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水利建设60年巡礼--陇原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甘肃日报

    2009年春季以来,身处陇原的人们又听到了,这块土地张开干裂的嘴唇在呼唤:水!水!水!

    缺水,已成为十年九旱的陇原的标签。破解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因此成为一代又一代甘肃人的渴望与梦想。

    2009年7月中旬,大山深处连续旱了六年的靖远县若笠乡曹岘村,终于盼来了今年的头一场雨。

    这么旱的年份,70多岁的田德生老人也是头回见到。不过,他和村民再不用像前几年一样担心吃水了。拧开厨房水缸上方亮晃晃的水龙头,清凌凌的水喷涌而出,田德生老人满脸褶皱里全是笑意。

用上自来水的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香泉村东街社的群众高兴不已。记者 吕亚龙 摄

    正是“水”让若笠人过上了水灵灵的新生活,而依靠水利改变的,又岂止是一个若笠乡呢!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甘肃省水利事业突飞猛进,使整个陇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座座“长虹”凌空飞跃,一条条“巨龙”逶迤向前,一片片绿洲奇迹般诞生,一个个生命工程润泽山峁。黄土高原上,丰碑般地耸立起一座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丰碑如水,如山,如磐。

    甘肃水利事业,是陇原儿女力求改变恶劣的大自然条件这部艰辛的斗争史中最为辉煌的一页。甘肃水利事业,是伴随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在祖国西部写就的改造山河的壮丽诗篇和雄奇华章。

    兴农必先兴水——新中国的诞生,使在干涸历史中叹息的陇原大地开始圆水这一梦想

    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氢氧化合物——水,覆盖着地球70%的表面。然而,在这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里,真正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甘肃呢?

    数据表明,甘肃多年平均降水量277毫米,不到全国平均降水量的一半;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289.4亿立方米,人均1077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

    千里陇原除了一小部分河川地带水草丰饶外,旱魃为虐的严酷自然条件,使得大部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饱尝着饥饿和贫穷的滋味。

    史籍上,大旱,大蝗,大饥,井皆竭,禾稼枯槁。翻开甘肃省水利大事记,上启夏商周时期,直至公元1949年,这几个词是出现最为频繁的词语。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前,全省5045万亩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仅为470万亩,实际保灌面积不足200万亩。粮食平均亩产只有52公斤,全省粮食总产量仅为20.5亿公斤。干旱,在陇原大地上肆虐,广大人民群众只能在“老天爷”的喘息中勉强过活,社会动荡不安。

    严酷干旱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甘肃省农业生产严重受制于水。

    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贫穷面貌,新中国成立伊始,尽管甘肃省是一个贫困省份,但省委、省政府毅然作出了“兴农必先兴水”的决策。甘肃省水利事业也从此度过了漫漫寒冬,迎来了新的突飞猛进的春天。

    景泰县,是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虽说黄河水哗哗地从门前流过,可由于水低地高,景泰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水,却用不上水。“有河水不流,山是和尚头,十年九不收,风沙不断头”,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1969年,在经过周详的勘测规划之后,省上终于敲响了富有历史意义的重锤:建设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动乱之初。在那个艰难岁月里,一个最穷的省开始了一个水利建设史上的最大的项目。这是何等的魄力!

    一声号令下,万马齐奔腾。1971年9月30日,工程正式上马。

    那是一个令所有景泰人民激动不已的日子,那是一个被干旱束缚了千百年后终于解脱的日子。1974年5月,滔滔的黄河水终于通过泵站,经过管道,跨过渡槽,爬过山冈,穿过隧洞,流进了千年的荒滩——景泰川。

    如果说,景电一期是景泰人民的“翻身工程”,那么,景电二期就是景泰人民的“致富工程”。

    1994年,历尽十年艰辛岁月,景电二期工程基本建成。景电一、二期工程,以高扬程、流量大而被誉为“中华之最”。它不仅用甘甜的黄河水润泽了贫困落后的景泰、古浪两县的83万亩戈壁荒滩,而且还给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民勤县调去了水,送去了绿色。

