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3-04-16 09:34:04
首页 > 国情 > 直通地方
广 西

自治区主席:陈武
自治区首府:南宁
自治区政府地址:南宁市民乐路1
邮编:530012
电话:0771-2807778
网址:
www.gxzf.gov.cn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约2.5%,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九位;大陆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沿海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2014年全区总人口5475万人,少数民族为2077万人,占37.94%,其中壮族人口1760万人,占32.15%。广西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

      2014年数据 >>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位置面积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千米,东北接湖南省省界线长约970千米,西北靠贵州省省界线长约1177千米,西与云南省省界线长约632千米,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千米,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千米。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约2.5%,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九位;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广西辖14个设区市,110个县、市、区(其中7个县级市、55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6个市辖区),1123个乡镇(其中773个镇、291个乡、59个民族乡),120个街道办事处。自治区首府为南宁。

 

地 形

   

    地 势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地 貌 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类。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4%。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海拔200米以下,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占26.9%。水面仅占3.4%。盆地中部被两列弧形山脉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内弧形成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两类,河流冲击平原中较大的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积最大的浔江平原达到630平方千米。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山 系 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山脉多呈弧形,盘绕在盆地边缘和交错在盆地内,故分盆地边缘山脉和内部山脉两类。盆地边缘山脉从方位上分:桂北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东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山和萌渚岭;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桂西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内部山脉有两列,分别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大瑶山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大明山,两列大山在会仙镇会合。盆地边缘山脉中的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中国南岭地区最高峰。

    水 系 河流大多沿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了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度有3.4万千米,河网密度0.144千米/平方千米。河流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全长1239千米,出梧州流向广东入南海。长江水系分布处于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3.5%,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要河流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秦代在湘江兴安县附近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北仑河等均注入北部湾。经越南流入北部湾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0.6%。此外,广西还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条,其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海岸和岛屿 大陆海岸东起两广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约1500千米。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其中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沿海有岛屿646个,岛屿岸线461千米。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4.7平方千米。

    浅海与滩涂 0—20米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近海滩涂面积1400多平方千米,其中软质沙滩约占90%。北部湾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间。

 

气 候

 

    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广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8%;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在45种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矿藏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5种。

    水利资源 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全自治区地表河流总长4.45万千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约1893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6.66%,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四位。水能资源蕴藏量2133万千瓦,可开发1891万千瓦。

    海洋资源 广西位于北部湾北部,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处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总长约1500千米;沿海滩涂面积约1400平方千米;0—20米浅海面积达6488平方千米;沿海岛屿有646个,其中有居民海岛14个。沿海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洋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洁海”,拥有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类最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中华白海豚、儒艮等濒危国家级保护动物。

    森林资源 广西地域宽广,属于亚热带气候带,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有利于森林生长,境内广泛分布着多种类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据2010年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全区森林资源状况如下:林业用地面积为1527.17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64.27%。其中:有林地面积1116.38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3.10%;疏林地面积2.88万公顷,占0.19%;灌木林地面积243.12万公顷,占15.92%;未成林地面积32.65万公顷,占2.14%;无立木林地面积65.87万公顷,占4.31%;宜林地面积66.27万公顷,占4.34%。森林面积1342.7万公顷,其中:用材林面积645.59万公顷,占森林面积48.08%;经济林面积178.19万公顷,占森林面积13.27%;防护林面积462.72万公顷,占森林面积34.46%;薪炭林面积5.28万公顷,占森林面积0.39%;特用林面积50.92万公顷,占森林面积3.79%。森林覆盖率(不含农地乔木林、农地经济林、农地竹林、四旁树)达56.51%。森林加上未成林的造林地面积共有1375.3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0.06%(即绿化程度),活立木总蓄积量为55816.6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50936.8万立方米。根据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年度更新统计结果,至2014年末全区森林覆盖率(包括农地乔木林、农地经济林、农地竹林、四旁树)为62%,活立木蓄积量为6.8亿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 广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发现的陆栖脊椎野生动物1149种(含亚种),占全国的47.8%,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63种,占全国的48.7%。在国家珍稀种类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3种,占全国的26.5%。鱼类690多种,虾蟹类220多种。野生植物297科、1820属、8562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包括银杉、红豆杉、德保苏铁、望天树等。

