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提质重效调结构 湖南放眼未来扎实推进转型升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3日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湖南省2009年经济指标令人鼓舞,一系列重大事件引人瞩目。无论是飘红的数据,还是微观的经济现象,都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寒冬”里,湖南经济不仅迅速回暖,经济发展的底色也进一步转“绿”。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经济发展内生活力不断奔涌。

    危机倒逼  路径选择彰显“科学”发展理念

    国际金融危机的 “寒风”刚一袭击三湘,便给了湖南省部分传统产业当头一棒。

    钢铁告急!有色金属行业告急!化工行业告急!

    作为湖南省重要支柱产业,钢铁、有色、化工等重化工业,在这次危机中遭受重创。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钢材价格一度回落到1994年的水平;有色金属行业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达三分之二;占了湖南工业企业总户数比重99%的中小企业,普遍出现资金链紧张、生产经营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危机之初,湖南省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以来湖南省坚持的“一化三基”战略和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已经让一些产业初尝甜头。在这场“大考”面前,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现代物流、轻工、食品等“两型”特征明显的产业,表现可圈可点,在经济最低迷的一季度,信息产业中的48所、科力远、时代电子等企业销售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实现了逆势上扬。以“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为方阵的文化产业业绩骄人。

    两相对比,优劣昭然。全省上下更加清醒地看到了一个事实: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破坏生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对湖南省经济发展路径的重新审视,更加坚定了省委省政府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心。这一场危机,对于传统发展模式是“危”,但这恰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次绝好机遇,是科学发展之“机”。

    扬长补短  调整转型着眼长远谋划未来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经济形势,邀请企业家、学者出谋划策。瞄准湖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扬长补短,一系列体现 “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意图的调整新政迅速“亮剑”。

    突出集聚做“大”,提高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2009年5月,《关于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四千工程”正式启动。70%的省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以及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投向“四千工程”企业和项目,规划中的大部分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和千亿园区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机械、医药、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实现产值增速均在25%以上,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中流砥柱。

    转型升级,调“轻”做 “新”。4月份的省委常委扩大会上,“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政策措施之一。2000多亿元技改资金,相继投入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支持其加快技术攻关,转型升级;国际顶尖技术的引进,更多高科技元素的注入,让“傻、大、笨、粗”的重化工业变“轻”变“活”。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阵地。基金规模达200亿元的湘江产业投资基金在2009年正式启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等被作为重点加以培育。11月在长沙动工的国内首个宽钛带卷项目(高性能钛板带),改变我国钛带卷依赖进口的格局,实现了钛材冶炼加工“三级跳”。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向“好”。 104个重点节能项目、184个重点减排项目一一落实,“两型社会”建设大干快上。2009年6月30日,湖南省新生水泥厂17.6万吨立窑生产线停止生产,坪塘产业退出“第一炮”打响。年内,该镇有6家水泥厂和2家大型化工厂被淘汰出局。节能减排的“大手笔”还在各个领域相继展开:湘江流域关停564家企业;全省660家造纸企业减少到207家。

    拉长产业链同样是结构调整的题中之义。在经济发展的“冷周期”里,湖南省企业投资趋热,向上控制资源,向下发展精深加工。有色行业加速宝山铜业资源整合,打造采选冶“一条龙”的铜加工和深加工产业链。华菱集团收购澳大利亚FMG16.48%股份,获得每年1000万吨优质铁矿石的稳定供应。同时,加速与阿赛乐·米塔尔的技术合作进程,汽车板、电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相继投产,进一步加速钢铁产品升级换代。

    发展现代服务业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省政府在政策、平台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全省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商贸流通和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2009年前9个月,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

    蓄势待发 经济发展健步迈向“新增长时代”

    在转型道路上疾行勇进,湖南赢得了经济率先复苏的机会。三湘大地,处处涌动着生机和活力。

    随着产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湖南省经济步入新的发展境界。

    夯实产业基础,新型工业成“弯道超车”的主力军。前11个月,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四成,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作为首个千亿产业,装备制造业仍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脊梁”更为坚实。总投资1亿欧元的三一集团德国工业园正式奠基,是我国在欧洲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效益显现,CIFA泵车欧洲市场占有率由17%提升到25%,并在欧洲工程机械行业率先实现盈利,让世界同行瞩目。湖南省工程机械主打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宏愿,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告别路径依赖,经济与生态互促共赢、协调发展。前三个季度,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4.1%,“十一五”全省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的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实现。作为全省有名的老工业区,清水塘地区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下降15%,废气排放总量下降58%。

    新的经济竞赛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汽车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在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曾经无足轻重的湖南,成了汽车巨头的投资洼地。比亚迪宣布收购美的三湘客车的全部股权,新建一个年产4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在湘潭,吉利汽车从一个普通生产基地发展到吉利集团重要的整车基地;尤其是广汽集团菲亚特总部落户湖南,成为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后首个跨区域联合重组项目,将带动相关汽车产业进入湖南,对产业结构的重要调整以及湖南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功能趋向多样化。农产品加工“短腿”拉长,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两成,成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凭着家门口的鱼塘,屋后的果林、菜园,农民洗脚上岸,收入近40亿元的休闲农业风生水起, “湖南样板”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立足新的坐标,对照新的愿景,湖南经济满怀信心,开始新的征程……

 
 
 相关链接
· 湖南劳动部门组织开展两节期间保障工资支付工作
· 湖南2010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不再约束考核GDP
· 湖南09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27.4%
· 质检总局:湖南长丰汽车公司召回部分猎豹汽车
· 湖南欲试点低碳经济助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 2009湖南金融博览会在长沙市隆重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