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唐仁健 |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甘肃位于我国版图内陆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 |
地理和自然状况
地形气候 |
甘肃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在40-750毫米之间,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
矿 产 |
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8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77种(计算到亚种则为114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98种、矿产地1370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规模矿床117个、中型213个、小型1040个。在已查明的矿产中,甘肃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有镍、钴、铂族金属等10种,位居前5有38种,居前10位的有71种。
|
能 源 |
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已查明资源储量312.61亿吨。石油已探明地质储量17.73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地质储量1522.24亿立方米。
|
水资源 |
甘肃省分属黄河、长江和河西内陆河3大流域, 11个水系。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泾河、渭河、北洛河6个水系。长江流域包括嘉陵江、汉江2个水系。内陆河流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3个水系。全省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有78条。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28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2.1亿立方米,地下水7.3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287.33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82.35亿立方米。
|
农 业 |
全省现有耕地面积8115.3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033.94万亩;年平均气温在0-14℃,年日照时数1700-3300小时;土地资源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一分林、一分田”。2015年,各级农牧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不足、多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顽强拼搏,扎实工作,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大局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支撑,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于预期。
|
环境状况和问题 |
2015年,全省15条河流25个河段的49个监测断面中按功能区达标的43个,占断面总数的87.8%;全省监测的17座水库,按功能均达标;市、县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除天水市甘谷县、秦安县由于受地质原因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硬度、硫酸盐超标,其它市、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标。全省14个市州所在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95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3.1%;全省各市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在69%~85.5%之间,平均优良率80%,高于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水平。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60个,总面积914.32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47%。其中:国家级20个,面积687.373万公顷;省级36个,面积215.712万公顷;县级4个,面积11.235万公顷。
|
人口
人口统计 |
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599.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22.75万人,乡村人口1476.80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43.19%和56.81%。人口出生率为12.36‰,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
|
人口增长率 |
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21‰,比上年上升0.11个千分点。
|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全省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1.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人口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10个,依次分别是:回族125.8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92%;东乡族54.6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4%;藏族48.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91%;土族3.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12%;保安族1.8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07%;满族1.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06%;撒拉族1.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05%;裕固族1.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05%;蒙古族1.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04%;哈萨克族0.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02%;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省的独有民族。
|
贫困人口 |
至2015年12月,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3万人;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30万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2.5万人;全省养老床位11.6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0.4张;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1214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为94.7%;福利彩票销量为45.32亿元,筹集公益金12.6亿元。
|
教 育 |
2015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01万人,在学研究生2.96万人,毕业生0.9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2.62万人,在校学生45.05万人,毕业生12.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9.94万人,初中学校招生29.08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1.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18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0.11万人。
|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
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790.32亿元,比上年增长8.1%。
|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
第一产业增加值954.5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494.7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341.01亿元,增长9.7%。
|
工业增加值和增长率 |
2015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78.10亿元,比上年增长6.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62.0亿元,增长6.8%。
|
财政收入 |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8%。
|
外贸状况 |
2015年进出口总额为80.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出口总额为58.3亿美元,增长9.3%;进口总额为21.8亿美元,下降34%。
|
外资利用状况 |
截至2015年12月底,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19家,投资总额127.2亿美元,合同外资额48.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8.02亿美元。2015年1-12月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家,其中合资企业8家,合作企业2家、独资企业12家,合同外资额43603万美元,同比增长346.89%;实际利用外资11036万美元,同比增长10.01%。
|
电讯
邮电通信 |
2015年,全省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16.3亿元,同比增长20.8% ;业务收入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快递业务量3500万件,同比增长33.4%,最高日处理快件量首次突破百万件大关;快递业务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41.7%,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社会满意度稳步提升。
|
广播电视 |
2015年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01%和98.47%,广播和电视均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233.5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91.78万户。
|
交通旅游
铁 路 |
2015年,铁路货运周专量完成1330.11亿吨公里,下降15.87%。完成旅客周转量 371.71亿人公里,增幅1.0%。
|
旅 游 |
2015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5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1%和2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563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74.5亿元,分别增长24.07%和25.00%;接待外国游客31607人次,增长9.53%。全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约1418.1万美元,增长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