    景电工程,为改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也为甘肃省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握河牵龙走山川——改革开放,使甘肃省水利事业奏响新乐章,旱塬变绿不再是遥远的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陇原大地,也给甘肃省水利事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再一次作出正确决策,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争取外援,引进外资,使甘肃省水利事业迈出更大步伐。

    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成功利用外资的一个典范。

    兰州以北60多公里的秦王川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可常年干旱缺水。

    为了实现秦王川人民祖祖辈辈的渴望与梦想,省委、省政府经过全面论证,1977年9月,引大工程开工的隆隆炮声从甘青交界的天祝县天堂寺响起。可是,由于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原因,引大工程曾两次上马,又两次下马。

    改革开放的深入,让引大入秦工程获得了新生。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实行国际招标,引进国外资金。

    1985年,总干渠最长的盘道岭隧洞,首先作为一个单项工程对外商承包,这在甘肃省水利史上开创了采用国际招标建设水利工程的先例。

    新中国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引大入秦不只以其浩大艰巨创造了中国引水史上的奇迹,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意义上,开创甘肃水利建设史上的新纪元。

    经过中外建设者18年的共同努力,1994年10月10日,号称西北的“都江堰”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全线通水。取“天堂之水”,对秦王川世代与干旱为伴的庄稼汉,不再是遥远的梦幻,而是举手可掬的现实了。长期关心这项工程建设的宋平同志为通水剪彩。他说:“引大工程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民办成如此功德无量的好事、实事、大事。”

    浩大的引大入秦工程,染绿了昔日干旱的平川和农田,随之而来的是五谷丰登的年月,几十万饱受干旱之苦的人民安居乐业。

    2007年,省委、省政府加快了引大入秦灌区综合开发建设步伐。一系列大小结合的调蓄工程,不仅使引大入秦工程解决了季节性供水这一最大的束缚,跨上了发挥综合效益的新台阶,秦王川也由此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

    让人喜悦的不仅如此。

    2006年11月22日12时,群山巍巍、洮河奔流的九甸峡沸腾了!礼炮轰鸣,峡谷震动。

    这是一个值得永载史册的时刻。甘肃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甘肃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宣告正式开工。

    引洮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短缺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贫穷和干旱是孪生兄弟。摆脱干旱就是摆脱贫穷。为了解除陇中人民之苦,半个多世纪以前,甘肃省就做起了引洮河水到中部地区的梦想,1958年,引洮工程开工建设。然而,因为受到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双重限制,工程大干3年之后,于1961年8月全线停工。

    引洮工程停止了,但甘肃中部人民对洮河水的期盼并没有停止。

    1992年,省委、省政府又一次启动了引洮工程的前期工作。

    引洮,这个几度强烈而又几度暗淡的梦想,再一次潜入了陇中人民的梦乡。

    2006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最终审议并通过了引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引洮工程包括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引洮供水工程,项目分两期实施。供水范围西至洮河、东至葫芦河,南至渭河、北至黄河,总受益面积为1.97万平方公里,涉及全省11个干旱县区,惠及298.53万人。

    2008年8月,九甸峡水利枢纽建成暨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宣告引洮工程建设初战告捷。截至2009年7月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工程已完成隧洞掘进及一次支护48.3公里。“引洮河清流、解陇中之渴”的夙愿将成为现实。

    与重点突破的大工程相呼应,在全省其他地区,各类水利工程也此起彼伏。

    历史将永远铭记,甘肃省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水利事业的伟绩。来自省委、省政府的历届领导对甘肃省水利建设正确决策,锲而不舍,一抓到底;来自全省人民勒紧裤带,咬紧牙关,以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以汗和血的凝结,写下了这可歌可泣的篇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张宝顺强调:加快实施兴水战略 统筹搞好水利建设
· 人大常委会将开展畜牧法执法检查和水利建设调研
· 黑龙江投400多亿大兴水利建设 完成现代水利转变
· 陈雷考察了解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