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安徽“合肥经济圈”活力迸发 经济提速令人瞩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06日   来源:安徽日报

    老合肥人不会忘记,60年前的合肥,只是一座5.2平方公里的县邑小城,城内人口五六万,基础设施几乎一片空白……而眼下的合肥今非昔比,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主要经济指标连年攀升,2008年在全省经济首位度提升到18.8%,成为安徽经济版图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棋子之一。近年来,它与周边六安、巢湖以及桐城市经济互动融合打造的“合肥经济圈”,渐渐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2009年8月21日,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合肥经济圈”概念命名更加明确。眼下,合肥经济圈大建设高潮正在兴起。

    经济提速令人瞩目

    悄悄地,合肥从一个不起眼的中部城市,一跃成为省会城市中经济增量耀眼的“明星”!

    自2005年上半年起,合肥这辆“经济列车”开始提速,此后4年,GDP增速一直保持在15%以上,“合肥速度”频繁被媒体及大众提起。2008年,该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四项指标增幅在26个省会城市中均位列第一;全年实现GDP1664.84亿元,GDP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2和4.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5位。 2009年上半年,合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5.2亿元,同比增长1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8.9和4.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和省内继续居“领头雁”位置。

    与此同时,挣脱周边一些城市经济圈如南京城市经济圈、杭州城市圈、中原城市圈的挤压,合肥自身实力不断壮大,区域影响力和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为此,三四年前省有关专家就相继提出建设“合(肥)六(安)巢(湖)经济圈”、“省会经济圈”等若干概念,省有关部门和合肥、六安、淮南、巢湖等市也为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和启动做出了各种努力。

    如今,合肥经济圈有了正式定性:它是指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等周边地区。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培育安徽核心增长极,对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安徽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经济圈建设重点要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城市、环境保护等四个一体化。由原先的“省会经济圈”到现在的“合肥经济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蕴含着省委、省政府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理念,寄寓着省委、省政府对合肥的殷切期望,为进一步加快合肥建设与发展创造了新的重大机遇。

    快速崛起时不我待

    人们欣喜地看到,打造合肥经济圈,已有良好的开端。一些专家表示,中部省份中,安徽与“两湖”的差距,就差在以省会为中心的经济圈或城市群。湖北有武汉经济圈、湖南有长株潭城市群,在中部争先进位与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过程中,安徽的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增长极作为支撑。时不我待,合肥经济圈的建设,正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

    合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合肥经济圈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地域优势,对外、对内交通便捷。近两年,经过努力,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圈内已基本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

    时下,合马路、合安路改造完成,合六路出入口改造及合六叶高速建成通车,合淮阜高速公路也全面建成,还有一批水陆空大项目正加紧建设。

    为尽早实现“同城”、“一体”目标,圈内各市主动加强对接,已形成了一定层次的产业分工,特别是在科技合作、农产品供应、劳务输出、机电、建材化工等产业发展上有了较强的联系。

    科学教育方面,经济圈核心城市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目前,经济圈信息一体化建设已启动,完成三市广电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前期调研工作。

    产业发展方面,合肥已初步形成以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主的现代加工制造业,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巢湖在建材及新型材料、医药及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及电工等方面也具有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六安市在冶金、机电、纺织、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

    同时,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在旅游产业的共同开发上,也已初具形态,在共建线路、联合促销、客源互动等方面的合作成效明显。

    圈内“一体”整体推进

    “今年以来,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步伐迈得更快了。 ”合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8月 《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接着合巢两市签署了《加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等,区内城市间的合作更加频繁主动。

    合淮同城化是圈内最早启动的具有实质内容的同城化规划。双方约定以“产业园区、工业走廊和新村镇建设”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合肥与淮南同城化发展,做到规划同筹、交通同建、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现、环境同保,逐步实现城市、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环保的一体化。目前同城化主目录下的一个重要子目录——合淮工业走廊正有序推进,建成后,重工业产业基地将成为圈内经济的重头戏之一。

    合肥、巢湖签署的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约定要加强重点领域的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合巢同城化进程。联手治理巢湖是两市同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巢湖管理机构即将成立,合肥、巢湖等市将联动协作,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保护、湖泊污染应急工程、节水减排建设等方面,联手申报、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引江济巢”工程将增加巢湖水体交换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巢湖水环境。合肥现已建成6座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能力超过60万吨,处理率超过70%,到2010年,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巢湖。

    面临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合肥市已经计划在10月份和经济圈内的兄弟城市碰头,加强与经济圈内城镇体系、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等一体化规划编制的衔接,在规划中体现经济圈的合作融合。

    一份厚厚的 《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近期若干重点事项分解表》,将庞大的一体化建设化为一块块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项目。记者看到,未来一年内,大的规划相继完成,一批道路、航道升级换代将启动,服务业与工业用水同价、跨区旅游合作机制等便民优惠措施将出台。

    合肥经济圈,乘着东风,加快发展,正成长为安徽的核心增长极、加速崛起新“引擎”!(记者 冯珉)

 
 
 相关链接
· 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座谈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