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飞越海峡的“和平天使”“植物大熊猫”——珙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25日   来源:林业局网站

    12月23日,与大熊猫“团团”“圆圆”一起搭乘专机,飞往宝岛台湾的,还将有一批特殊的客人——有着“植物大熊猫”、“和平天使”美誉的珙桐树。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是植物“活化石”之一,有中国鸽子树之称。

    如今,这群从远古走来象征和平的“白鸽”,即将从祖国的西南群山中起飞,飞到宝岛台湾。

    产地: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作为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珙桐仅在我国的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分布。而这次赠送给台湾同胞的珙桐来自汶川大地震重灾区、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

    “北川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珙桐天然分布区之一,全县珙桐集中分布达10处、面积达4000亩。这里海拔落差大,各种温度条件下生长的珙桐都能找到,可供选择的面比较广。”四川省林科院森林生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王鹏说。

    当然,选择北川珙桐的原因并不止于此。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台湾同胞与北川人民共度危难,组织搜救人员前往救援,积极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还捐资960万元援建了白什小学。“希望以此表达我们对台湾同胞的谢意,这是所有北川人民的共同心愿。”北川县副县长王久华说。作为羌族人民的代表,12月23日她也将身着羌族传统服饰,与珙桐一起飞赴台湾。

    数量:17株赠台 13株“陪嫁”

    按照协议,北川本来要选送17株珙桐树赠送给台湾同胞,代表17万羌族人民的感谢之情和美好祝愿。但是,此次飞赴台湾的却是30棵,而不是最初约定的17棵。

    “因检疫程序需要,此次赴台珙桐必须无土裸根运送,这在我国尚无先例,保证植株完全成活难度极高。”王鹏说,“所以虽然赠送给台湾同胞的是17株珙桐,但届时还会另有13株‘陪嫁’过去。”

    据介绍,这30株珙桐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都符合4条硬性标准:必须是人工培育的健康幼树,树龄为2到3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胸径3厘米,必须是形态圆满的全树冠,树高在3.2米~3.5米之间。为了确保移栽成功,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条:根系发育良好。

    采挖:林业科技人员全程指导

    12月13日,北川县禹里乡禹穴沟村,在林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工作人员开始了对赠台珙桐的采挖工作。

    “因为地震,村里采挖用的工具严重不足,不夸张地说,连一把多余的锄头都没有,我们从12月5日就到了禹穴沟村,一直在为采挖作必要准备。”王鹏说,他是这次采挖行动的技术指导之一。

    为了避免珙桐在挖掘时受到损伤,采挖前3天,工作人员用藻酸盐溶液将珙桐根系浇透。前一天,给树皮和叶面喷了水。

    “挖掘时,技术人员先对珙桐不必要的分枝进行修剪,然后给伤口涂上药物,再把剩余的枝条用草绳拢在一起,然后用铲子从树周围开始慢慢地挖掘。”王鹏说,“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擦伤了树皮、树根。”

    最后,工作人员为每一株珙桐制作了“身份证”,标明了产地、特征及周围的生长环境。

    运输:林中开便道,半路换汽车

    由于地处深山,植被密集,为了防止珙桐在下山时受到刮蹭,工作人员专门开了一条从树林通往公路的临时便道,以方便运送。“大家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伤了珙桐。”王鹏说。

    12月14日早上,被装入木箱的完好无损的珙桐开始从禹里乡出发前往成都。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人工搬运至唐家山堰塞湖,换乘快艇,最后搭乘汽车,这条路长约40公里,以山路为主;一条是从禹里出发,经桂溪到北川新县城所在地安昌镇,这条路长约100公里,地震后人工打通了一条狭窄的便道。

    经过认真考虑,工作人员决定选择第二条路。

    “虽然远一点,但道路相对平坦,有利于在运输过程中对珙桐的保护。”北川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赵军说,从12月14日起,他将一直陪伴赠台珙桐,直到它们安全登上飞往宝岛的飞机。

    困难仍然无法预料。由于道路狭窄、塌方不断,在翻过一座海拔近2000米的大山后,车辆被堵在了路上。

    等待不是办法,必须将珙桐尽快运抵成都进行妥善保管。经过紧急磋商,大家决定采取人工接力的办法,将珙桐树苗搬运过拥堵的地段,然后换乘其他车辆继续前行。短短100多公里的路程,工作人员一共换乘了3次汽车。

    12月15日凌晨,珙桐安全完好地运抵成都。

    贮存:半小时喷一次营养液

    12月19日,记者前往四川省林科院探访即将赴台的“和平天使”。

    “请问,即将赴台的珙桐是在这里保存吗?”