    土特产品 广西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豆类和马铃薯;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籽、葵花籽、芝麻等;其他经济作物有甘蔗、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其中水果有沙田柚、荔枝、香蕉、火龙果、柑橙、金桔、木菠萝、菠萝、桂圆、芒果、山楂、山葡萄、月柿、黄皮果、扁桃、猕猴桃等;茧丝绸作为广西新兴产业,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50%;广西拥有中药资源4600多种,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药用植物资源在全国中药资源的地位举足轻重,八角、罗汉果、猫豆、鸡血藤、山豆根、玉桂等占全国90%以上,其他药材还有田七、鸡骨草、桂圆、穿心莲、广西莪术、金银花、两面针、葛根、茯苓、绞股蓝、扶芳藤、天冬、凉粉草、苏木、黄柏、杜仲、厚朴、铁皮石斛、广佛手等品种;广西土壤大面积富含“长寿元素”硒,广西要在2013-2018年间,要建成全国最大富硒农产品产业基地

 

旅游资源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种类多,分布广,等级和品质高,特色突出,资源互补性和组合性好,科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高,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具备生态、文化、民族、临海、沿边五大优势的省份。主要有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风光;有以壮、瑶、苗、侗为代表的浓郁民族风情;有以灵渠和花山壁画为代表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以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系列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福地;有以北海银滩为代表的与世界上著名滨海度假地相媲美的海洋旅游资源;有以巴马“世界长寿之乡”为代表的长寿养生生态旅游资源;有以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凭祥友谊关为代表的中越边关览胜;有以规模宏大的中国(广西)—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商务会展旅游。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桂林;有中国十大古镇之一的兴安;有中国最美十大瀑布之一的德天大瀑布;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涠洲岛;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的阳朔西街和黄姚古镇等旅游产品。目前,广西共有国家A级景区238家,其中有4家5A,112家4A,95家3A,27家2A。有世界级地址公园1处(广西乐业ㅡ凤山地质公园),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公园14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处(广西桂林喀斯特、广西环江喀斯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33处,国家级和省级旅游渡假区10处,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4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2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68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50处。

 

环境保护

水资源

 

    广西整体水质总体保持优良。39条河流72个断面年均水质为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有67个,占93.1%;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的断面有67个,占93.1%;广西32个省界、市界断面为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有28个,占87.5%;省界断面11个(含界首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0.9%;市界断面22个(含界首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1.8%。

    全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8.4%

 

大气环境

   

    广西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值为95.6%。14个设区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2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0.02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0.069毫克/立方米。

 

生态环境

   

    广西14个设区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均在优良以上,其中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等10个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达到优级水平。广西89 个县级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均在优良以上,其中,有31个县的生态环境状况达到优级水平,占比34.8%。广西有桂林市和上林、马山、融水、三江、龙胜、资源、凌云、乐业、天峨、凤山、东兰、巴马、都安、大化、忻城、天等、阳朔、灵川、兴安、上思、德保、西林、田林、昭平、金秀、荔浦、平乐、恭城、灌阳、蒙山、靖西、那坡、富川、罗城、环江等36 个市、县纳入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其中有13个市、县的生态环境状况达到优级水平,占比36.1%

 

海洋环境

 

    广西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端,是中国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地带,地理位置独特,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广西沿海海洋生态环境优良,拥有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最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中华白海豚、儒艮等濒危国家保护动物。

    我区近岸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区近岸海域面积的83.4%。符合第三类、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306、174和466平方千米;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廉州湾、茅尾海、防城港东湾及北仑河口等局部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

