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陈雷:弘扬先进水文化 促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9日   来源:水利部网站

弘扬和发展先进水文化 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陈 雷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之根,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推动力。作为文化分支的水文化是在水利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在水利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交融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密切的今天,文化的影响力日渐凸现。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和水的关系,为解决我国依然严重的水问题寻求文化支撑,以先进水文化推进现代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水与文化的关系

    水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人类与水的关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水为载体的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水文化。

    (一)文化的本质。关于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出的文化定义被广泛引用。他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人的创造能力与自由本性的发挥,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为不同的文化模式,进而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来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本质、水与文化的关系,培育和发展先进的水文化。

    (二)水文化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以水为载体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书写着人类文明的生动历史。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当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关系,有了用水、治水、管水、赏水、亲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产生文化;而人类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表达对水的感悟和理解、认识和把握,以及涉水实践中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等。所以,水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不同民族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它产生于人民之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05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四届水论坛上,对水文化给出了这样的概括:“水文化是人民的文化”。

    (三)水文化的内涵。水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通过人类与水密不可分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主要由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构成:一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如被改造的、具有人文烙印的水利工程、水工技术、治水工具等;二是制度形态的文化,如以水为载体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社会关系及社会组织、法律法规等;三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如对水的认识、有关水的价值观念、与水有关的文化心理等。狭义的水文化应是人类水事活动的观念、心理、方式及其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包括与水有密切关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行为准则、政策法规、文学艺术等。水事观念和水事心理是水文化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它制约着人类在生存实践中与水相关的一切选择、一切愿望以及行为的方法和目标,从而调节和指导着人们具体的水事行为。水事活动方式是水事观念、心理认知的外在表现。

    二、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与水相伴、相争、相和的实践中,形成了本土水文化,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因子。水,作为自然资源,生命的依托,与人类的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结下了不解之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列子·汤问》),形象地展示了原始社会人类与水的关系。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没有尼罗河的存在,沙漠大陆非洲就不可能产生根植于“绿色走廊”之上的古埃及;没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浇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不可能成为苦苦寻觅安居乐业之地的苏美尔人的驻足之处;没有印度河、恒河的水利,次大陆就不可能产生发达的农耕文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与治水更是密切相关,特别是早期以治理黄河为中心的大规模治水活动,不但催化了中国国家的形成,而且对夏商至明清延续4000多年政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也蕴含着水的开发、治理与保护的成果。与此同时,不同的水土和气候环境,还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地域文化,如黄河(包括淮河、海河)流域的中州、三秦、齐鲁、燕赵文化,长江流域的巴蜀、荆楚、吴越文化等。

    (二)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催生了华夏民族,而且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水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宝库中,水文化是其中最具光辉的文化财富。都江堰、京杭运河、坎儿井等古代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工程。这些工程既造福人民又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智慧和创造,是水利先贤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给后人以深邃的文化智慧和思想启迪。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类对水的管理越来越全面,在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法律、制度和乡规民约。我国的水利法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例如春秋时期“无曲防”的条约,西汉的《水令》《均水约束》,唐代的《水部式》,宋朝的《农田水利约束》,金代的《河防令》,民国时期制定的近代第一部《水利法》等。在长期实践中,负责水管理的机构和水利职官的设立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例如都江堰独具特色的“堰工会议”,在水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水、管水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社会的政府管理体系,积淀为历史上的制度水文化和制度文明。治水活动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同时也创造了先进的治水理念:大禹疏导洪水的方法,成为后世治国的借鉴;西汉贾让治河三策中的“上策”,充分体现了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思想;潘季驯在长期治黄实践中总结出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体现了治黄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辩证法观念,对今天的黄河治理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治水活动中形成的大禹精神,如“身执耒锸,以为民先”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以民为本精神,“左准绳、右规矩”、“因水以为师”的面向现实、脚踏实地、求实负责精神,“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的发挥集体力量、同心协力、团结治水精神,都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

