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8-04 16:59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网多哈6月22日电(记者 杨元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批准通过“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至此,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这一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天,根据各国代表的表决,大会主席、卡塔尔公主玛雅萨宣布会议批准这一申遗报告。霎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代表们也纷纷击掌致意,相互祝贺,整个会议大厅充满快乐、喜庆的气氛。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丝绸之路申遗内容包括从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到广大中亚国家地区的大量文物、遗迹、景点等,数量之巨,涵盖之广,世所罕见。这次申遗成功不仅实现了中国广大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的多年夙愿,还对未来在这一地区兴起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和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能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丝绸之路,使这个世界级别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这一项目申遗成功,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文化交流,扩大三国之间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进而密切三国人民、甚至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杜越表示,此次申遗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对这个世界遗产的保护则更为重要。他希望三国密切协作,提升人们对文物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将一个完整、鲜活的丝绸之路代代传承下去。

    据参加会议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历经了1998年至2005年的“酝酿”、2006年至2011年的“启动与推进”以及后来的“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申请难度极大。经过不断协调,三国于2013年1月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申遗报告,涉及中文、英文、俄文、吉尔吉斯文和哈萨克文5种文字文本。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64公顷。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遗产区总面积28421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04011公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申请报告被会议批准意义重大,不仅向世界复原了早在2000年以前就形成的这一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经济动脉形象,还必将极大促进全球各种文明间的交流,有利于全球文明多样化,更为重要的是将提升沿线国家政府保护人类遗产的力度,形成一股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文物的强大力量,使古丝绸之路再显勃勃生机。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15日在多哈开幕,根据议程大会将于25日闭幕。22日早些时候,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报告也获得会议批准。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年会,全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责任编辑: 曹晓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