    我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处于健康状态。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陆源入海排污口的达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重点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质量良好,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基本能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总体稳定。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范围和程度有所降低。但内清和人口密集区沿岸污染逐渐加重的趋势没有改变。港湾、河口的污染物逐渐向近岸海域扩散。江河排海污染物排海总量比2013年大幅减少,与2010—2012年水平相当。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海草床生态系统依然受到海洋工程建设、渔民滩涂赶海等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仍处于亚健康状态。珊瑚礁生态系统与五年前相比,珊瑚种类数和造礁石珊瑚覆盖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竹蔗寮分布区下降得比较严重。

 

自然保护区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1961年,在桂林市龙胜县和临桂县交界处建立的花坪自然保护区是广西第一处自然保护区。经过50多年的建设,广西的自然保护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截至 2014年底,广西已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77处,其中国家级22处、自治区级46处、市级3 处、县级6处,基本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保护区网络。7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3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71%,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森林生态类型46个、野生动物类型19个、野生植物类型4个、地质遗迹类型5 个、海洋海岸类型3 个,分别由林业、水产畜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海洋部门管理。

 

人口

人口统计

   

    201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5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万人。

 

常住人口

 

    2015年末常住人口47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7万人。

 

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2015全年出生人口71.6万人,出生率14.05‰;死亡人口30万人,死亡率6.15‰;自然增长率7.90‰。

 

民 族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

 

 科教文卫

科 技

 

    2015全年自治区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867项,资助经费5.37亿元。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36693.49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507万元;自然科学基金6460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1401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227项;软科学研究成果15项;基础理论成果159项。全年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42项,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10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0项。全年专利申请量43682件,比上年增长35.26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0809件,比上年增长 38.56%。全年授权专利13571件,比上年增长40.42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4018件,比上年增长 107.86%。年末全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42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件,比上年增长65.2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39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8.46万元。 

    2015年末全区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区获得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 96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0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35个。全区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 4个,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1075个。全区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6 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4.03万台(件)。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 1316个,有效期内广西名牌产品数32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7个。全区共有地震台站145个,地震监测台网34个。 

    2015全年全区各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7282次,全年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预警109次。全区共有海洋观测站5个。

 

教 育

 

    2015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0.96万人,在校研究生2.67万人,毕业生0.8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4.14万人,在校生75.12万人,毕业生18.2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招生31.26万人,在校生85.24万人,毕业生25.6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 31.04万人,在校生86.57万人,毕业生25.73万人。普通初中招生66.91万人,在校生196.31万人,毕业生62.7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7.08万人,在校生440.10万人,毕业生67.3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7万人,在校生1.40万人,毕业生0.1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6.90万人。

 

文 化

 

    2015年末全区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2个,文化馆123个,博物馆124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22个,娱乐场所3010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4214个。年末全区共有 5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6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和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11个、省级91个。 

    按机构分,年末全区共有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7座,广播电视台83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38.7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79.91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7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1%。全年出版各类报纸6856.55亿份,各类期刊492.43亿册,图书3019.66亿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2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82.5万卷又150.6万件。

 

卫 生

 

    2015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和计生机构)34440个,其中,医院527个,乡镇卫生院126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076个,村卫生室214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4个。卫生技术人员27.4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18万人,注册护士11.3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45万张,其中医院14.03万张,乡镇卫生院5.94万张。全年全区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401121例,死亡2922人,报告发病率843.75/10万,报告死亡率6.15/10万。

 

体 育

 

    2015年全年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获金银铜牌16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2枚。有2人创2项世界青少年纪录,有2人创2项亚洲运动会纪录。

 

对外关系

对外经济


    2015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12.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货物出口280.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货物进口232.36亿美元,增长12.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 47.89亿美元。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29.7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4.29亿美元,增长1.3%;私营企业出口203.39亿美元,增长21.5%。
    全年批准项目合同外资额(商务部口径,下同) 33.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1%;外商直接投资额17.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0%。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9.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


经济

国民经济

 

    初步核算,2015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16803.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5.9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694.74亿元,增长8.1%;第
三产业增加值6542.41亿元,增长9.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45.8%和3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51.4%和41.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190元。