    “珙桐?什么是珙桐,不知道啊。”这是记者第一次探访得到的答案。

    后来,经过多方联系,在省林业厅的积极协调下,记者终于见到了30棵珙桐的美丽容颜。

    而曾经回答记者提问,“不知珙桐为何物”的几个工作人员正是这些天来,在成都24小时照顾珙桐树的技术人员——保密工作绝对一流。

    张发会就是这些技术人员之一,具体负责珙桐树的养护工作。他告诉记者,现在有6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照顾赠台珙桐,为了尽量减少珙桐与外界的接触,他们对外严格保密。

    因为是裸根保存,对珙桐树苗的日常养护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张发会等技术人员每隔半小时就会给树苗喷洒一次营养液。“为了便于树苗吸收,根部要用喷雾器喷洒,要保证每条细小的须根都能得到营养;树干和枝条则用水管喷洒水分,保持其湿度。”张发会说。

    “白天,要把珙桐树苗挪动到室外,使它们能吸收到充足的阳光;晚上,再挪回室内,防止树苗被冻伤。而且每一次挪动都必须保证绝对清洁,不能让珙桐接触任何土壤。”张发会说。为此,研究所还专门购买了价值几千元钱的塑料膜,每一次挪动树苗前首先将塑料膜铺在地上。

    飞行:海棉护身 纸箱护航

    12月22日,技术人员开始为珙桐树苗作赴台前的最后准备工作——装箱。

    技术人员首先将珙桐树根系在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3分钟,然后将浓度为10mg/kg的根生长刺激剂喷洒到根系上,再用湿润海棉包裹以保持珙桐根系湿度;然后再用裁剪好的湿润海棉条将树干缠绕,将树冠收拢,最后,套上塑料薄膜,放入提前预备的纸箱,并在纸箱与珙桐的结合部再垫上海棉。“待嫁新娘”的装扮最后宣告完成。

    “为什么是纸箱而不是木箱?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台湾检疫部门检疫,减少检疫时间,使珙桐到达台湾后能尽快栽植。”王鹏说。

    至此,所有的准备工作结束,只待12月23日运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大熊猫“团团”“圆圆”一起飞往台湾。

    宝岛:可选种植地点广泛

    在珙桐的这次宝岛之行中,大陆将不会派技术人员同机前往。

    “我们曾经跟台湾的技术人员进行过交流,他们有着丰富的种植各种植物的经验,对他们来讲,珙桐的培育不是技术难题。”王鹏说,“不过,我们也作了细致的准备,编写了珙桐培育的详细技术资料,包括对其适生环境的选择及栽植后的管护等资料,以及时提供给台湾的同行,供他们参考。”王鹏说。

    据了解,随着珙桐人工培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来只适合在海拔1200米~2500米生长的珙桐,现在已能适应低海拔地区的生长条件。

    根据台湾媒体报道,珙桐到达台湾后将“种植在700米到1600米的云雾带中”,在台湾可选择的种植地点“很广泛”,气温、土壤和湿度条件都能适应。

    “衷心祝愿北川珙桐在台湾能够生根发芽并根深叶茂,成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共抗灾难的活的纪念碑。”王久华说。(作者 焦玉海 杨平)

 
 
 相关链接
· 琼州海峡公路、铁路两用跨海大桥争取2012年开工
· 受冬季强风影响 琼州海峡全线停航
· 福建省气象局加强海峡气象服务 为三通提供保障
· 福建平潭海峡大桥加紧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