    (三)水文化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海泉等水体,不但给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之源,而且进入人类的精神观照和审美实践,启示、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瑰宝。在追寻世界的本原时,《管子·水地篇》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说的“万物的本原是水”可谓珠联璧合。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华民族通过长期治水等实践,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在道德修养和人格锤炼上,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祖先们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美德作为自己涉身处世的准则,像水一样,以宽广深厚的胸怀、高尚美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此外,诸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智慧,“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创新之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可贵品质等等,都是通过对水的认识而升华成为非常朴实的哲学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水为题材创造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戏曲、绘画摄影、科学著述,这些内涵丰富的精神产品,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水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对水的描写、歌咏,被视为永恒的题材,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在中国历代诗歌艺术中,水拥有了生生不息的审美生命力。水的各种各样特征,吸引着历代诗人的审美情怀,使水进入他们的诗歌艺术,不仅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水为智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智者亦开发了无穷的水文化宝藏,或引申为美学的意境,或上升为哲学的思考,或凝结为人文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水文化的源流才川流不息、百川汇海、源远流长,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并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三、水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治水文明成就了传统中华水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当代中华儿女在波澜壮阔的治水实践中,正在谱写着水文化崭新的篇章。

    (一)从物质形态的水文化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建成了8.63万座水库、28.7万公里堤防以及众多的灌区工程,长江中下游干堤修完修好,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治淮、治太骨干工程基本完成,三峡、小浪底、临淮岗等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大量水资源配置工程先后建成,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完善。紧密围绕水利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转化,在防汛抗旱减灾、大江大河综合治理、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农村水利、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水利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一些水利工程在为社会提供水资源、水电以及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时,造就了一大批风光各异的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在水利建设中赋予了新的内容。

    (二)从制度形态的水文化来看。以水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法规相继出台,逐步建立了以水法为核心的水法律法规体系,各类水事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水利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依法治水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水利投资体制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新格局。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确立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取水许可、水权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七大流域管理机构初步建立了流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用水定额,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方面,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建立健全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水利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监管机制。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方面,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在水价形成机制方面,终端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丰枯季节水价、“两部制水价”等制度逐步建立并得到推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在农村水利方面,着力推行以“五小”工程(小水库、小塘坝、小机电井、小抽水站、小拦河坝等)为重点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规划为依托、以财政资金为主导、农民广泛参与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可以说,水的制度文明已成为现代社会法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从精神形态的水文化来看。丰富的水利实践推进了治水思路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推动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进程:防洪工作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水土保持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转变,水利建设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水行政管理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手段转变。对水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哲学思考,水利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丰富了新时期水文化内涵,产生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和观念,例如“河流辩证法”思想、“水灾害双重属性”理论、“河流伦理”、水权与水市场理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理论等,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广大水利职工在治水实践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时代精神,例如“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98抗洪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已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水文化在当代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水文化遗产,我们整理、发掘、保护的力度还不够,由于缺乏有效保护,一些水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消亡;目前水文化研究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对水的文化属性重视不够,对水工程的文化承载力认识不足。我国水问题十分复杂,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许多问题涉及制度、传统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次原因,从文化角度审视和解决水问题尚未成为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水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和社会意义,把握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是了解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性、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必由之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不仅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从文化角度审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目标和行动、政策和方略,正确认识水的文化功能,注重水文化建设,全面发挥水文化的作用。

