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破发展瓶颈立民生通衢—贵州基础设施“向下延伸”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29日 15时2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1月29日电(记者 王念、齐健)基础设施落后,长期制约着贵州发展,成为改善民生的一大掣肘。为改变这一现状,近些年来,贵州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县以下延伸。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交通、水利、通信等制约发展的瓶颈被逐步打破,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为扶贫开发和实现全面小康注入了正能量。

    基础设施改善点燃了苗家人的致富梦

    “人挑马驮”,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龙吟镇箐门口苗寨群众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去年5月,一条平整的乡村公路从大山深处蜿蜒直达苗寨,村民们第一次在家门口见到了小轿车。

    村民组长张恩祥说:“要是在过去,不要说轿车,拖拉机都很难开进来,我外出打工挣钱买的五菱面包车,因为路太烂,在镇上停放了两年!”

    交通条件的改善,点燃了苗寨群众的致富梦:村民杨应秀家,买了几十只羊饲养;村民张岁秀开起了一个小刺绣作坊;在外打工的村民马德文,开着新买的面包车准备创业跑运输……

    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当地的小水窖工程给种植刺梨的农民吃了定心丸。茶香村村民燕启富说:“过去担心干旱不敢大规模种植,现在我一个人就承包了50亩地。全村刺梨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村村通缩小了城乡基础设施的鸿沟

    西部大开发之初的2000年,贵州不通公路的建制村有近万个,而到去年年底,贵州有60个县实现高速公路连接,100%的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43%的建制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行政村通电话。

    由于长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贵州许多农村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过去5年来,贵州加大水利投资力度,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和52个骨干水源工程,并对病险水库、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和配套,解决了14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5万亩,水利工程总供水量由88.2亿立方米提高到98.8亿立方米。

    “十一五”期间,贵州还完成了10万多个20户以上已通电的“盲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近240万农户受益。

    农村公路、小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延伸,盘活了县域经济,特色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客货运输、特色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起来。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的延伸,在教育、医疗、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信息流通等方面发挥作用,缩小了城乡数字化鸿沟。

    全面小康从基础设施扶贫突破

    基础设施向下延伸为贵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去5年间,贵州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8个县、194个乡实现减贫“摘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74元增加到4800元左右。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陈志刚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保障,因此必须全面落实交通等基础设施扶贫规划。按照贵州已启动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三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将实施一批对扶贫开发、资源开采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的县乡公路改造项目,使区域内17284个建制村通油路比例达到70%以上。

    贵州还将通过新建小塘坝、小水窖、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25万处,以解决近千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百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困难等问题。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李德明说,到“十二五”末,贵州将实现所有行政村基本开通宽带的目标,并使农村用户接入带宽普遍达到4兆以上。

 
 
 相关链接
· 贵州公务员考录将为残疾人设立“绿色通道”
· 贵州“一增一减”算好“民生帐”过紧日子保民生
· 贵州政协委员:警惕撤点并校后出现教育"新盲区"
· 杨刚在考察时要求:更好地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 贵州金佳煤矿事故失踪的13名矿工全部遇难
· 贵州金佳煤矿事故已找到最后一名被困矿工遗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