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答网民于景军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留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尊敬的李总理:您好!

每日在新闻中见您于国内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于海外固金兰之交树中华民族大国形象,深感自豪并备受鼓舞,今日致信除阐述我个人对我们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点浅显建议外,满满的全是真挚的祝愿和祈福,真切盼望您日理万机之中定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去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发展学前教育”,为加强学前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2011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两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项目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并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一千多亿元,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也有了大幅提升,2012年就已经达到3.4%。2012年10月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可以说学前教育事业进入了一条发展的快车道。但同时,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快速、和谐发展。

问题1:幼儿园数量几何倍数增长与保教质量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突出。

近几年随着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各地区公立和民办幼儿园数量大幅增长,而与之相应的幼儿园保教质量却远远落后。

一、新建公立幼儿园普遍存在“管生不管养”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财政花巨资兴建了标准化程度很高的院所设施,却没有后续配套相应的优质师资和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出现了“公立园没有在编教师”,“公立园只建不开”等非正常情况,很多幼儿园在人民群众眼里成了外表华丽的“空壳”,这种现象在很多乡镇农村更加普遍。

以某些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例,由于地处农村,本着公益性原则,很多幼儿园收费很低,为保证保教质量,幼儿园各方面运营成本维持在高位,这就导致自身难以实现收支平衡,再加上教师大多为非在编的聘任人员,工资支出只能完全依赖于乡镇财政补贴,久而久之为减少财政持续性“输血”,很多地方出现了把公立园转包个人的情况,优质公益教育资源彻底沦陷。

二、民办幼儿园片面追求“赚钱至上”,提高保教质量成天方夜谭。近几年民办幼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却是解决了部分地区孩子“入园难”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两极分化想象也愈演愈烈,一方面是部分幼儿园以高收费的“贵族化教育”为旗帜,大张旗鼓地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扩张版图,另一方面是很多幼儿园以低收费为竞争优势把学前教育搞成了“看孩子”、“小学化”。而大多数人民群众盼望的“收费低、保教质量高”的幼儿园在民办园领域日渐稀少。

三、原有公立幼儿园面临发展瓶颈。在全国各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一些历史悠久的“名园”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首先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原有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需求致使办园规模严重受限。“入园难”现象更加普遍。其次是教师队伍新陈代谢缓慢,年轻化程度不高,很多“奶奶”级教师仍奋战在教育工作一线,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工作热情较低。再次,男教师仍严重不足。虽然近几年很多幼儿园出现了不少“男阿舅”,但数量比例仍旧很低,更多男教师迫于生活和舆论压力即使到了幼儿园也干不长。

方法建议:

一、加大对公立幼儿园尤其是乡镇、农村中心幼儿园后续发展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应该加大公立幼儿园师资招考、培训,真正做到建好管好,实现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走“规范化”办园道路,加强对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定期组织相关检查、督导。严格执行“办园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及时清理非法、违规办园和各类无证早教机构。

三、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提前幼儿园教师离、退休时间,加快公立幼儿园教师队伍新陈代谢,积极倡导学前教师年轻化,加大年轻教师招考规模,对从事幼教工作的男教师实行舆论引导和政策扶持。

四、大力支持“名园”集团化发展,政府部门牵线搭桥支持公立“名园”通过共建、兼并、独立创办等方式发展分园,并给予财政、师资等方面的扶持。

问题2: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认识水平较低之间的矛盾突出。

虽然近几年,人们对孩子的学前阶段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很大一部分仍然停留在“看孩子”、“管生活”、“提前学知识”等认识水平,尤其对于占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更是如此,如何提高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方法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各级政府应该把普及学前教育宣传活动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多种途径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孩子学前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其树立正确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

二、编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庭教育普及宣传材料,让理论知识和科学规律更加浅显易懂,家长真正能从中收益,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快速发展。

三、继续加大对“小学化”倾向的纠正和监督力度,并将其纳入到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范畴。

问题3:学前教育何时才能纳入义务教育?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提升,中央财政不断壮大,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不断成熟,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成为可能,当然这里面牵扯到大局和诸多因素,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方法建议:先行试点,逐步推进。

尊敬的李总理,作为一名基层学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身为一名“男阿舅”,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虽然我对学前教育发展认识还不够深,但通过日常工作和调研,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此领域的民生所在,民意所向,在此不再赘言。

最后,送上幼儿园全体孩子们和教职工最真诚祝愿,祝您:永远健康、永远顺利、永远幸福!

此致

敬礼

于景军

二〇一五年一月八日


教育部回复:——关于公办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同意,2014年启动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期行动计划将在继续大力建设公办园的同时,努力解决好公办园的运行问题。一是明确要求各地出台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者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率先建立以公办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公办园健康运行。二是补足配齐教职工。督促各地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出台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快补充公办园教师队伍。三是完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农村集体办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四是提高办园水平。改善办园条件,使其班额、玩教具、园舍等逐步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加强教研指导,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整体办园水平。

——关于民办园发展。教育部将切实加强对民办园的扶持和监管。一是积极扶持。要求各地出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扶持办法,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扶持办法、监管措施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认定和扶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园,确保公益普惠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强动态监管。要求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履行好监管的主体责任,教育、卫生、公安、质检、安监、食药监等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完善动态监管机制,通过年检、督导等手段,切实加强对幼儿园保教质量、卫生保健、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对年检不合格的幼儿园和各类无证办园,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关于教师队伍。除了加强教师补充、提高教师待遇之外,将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高培养培训质量。一是提高培养质量。鼓励地方通过免费师范生、幼教特岗计划等方式,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鼓励地方招收男幼师生,改善师资性别结构。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国家继续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重点对中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各地组织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全员轮训。

——关于社会宣传。一是加大政策宣传。近几年来教育部利用新闻发布会、新闻联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举措。比如:在教育部网站上开辟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网络巡展”,图文并茂地介绍各地三年行动计划的做法和成效。二是大力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从2012年起,每年5月20日至6月20日举办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通过科学育儿网站、公益宣传片、海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为了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专门编写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家长宣传册,免费赠给中西部地区幼儿园和家长。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政策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增进公众特别是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于“小学化”问题。一是加强正面指导。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幼儿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老师和家长该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可操作的教育建议。二是坚决遏制“小学化”。印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动态监管,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问题进行督查整改,并将“小学化”治理情况纳入督导范围。下一步,教育部将建立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安排专职教研员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防止和纠正“小学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于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问题。近年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日渐强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此做了专门研究后认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目前老百姓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实际上是要优先解决保障入园机会和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问题。学前教育是否具有强制性,或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该具有强制性,目前还有不同看法,国际上也尚无定论。教育部将在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的同时,委托专家继续对是否应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将多少年限的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作进一步系统研究论证。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