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时政专题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1日   来源:求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谈论多年的重大话题。1995年中央就已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方针。10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了很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未实现根本转变。

    牢固树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感

    增长方式粗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主要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过多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效率依然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以及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性。

    (一)粗放式增长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更不只是为了创造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长期的实际经济工作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加大投资是推动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工业产品普遍短缺的时期,加快投资、增加生产能力是必要的,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投资需求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必须把握好投资的力度和适时调整投资结构。尤其在工业产品供需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还是一味地扩大生产能力,甚至采用过度投资去增加所谓新的需求,然后又以更大的投资去维系新的需求并以此实现对生产能力的消化,从而保持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这种增长方式无疑是不可持续的。单纯以增加生产能力为目标,就会进入以大量消耗各种资源包括能源为特征的“投资—重化工业—再投资”封闭式的恶性循环,陷进以投资拉动投资的怪圈。例如,建设一个钢铁厂所消耗的钢材就相当于其本身年生产能力的35%—40%。也就是说,在大上钢铁项目时,钢材市场需求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钢铁项目自身的消耗,而不能反映社会对钢材的真实需求,会造成虚假的市场繁荣。待到钢铁项目全部建成之后,势必出现生产能力的过剩,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主要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对品种、质量和款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顾这些新的要求,只是单纯地扩大产能,是没有出路的,也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因而是不可持续的。

    (二)过分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终究难以为继

    可以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实现的。由于装备和工艺以及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例如,火力发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1%,而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2004年我国消费煤炭19亿吨,原油约3亿吨,粗钢2.8亿吨,水泥9.7亿吨。无论怎样算账,这些数字都反映了我国单位产出的消耗太高,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更说明了这种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性。我国煤炭储量虽大,但已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并不很多,而且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由于超高强度开采,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只有32%,目前连含铁量15%的矿石也在开采,选矿过程电耗极高。50%以上的铁矿石、60%以上的氧化铝和40%的原油要依靠进口。我国能源、原材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市场价格也越涨越高。比如2005年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就上涨71.5%,使钢铁工业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影响经济效益。另外,我国进口的大宗商品约8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的年通过能力约5亿吨,已接近饱和。一旦国际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将直接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由能源和其他各种矿产资源的这种大量消耗继续迅猛增长,我国发展的路子是走不下去的。况且,这种高消耗又带来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三)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主动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总体格局中逐步承担了重要角色。特别是中国廉价劳动力大军进入国际生产和贸易体系之后,明显提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引起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加工工业已经成为国际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必须看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004年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加工贸易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到55.3%和57.1%的份额。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两头在外”,突出问题是:前头技术开发严重不足,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或者主要依靠引进;后头销售和服务网络也基本为外商所控制,利润的大头在别人手里,我们只是承担中间加工或者组装的任务,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而工业污染也留在了中国。同时,对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市场开拓等则重视不够,不仅丢掉了利润的大头,而且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当然,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发展加工贸易对我国扩大就业、增加财政积累是有利的。但我们决不能满足于承担简单的加工装配,一定要不断提高层次,逐步掌握关键技术。当今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主动。如果我们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就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总之,如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我们一定要有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危机感。

    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思想观念上的束缚。一是对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可我们缺乏这种危机感和长远的战略性考虑。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国际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其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过多使用国际资源还会引发一系列国际纷争。二是简单地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内容,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而经济发展的涵盖面要大得多,还包括经济效益、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丰富内涵。长期以来,不少人往往比较注重经济的增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增长速度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大上,甚至将此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这有着明显的片面性。三是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应该说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关于这个重大问题的理论、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往往是呈正相关的。实践证明,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向市场取向的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体制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由于缺乏市场约束,表现出典型的短缺经济,生产什么都有人要,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是粗放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应该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一个旧体制的完全退出和一个新体制的全面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此外,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事实上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很有关系,有的地方甚至搞“末位淘汰制”;政府应当管理经济,但管什么和怎样管的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依然存在等等,都是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性因素。

    (三)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我们还应看到,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比较粗放,也有其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性。解放前,我国百年积弱,贫穷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解决有无、追求总量的增长,是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即使是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我国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落后;解决住房、交通等基本需求的任务仍很繁重;况且,我国农村还有2610万绝对贫困人口,城市需要政府给予最低生活补贴的人口也高达2200万;解决城乡庞大的劳动力就业更是一个长期的突出问题;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格局还将长期存在。因此,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加强,物质、技术基础已比较雄厚,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在不断深入人心,逐步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加快、也有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包括增长方式的粗放性问题,也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去解决。不应当放松发展,停下来去处理这些问题,然后再图发展。同时,要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一点弯路不走是不可想象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这正是我们党伟大、光荣、英明的重要体现。实践将会证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作用。

    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同时,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践证明,政府直接控制的资源,在市场上往往表现为短缺。根本原因不在于供给能力不足,而是其价格不灵活,甚至人为地造成价格扭曲。这些资源的需求方,由于不受价格或成本的有效制约,便必然导致粗放式地使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地区行政之间的竞争此起彼伏(即相互攀比),甚至以行政措施对要素和商品流通实行严厉的地区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否则,就是主体错位了。因此,要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能和行为,使政府直接去干预经济运行转变为努力创造环境条件去推动发展、引导发展,并以严格执法去保障发展。还要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制度;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一是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改组、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同时,还要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要全面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要坚决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不能停留在理论上,也不是简单地看消费率有多高;扩大消费更不是鼓励人们去大吃大喝,挥霍浪费。扩大消费的基础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特别是广大农村,仍处在欠发达阶段,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实际上还相当落后。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广大农村的交通、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住房、通信以及文化设施等都还比较落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也还很不完善。只要我们制定相应政策,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花上5年至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使我国农村的生活、生产条件发生重大的改变是完全可能的。这样,一些原材料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的过剩生产能力也可找到新的出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更有深远意义的是,只有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才能使我国最具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得以充分开发并拉动其他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大大提升全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要在全社会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比如,过去一些好产品由于包装不好而卖不出好价钱,后来又在包装上过分地下功夫,出现了恶性包装的现象,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靠过度包装涨价也使广大消费者不满意。再比如,资源的回收利用潜力也很大。就拿废钢铁来说,2004年美国的铁钢比为0.44,也就是说,生产1吨钢顶多只需0.44吨铁水,其余主要以废钢为原料;而我国的铁钢比为0.92,即炼钢基本上以铁水为原料,炉料中的废钢比极低。增加使用废钢不仅能提高钢水质量,还可以大大减少铁矿石的使用量。我国的情况虽然与美国有较大差异,但废钢铁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确实很大。而这些工作至今都开展得很不够,甚至连废钢铁的统计工作都没有人去做。诸如此类的事情随处可见。大量宝贵资源没能循环使用而被浪费掉了,只是一味地去向大自然索取,不仅经济效益不好,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这种状况必须彻底加以改变。

    完善国民核算体系。一是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进一步规范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二是尽快制定和建立反映循环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森林、淡水、矿产等资源以及环境与生态等的核算试点工作。四是健全和完善第三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渠道和核算制度,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五是完善统计体制,完成原有三支调查队的改革,强化国家统计部门直接采集统计数据的能力。六是全面提高统计数据的采集、核算和传播水平,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真实性、时效性和透明度,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还会有很多的困难,而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身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及时作出增长方式的调整,可以说是没有穷尽的。但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国上下踏实工作,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