 

财政税收

    2015全年财政收入2332.9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15.08亿元,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1031.57亿元,增长5.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76.42亿元,
增长17.1%。

对外贸易


    2015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12.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货物出口280.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货物进口232.36亿美元,增长12.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
进口) 47.89亿美元。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29.7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4.29亿美元,增长1.3%;私营企业出口203.39亿美元,增长21.5%。


工 业


    2015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338.28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3.7%,集体
企业增长4.7%,股份合作企业增长6.8%,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
业增长5.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9.3%。轻工业增长6.7%,重工业增长8.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2%,制造业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2%。


农 业


    201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59.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8.4千公顷,减少0.3%。油料种
植面积248.35千公顷,增加11.26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973.74千公顷,减少107.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20.99千公顷,增加58.52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213.28千公顷,减
少10.81千公顷;果园面积1165.51千公顷,增加77.01千公顷;桑园面积201.38千公顷,增加8.75千公顷。 

    2015全年粮食总产量1524.8万吨,比上年减少9.6万吨,减产0.6%。其中,夏粮产
量37.0万吨,增产0.3%;早稻产量528.8万吨,减产2.7%;秋粮产量959.0万吨,增产0.5%。全年谷物产量1422.4万吨,比上年减产0.9%,其中,稻谷产量1137.8万吨,减产2.4%;玉米产量280.7 万吨,增产5.4%。油料产量64.68万吨,增长5.5%;甘蔗产量7504.92万吨,下降5.6%;蔬菜产量(含食用菌)2786.37万吨,增长6.8 %;园林水果
产量1369.76万吨,增长11.1%。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15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00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201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793.54亿元,比年初增加2406.8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566.96亿元,增加2401.0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119.30亿元,比年初增加2048.35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656.76亿元,增加2071.30亿元。

     2015年末上市公司(A股)数量31家,市价总值3402.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3.8%。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财产险业务原
保险保费收入147.1亿元,增长12.7%;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85.4亿元,增长29.0%;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3.2亿元,增长36.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2.8
亿元,增长21.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72.3亿元,增长44.0%;寿险业务给付44.1亿元,增长39.8%;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6.4亿元,增长61.9%。

    

旅游业

   
    2015全年入境过夜游客450.0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9.17亿美元,增长10.9%。接待国内旅客33661.37万人次,增长17.8%,国内旅游收入 3136.39亿元,增长25.7 %。旅游总收入 3254.18亿元,增长25.1%。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15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3元,比上年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289元,增长10.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6元,比上年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5639元,增长10.2%。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9467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8853元,增长4.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246元。本地非
农务工人均月收入2457元,增长6.6%;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920元,增长7.6%。

 

邮电通讯

邮政快递

   

    2015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3.64亿元,增长20.5%;电信业务总量603.28亿元,增长29.2%。全年局用交换机(含接入网设备)总容量1318.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39.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1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27.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99.5万户,年末达到3653.3万户。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09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9.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5.7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3401.3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14.8万户。

 

广播电视

 

    按机构分,2015年末全区共有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7座,广播电视台83座。有线广
播电视用户638.7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79.91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7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1%。全年出版各类报纸6856.55亿份,各类期刊492.43亿册,图书3019.66亿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2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82.5万卷又150.6万件。

 

网络通信

 

    2015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3.64亿元,增长20.5%;电信业务总量603.28亿元,增长29.2%。全年局用交换机(含接入网设备)总容量1318.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39.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1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27.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99.5万户,年末达到3653.3万户。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09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9.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5.7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3401.3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14.8万户。

 

交通和旅游

公 路

 

    2015年末公路总里程达11.80万公里,比上年新增0.3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0.43万公里,比上年新增0.06万公里。

 

铁 路

 

    2015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达5086公里,比上年新增375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938公里,比上年新增223公里。

 

港 口

 

    2015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5亿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7亿吨,下降1.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4.50万标准箱,增长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