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郑国光:科学应对全球变暖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1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郑国光
(原载《求是》杂志2009年第23期)

    我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增强农业抗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应当成为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全球气候变暖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显著的影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全球极端气象灾害比50年代高出5倍以上。未来全球极端气象灾害可能出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威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球和我国农业生产都将出现大幅波动,粮食供给的不稳定性会增大。

    研究表明,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将减少10%。高温条件下作物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减少,可能会抵消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气温每升高1℃,我国水稻生育期将平均缩短7—8天,冬小麦生育期将平均缩短17天。由于生育期缩短,减少了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质量也会下降。在现有的种植制度、种植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潜力可能会下降5%—10%,其中灌溉和雨养春小麦的产量将分别减少17.7%和31.4%;2071年—2100年,我国冬小麦生产潜力将下降10%—30%,水稻生产潜力将下降10%—20%,玉米生产潜力将下降5%—10%。

    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亏缺、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波动性加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都呈加剧趋势。若多种灾害同时发生或连片发生,将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严重降低、减产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同时,气候变化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机质和氮的流失量,加速了土壤退化和侵蚀,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气温升高,还将导致干旱地区降水量减少,土壤风蚀严重,沿海地区土壤蒸发量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范围持续性干旱成为农业生产的最严重威胁。我国每年因旱灾平均损失粮食300亿公斤,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逐年增加。按年代平均,20世纪50—90年代,我国农作物旱灾面积依次为531.7、800.4、853.9、1129.4、1384.2万公顷。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已经持续30多年的华北地区干旱问题在未来10多年内仍不会有缓解迹象。同时,南方雨量丰沛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也日益凸现。2006年,重庆市和四川省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伏旱;2007年,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夏旱或秋旱,均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多、增强,旱灾危害的程度、范围呈加重、扩大态势。因此,在重点关注北方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的同时,应高度关注南方季节性与持续性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也会给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有利因素。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将有所改善,喜温作物界限北移,进一步带动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在我国东北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增暖明显,水稻种植面积得以北扩,以前是水稻种植禁区的伊春、黑河,如今也可以种植水稻。由于年平均气温升高,特别是农作物生长期气候条件发生变化,200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980年的7倍,全省玉米主产区南移,麦豆产区北移,使得近15年来该省粮食增产10%—13%。热量条件的改善同时使低温冷害有所减轻,晚熟作物品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吉林省的玉米成熟期较以前延长了7—10天,高产晚熟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作物适宜生长的日期提前、停止生长的日期延后,农业生产潜在的生长季节有所延长,导致我国现行的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发生改变,复种指数提高。据估计,在温度上升1.4℃、降水增加4.2%的条件下,我国农作物每年一熟的种植面积由当前的62.3%下降为39.2%;每年两熟的种植面积由24.2%增加到24.9%;每年三熟的种植面积由当前的13.5%上升到35.9%。但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土壤水分的蒸散量加大,一些作物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将减少,这种热量资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可能会由于水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为提高对热量资源增加量的利用,短期内对水资源的恶性透支,也会对国家粮食的长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总体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以我国现有的生产水平和保障条件,到21世纪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年产量最多可下降37%。气候变化和极端气象灾害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然波动,将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不利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气候变化也将使世界粮食总产下降、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增大。预计到2050年,在极端异常年份,南亚谷物产量可能减少30%。世界粮食储备水平大幅下降,将加大我国粮食进口的难度,依靠进口来弥补我国粮食产量不足的形势不容乐观。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通过影响粮食生产大国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粮食产量变化,进一步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化。

    二、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化解农业生产面临的气候风险

    全球气候变暖是客观事实,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的要求更为现实、更加迫切。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生产过程,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的脆弱性最大,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最高,压力也最大。因此,应当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把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

    科学规划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农业生产格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缓解极端气象灾害和不利气候条件对粮食增产、稳产的不利影响,重点加强主要粮食作物和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加大农业抗御干旱、洪涝、冻害、热害等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工程标准。从保障农业持续增产和粮食长期安全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优化配置粮食生产资源。深入分析未来光、温、水资源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开展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和利用途径研究,加快更新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对现有农业结构和品种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尽快适应新的资源环境,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依靠自己力量保障粮食安全。由于气候变化导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的影响具有全球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市场可交易量、库存量在不同年份会有更大波动,加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歧,粮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趋势难以根本扭转,加大了粮食需求压力,全球粮食贸易可用于我国进口的总量微乎其微。因此,我国粮食安全不能依赖国际市场,只能立足于自身。当前,要更加严格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质燃料的政策。国家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各项政策措施应当长期坚持并认真落实,夯实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适时加大粮食储备,防患于未然。在正常年份,即便遇到一些极端气象灾害,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波动幅度也能控制在10%—20%之间。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发生时间、空间、强度及其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主要粮食产区极有可能同时发生具有较大影响的极端气象灾害,发生连片、连年、高强度的干旱、暴雨、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幅度甚至会扩大至30%—50%。如果这些极端气象灾害在5年之内连续出现两次以上(如两年或3年连续大旱),将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这种全国性极端自然灾害事件在1928—1930年、1959—1961年就曾出现过,其中1928—1930年正处于我国近百年来第一个明显增暖期(20世纪20—40年代)。因此,必须立足于预防大灾、巨灾和持续性灾害,克服丰年麻痹放松、歉年紧张过度的思想,在提高我国粮食国家储备水平的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粮食生产形势,科学调整粮食收购政策和储备决策,以备不时之需。

    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着力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御技术研究,加强长期天气预报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调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测和防治。加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气候背景的关系研究,加强气候变暖对病虫害发生、流行趋势的影响研究,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气象指标体系,重点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大发生年份的气象预测预报服务。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等抗逆品种,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受季风气候影响,北方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800毫米,华北地区则更少,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使许多水库往往无水可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或者是过度依赖超采地下水。在一些极度缺水地区,农业用水居然占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河北省白洋淀流域地处半干旱气候区的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总量只有116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5.3%左右,属于极端缺水地区。2006年,白洋淀流域用水总量达到32.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26.9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95亿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1.26亿立方米,分别占水资源总量的83.8%、12.3%和3.9%。根据目前的用水结构分析,降低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最大潜力在农业。因此,调整种植结构、改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应对农业生产长期气候风险的当务之急。在干旱和半干旱以及干旱化趋势明显的地区,必须采取选育抗旱作物品种、秸秆覆盖抑制蒸发、少耕免耕深翻改土、化学节水等措施,努力降低农业生产和全社会的用水量。 

 
 
 相关链接
· 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会见来访的香港天文台长李本滢
· 郑国光:全力以赴做好气候变化大会科技支撑工作
· 郑国光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 郑国光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气象部门党的建设
· 郑国光在京会见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郭启俊一行
· 郑国光出席GEO会议 中国宣布承办2010年部长峰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