    四、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事业

    水文化建设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水利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力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发展方向上,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水利实践、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先进水文化。在发展目的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向全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并不断提升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切实加强传统水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积极培育水利行业的文明风尚,着力提高广大水利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发展战略上,要提升水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全社会水知识的普及、水意识的增强和水观念的转变,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动力上,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借鉴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传播手段的创新,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符合水利事业发展规律的水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在发展力量上,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广大水利职工在水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水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新时期治水方略。我国数千年来治水理念创新发展的过程也是水文化不断繁荣进步的过程。当前加强水文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发展。要借助水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水利工作方针以及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让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民生水利的丰富内涵、时代特点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水利发展的科学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要通过水文化建设,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启迪思维,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水利发展与改革的阶段性特征。要善于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审视水利实践,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善于从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审视水利实践,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摆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水文化活动,把治水实践中的新认识、新做法、新精神提炼升华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认知,促进社会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认知和支持,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二)着力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多年来的治水实践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存在的严重水资源问题,既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水的开发利用行为不当的结果,也是水文化缺失的重要表现。恩格斯曾经说过:当人们欢呼征服自然胜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在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善于从文化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转变水事观念,实现人水和谐。要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水资源意识、水生态意识、水危机意识、爱水惜水节水意识,引导人们逐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和价值体系,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要引导人们树立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理念,营造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的文化氛围,使河流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建设先进水文化,突破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冲破制约和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完善有利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努力丰富和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时代赋予水利新的使命、新的内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工程、水环境在满足除害兴利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其文化功能和愉悦身心的作用。然而长时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局限于工程的结构设计和传统功能的发挥,较少考虑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多样化的要求。在生态环保意识、文化景观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力加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需要持续提升的时代,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水、河流、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和文化的承载能力,实现水、水工程与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的有机结合, 疏浚河道,改善水质,活化水体,建设水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使一条条清新亮丽的河道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一座座独具匠心的水工程成为人们寻古访今的好场所,一处处显现文化品位的水景观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把文化的元素渗透到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展现现代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彰显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这是发展现代水利、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的必然要求。

    (四)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一个人只有树立奋发向上的精神,才能做出优异的成绩;一个团体只有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才能干出经天纬地的事业;一个行业只有保持生生不息的精神,才能走上繁荣发展之路。多年来,水利发展实践铸就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它既始终保持着反映水利行业特征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取向,又要求逐步提升能切合时代脉搏的新的价值内涵,它是水文化精神形态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水利行业精神,不断增强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价值判断力、思想凝聚力和改革攻坚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要建立健全水利职业道德体系,使水利行业精神成为广大职工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要大力宣传水利系统的先进模范人物,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宣传先进典型,就是要提倡一种导向、一种追求、一种境界,鼓舞和激励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献身水利,勤奋工作,创新求实,无私奉献,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为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五)积极培育水利行业的文明风尚。随着水利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利行业的文明风尚和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影响水利事业和谐发展的某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并不断产生新的课题和挑战。因此,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大力培育文明风尚,进一步提高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集中智慧,统一步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大力加强文明和谐机关创建,建设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健康向上的文明和谐机关。要推动学习型单位建设,培育广大职工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引导广大职工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要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干部职工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新形式,不断创造社会广泛接受的文化新方法。

    (六)切实加强传统水利遗产的发掘和保护。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史积累了丰富的水利遗产,它们是我们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实证,是水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今天我们发展现代水利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要深入挖掘和整理水利遗产中的科学内核,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先进思想、辩证思维、科学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念等,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水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将其转化为服务于当代水利建设的文化资源。要组织开展水利遗产普查,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水利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研究制订物质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和申报程序,分期分批确定水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水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最终建成一个全国性的水文化遗产数据库。要高度重视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古代水利工程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继承和发展古代水利科学与传统河工技术,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充分发挥水利系统水文化遗产研究的优势,在最近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和大运河的保护中积极发挥支撑作用。要加大对水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特别要着力抓好中国水利史的研究和江河水利志(史)、《中国河湖大典》等文献的编纂工作,以充分发挥其传承水文化和纪实、存史、资治、教化等方面的功能。

