信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目标,青海省已经计划加快村通电话步伐,加速电话覆盖向自然村的延伸。

    记者了解到,对于新的村通任务,中国卫通将委派专业人员,继续帮助和推动卫星电话在自然村的安装使用,先期目标是赶在今年11月前,完成首批超过100个自然村开通电话的任务。从这些自然村的分布看,多数都在气候和环境比行政村更加恶劣的地区。

    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芮晓武表示,中国卫通将继续探索适合边远地区村通工程卫星电话的运营模式,为我国更广大地区村通电话工程的建设,提供实用的设备和可靠的服务,力争让卫星通信技术惠及更多人。

 
 
 相关链接
· 国防科技工业局:卫星通信装备助力灾区通信恢复
· 青海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 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 青海省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8.18%
· 西藏开发沼气技术将使15万农牧民用上太阳能沼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