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常委会8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全面推进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方案》,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把垃圾处理设施作为重点工程抓紧建设好。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着力建立城乡统筹、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垃圾处理体系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总结推广奥运期间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保持首都永远干净整洁。
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垃圾处理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与标准的研究,积极推动垃圾再利用、资源化等方面先进技术的研究应用。要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发展。要创新体制机制,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垃圾处理和管理模式,总结推广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试点经验,减少垃圾排放量,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要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树立先进典型,对实现生活垃圾零废弃和垃圾分类达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要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市民主体作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纳入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使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自觉习惯。
会议强调,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要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立足建设首善之区的要求,以建设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垃圾处理系统为目标,优先安排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优先采用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和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优先推进垃圾源头减量,优先保障资金投入,为实现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记者 汤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