    五、建设先进水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符合水利事业发展规律的水文化建设机制,促进水文化的繁荣和进步,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水文化建设与水利发展的关系。水利事业发展与水文化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古至今,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和各种水利事业中都必然要创造与其相适应的水文化。水文化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治水活动的准则,从而促进人类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事活动的重新认识,形成新型的人水关系,推动水利实践的深入和发展。现代水利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利实践活动,是水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和活水源泉。我们既不能脱离水利实践片面地建设水文化,也要避免就工程建工程、忽视水文化发展的倾向。要在水利发展中实现水文化进步,满足当代水利人对水文化的基本需求,展现我国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水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水利建设的需要。同时先进的水文化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导向作用,在治水活动中,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团结协作、科学文化素养、经营管理水平等,不仅是创造、发展和繁荣水文化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水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水文化促进治水实践的反哺作用,以其向心力、凝聚力、导向力、创造力,引领和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

    (二)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水文化研究与建设虽然已有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但与水利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滞后。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水文化建设在水利发展与改革中的保障性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水文化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水文化建设应从以民间社团和个体自发研究推动为主,转变为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紧密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要切实加强对水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水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水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水文化建设纳入水利事业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不断加强和推动水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工作上及时指导,政策上大力支持,投入上切实保证。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全国性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组织网、智囊团、人才库。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水利职工在水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参与水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文化生产力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面。

    (三)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生命力所在。关于在文化建设中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曾作过精辟论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人与水的关系,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中华民族的水文化博大精深,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研究和关注水文化,可以使人们在实践中汲取历史营养,有所传承,有所启迪,有所借鉴,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当然,水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领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因此,水文化建设既要积极从中国传统水文化中取其精华,从世界各民族优秀水文化中借鉴经验,又要立足于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的伟大实践,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中汲取新鲜养分,使水文化建设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与时代进步同行,与水利发展同步。

    (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先导与源泉。水利实践既为推动水文化研究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开展水文化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水文化研究的成果反过来又对水利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在水利实践中得到具体运用。因此,既要注重历史水文化的研究,又要注重当代水文化的研究;既要注重广义的水文化研究,又要注重狭义的水文化研究;既要注重水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要注重水文化研究成果在水利实践中的推广运用,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把服务于水利发展与改革作为水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行条件下,水文化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影响水利发展的非物质性因素,包括治水的理念、思想、制度、价值观等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从而为社会转型期水利理论、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提供文化依托和保证。要立足于当代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紧紧围绕水利发展与改革的趋势和存在问题,深入研究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与水的关系,为人水和谐提供理论支撑;深入研究民生水利的内涵实质,为推进民生水利提供理论支撑;深入研究水环境与水景观、水工程与水文化的关系,为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品位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水利制度和水利行业精神,为完善水利制度,推进水利行业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五)传播普及与繁荣提高的关系。没有传播就难以普及,没有普及就难以繁荣,没有繁荣就难以提高。客观来讲,当前水文化研究还局限在比较狭小的圈子里,社会公众对水文化知之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手抓传播普及,一手抓繁荣提高,大力拓展水文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逐步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水文化传播普及体系,让水文化走向社会,让人们了解水文化,了解水文化传播的理念,理解并支持水文化倡导的价值选择和政策导向,增进全社会对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共识,凝聚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力量。要加强水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图书音像以及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力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水利设施以及各种以水为主题的博(展)览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涉水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水文化研究会、各类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鼓励创作更多高品位、高质量、丰富多彩的优秀水文化作品,探索水理论,倡导水理念,认识水价值,发扬水精神,树立水形象,引导水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使先进的水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课堂,进农村,逐步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杂志、水利部网站、中国水利网站等各级各类水利行业媒体,要更加自觉地承担传播先进水文化的职责,加强策划,突出创意,形成热点,引起关注,激起共鸣,帮助人们提高对水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促进全社会水意识的强化。尤其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水文化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按照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方针,不断提高运用网络的能力,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水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广大水利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我们必须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效的方式、更加得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水文化建设,为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保障!

 
 
 相关链接
· 陈雷: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 促进人与湖泊和谐发展
· 陈雷调研陕西水利工作: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 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安塞县水利对口帮扶工作情况
· 郭庚茂陈雷出席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 陈雷与王珉、韩长赋就加快吉林水利发展交换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