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安徽及时启用蒙洼蓄洪区减轻淮河上中游防洪压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安徽日报

 

陈巍  摄

    安徽省坚决执行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命令,及时启用蒙洼蓄洪区。7月10日12时28分,随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阜阳市委书记胡连松一声令下,王家坝13孔闸门依次缓缓升起,淮河干流的洪水立即泄入蒙洼蓄洪区,安徽人民、蒙洼人民顾全抗洪大局又一次做出重大牺牲。

    6月30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以北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导致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淮河发生继2003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洪水,王家坝水位10日12时28分开闸前涨到29.48米,超过保证水位0.18米。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紧急防汛会商会,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果断决定启用蒙洼蓄洪区分蓄洪水,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宣布蒙洼分洪调度命令,安徽省委、省政府顾全大局,从全流域防洪需要出发,及时开启王家坝闸蓄洪。开闸后直接削减淮河进入安徽省的第一站洪峰,从预测的王家坝29.7米,开闸后一度降到29.44米,减轻了淮河上中游防洪压力。

    王家坝站水位被称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水利部淮委、省防指于7月9日命令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二级响应。阜阳市、阜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启动防汛预案,提前做好蒙洼蓄洪区启用前的各项准备。开闸蓄洪,将淹没18万亩庄稼和水产养殖,淹毁新栽的树林,损坏交通道路、通信设施,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

    在淮河防汛最关键时刻,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10日上午再次赶赴淮河一线,指挥防汛;省委常委、副省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赵树丛上午在合肥参加国家防总异地视频紧急会商结束后,立即赶赴王家坝,检查指导蒙洼蓄洪工作;省领导胡连松、任海深等也在淮河沿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记者 聂建春 安耀武)

蒙洼的胸怀

 

   7月10日,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午12时28分,随着王家坝闸13孔闸门的开启,禁锢多时的淮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迅即冲出,18万亩的蒙洼蓄洪区,又一次开始分担淮河干流的洪水压力。

    这已是淮河蒙洼蓄洪区自1954年来的第15次蓄洪了。 每当王家坝闸超过保证水位,而淮河上游降雨量和来水量仍旧不断看涨时,蒙洼蓄洪区便要开启闸门,任洪水滚滚而入;而同时敞开的还有蓄洪区人民勇于承担责任顾全大局的胸怀。从容应对早转移

    6月29日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阜南县淮河王家坝水位不断升高,到7月10日11时,已超29.30米的保证水位。

    当看到浑浊的水面漫过刻在桥墩的“生死”红线时,王家坝闸现场很多观水的群众开始议论:“看来今年又要放水了”。就在此时,国家防总已经根据淮河防汛抗洪的整体形势,正式下达启用蒙洼蓄洪区的命令。

    接到启用命令后,王家坝闸立即进入临战状态:12时10分,王家坝闸实行暂时交通管制;12时15分,闸管所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最后一次再调试;12时20分,有关人员开始进入操作室;12时28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阜阳市委书记胡连松宣布王家坝闸开闸蓄洪,王家坝闸管理所主任刘刚随即按动电钮开启闸门……

    短短的18分钟里,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衔接紧密。人们的脸上透着凝重,但更多的是从容与平静。

    从容来源于充分的准备工作。

    早在7月9日,阜南县接到省、市防指“关于限时做好蒙洼蓄洪区运用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后,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宣布蒙洼蓄洪区从7月9日20时进入紧急状态,对蓄洪区道路交通实施管制。同时,建立安全转移三项制度,即包保责任制、转移帮扶制、督查验收制,对需实施转移的库区临时居住户,逐户落实乡镇、村包保责任人,实行层层包保,确保应转移全转移;同时,从其它12个乡镇紧急调动1200名民兵,帮助蒙洼群众转移。到10日5时,蒙洼各乡镇就已完成所有转移任务,蒙洼蓄洪区郜台、曹集、老观、王家坝、黄岗、张寨、中岗等7乡镇及阜蒙农场在不安全地区临时居住的1257户3684人已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7时至8时,县、乡再次组织拉网式清查和督查验收,一旦蓄洪命令下达,可确保蒙洼蓄洪区安全、及时、有效运用。“孤岛”上面安置忙

    咆哮的洪水很快让安置村民的庄台成为一个个“孤岛”。“孤岛”上的群众生活怎么样?当记者双脚踩在“孤岛”坚实的路面上时,被这里一幅幅“干群合力忙安置”的画面深深感动。

    叶昭志是阜南县城一名干部,6月10日中午刚蓄洪不久,记者在王家坝镇王家坝村见到他时,他正与村里几位干部商讨洪水围住庄台后如何安排乡亲们的各项生活,灿烂的阳光下,叶昭志胸前挂着的印有“抗洪救灾驻庄台工作组组长”字样的牌子格外醒目,帮助群众搞好生产生活是主要任务。记者还想和他再聊几句,他却忙得已经忙得已经顾不上了。这一天,另外135名县机关工作人员也和他一样,被分别派到县里135个庄台负责指挥协调救灾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6月7日,阜南县委组织部就抽调136名县直科级和副科级后备党员干部进驻到蒙洼各乡镇136个庄台,担任防汛抗洪工作组组长和所驻庄台临时党支部书记。10日上午8时,这些临时“行政首长”接到命令后于4小时内全部赶到集结地点,带领所驻庄台党员群众抗洪救灾,组建成立庄台临时党支部,在庄台“孤岛”树立起一座座“灯塔”。

    在村民于新华家里,说起这位城里来的干部,于新华就开始夸起来:“他一来到这就帮俺摘毛豆,还要准备帮俺联系毛豆的销路哩。”村支书王玉科说:“老叶来了,我们庄台又多一大支柱,他是我们生产救灾的‘主心骨’”。

    记者离开庄台时,叶昭志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不管条件多艰苦,我们党员干部都要帮助群众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淮堤、蒙堤安全无险,让灾区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无重大疫情发生。”保庄圩里笑声朗就在离王家坝闸约2000来米远的地方,与王家坝闸下汹涌的河水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王家坝保庄圩里安静祥和的气氛。

    傍晚时分,记者走进王家坝保庄圩。保庄圩内居民的住房整齐地排列着,花园里鲜花盛开,平直的道路通向远方,忙碌搞生产的大人们与欢快玩耍的小孩相映成趣。

    保庄圩内群众安详生活来源于国家系列治淮工程的实施。2003年,国家加大治淮力度,作出实施沿淮行蓄洪区移民迁建的决策。阜南县在蒙洼蓄洪区王家坝、老观、曹集、郜台4个乡镇各规划新筑一座保庄圩,总面积4.9平方公里,用于安置4乡镇73个村的5331户、19228名蓄洪转移人员。圩内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在保庄圩老年活动中心,70多岁的老人赵年友正悠闲地拉着二胡,旁边围着十多位老人脸上露出祥和的笑容。临近傍晚,保庄圩内升起几缕袅袅炊烟,50岁的徐如兰已经煮好晚午饭,正准备招呼家人吃。

    趁着吃饭时,记者与几名群众攀谈起来。70多岁的崔辉绍经历了王家坝建闸以来的所有开闸蓄洪,谈起今昔的变化,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充满着自豪:“有坚实的大堤围着,现在开闸也影响不到俺们正常生活了。”

    “今年洪峰到来时,我们脑子里的弦虽然绷得紧紧地,但没有2003年大水时的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阜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同志这样对记者说。令他们 “底气十足”是有原因的:国家在蒙洼建设了不少治淮工程,这些治淮工程在迎战今年淮河首次洪峰时发挥了巨大作用。(记者 安耀武 本报通讯员 魏飞 朱贺)

 
 
 相关链接
· 安徽向淮河洪涝灾害地区下拨应急救灾款280万元
· 安徽武警池州抗洪抢险
· 内涝严重 安徽淮南紧急转移粮库粮食
· 安徽五河紧急开展排涝救灾工作
· 安徽普降大到暴雨 受灾面积扩大 11万人日夜防汛
· 安徽蒙城开闸泄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