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聂振邦: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粮食局网站

    二、统一认识,正确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继续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粮食流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坚决贯彻中央对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五个更加注重”,紧紧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个主题,紧密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深入分析新形势,正确把握工作重点。

    (一)根据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粮食工作的部署,正确把握粮食流通工作的重点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保护和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国家粮食库存充裕,保证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震荡,国内农业和粮食生产基础仍不稳固,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资源性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都将形成价格上涨压力,粮食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考虑到通货膨胀预期和国际粮油市场价格等因素,单纯依靠提高粮食价格带动农民增收的空间缩小,促进种粮农民增收和粮食稳产增产的难度加大。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粮食流通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种粮农民增收;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维护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强化粮食安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根据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和价格形势变化,正确把握粮食宏观调控的重点

    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供需发生深刻变化,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从国际市场看,经过2007~2008年大幅波动后,全球粮食价格回落,呈现震荡整理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9/10年度世界谷物产量22.38亿吨,消费22.28亿吨,库存5.10亿吨,库存消费比22.88%,为2003年以来次高水平。但由于经济衰退、气候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大;受人口增加、生物燃料发展等因素影响,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加上金融投机行为对粮食市场影响加大,粮价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世界粮食形势不容乐观。从国内形势看,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分品种看,小麦、玉米产需平衡有余较多,稻谷总量平衡有余但粳稻供求趋紧,大豆产需缺口较大,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国家掌握的粮食库存充裕,油脂油料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调控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但商品周转库存有所下降,“北粮南运”格局日益突出,畅通粮食流通渠道和加强产销衔接的任务繁重,粮食库存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农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临较大压力。粮食宏观调控要立足于促进粮食供求总量、品种结构、区域布局基本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重点是完善储备体系,充实销区和薄弱地区粮食库存,增强调控市场能力;安排落实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和销售,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统筹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和进出口,综合运用储备调节、进出口、产销衔接等措施,稳定粮油产品价格,避免市场大幅波动。

    (三)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正确把握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经营管理状况不断好转,连续3年实现盈利。但是,目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依然滞后,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具有竞争实力企业不多,尤其是部分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方式粗放,自主经营困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不牢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要立足于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发挥主渠道作用,重点是推进基层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兼并重组,优化产权结构,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积极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进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活力;指导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继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扩大减亏增盈成果。

    (四)根据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正确把握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粮食流通工作实际需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粮油仓储设施的有效仓容和功能不能满足需要,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基层网点设施年久失修,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亿斤仓容亟需维修改造;粮食物流体系和市场体系发展在地区间不平衡,粮油加工产能过剩,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推动粮油加工业升级的要求愈显迫切;粮食产业化组织程度低,龙头企业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需要增强;加强行业管理、指导推进产业发展的手段和资源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要立足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科学发展,重点是落实好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切实加强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粮食安全储存水平和流通效率;推动粮油加工业升级改造和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加工产品综合利用率;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经济发展。

    (五)根据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结果,正确把握粮食流通监管工作的重点

    在充分肯定粮食仓储管理、库存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这次清仓查库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目前,个别企业政策执行不到位,对库存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粮食安全储存、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粮食库存增加,政策性粮食的比重增大,粮食监管机构、队伍建设与新形势下的粮食流通监管任务还不适应;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不完善,原粮卫生监管难度加大,监测预警工作亟待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工作要立足于保障各项粮食流通政策和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重点是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健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粮食仓储管理、库存和质量监管,加强对粮食流通政策和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和质量安全。

    三、开拓进取,扎实做好2010年粮食流通各项工作

    新的一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服务“三农”,促农增收,深化改革,完善储备体系和手段,发展和壮大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各项工作。2010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要求,按照“发展产业壮实力、加强调控保安全”的基本思路,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流通产业、推进依法管粮、加强行业建设为着力点,实现抓好收购、促农增收、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统筹发展、保障安全的目标,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特有优势,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切实抓好粮食收购。2010年白小麦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斤0.90元和0.86元,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粳稻主产区要通过储备粮轮换及时充实粳稻储备,南方销区要利用运费补贴等优惠政策组织企业积极到产区采购。国有粮食企业要积极入市收购,力争多掌握稻谷粮源,以备调控、稳定市场和保证供应的需要。要切实抓好玉米、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工作,继续落实和完善对加工企业托市收购的补贴政策。要深入研究分析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各地粮食部门和托市收购主体要提前做好收购准备工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粮食收购任务,切实把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落到实处,防止收购不畅导致“谷贱伤农”。

    二是提高服务水平方便农民售粮。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粮系统、粮食收购企业和其他托市收购政策执行主体要做好政策宣传,接受农民咨询,提供信息服务,增设收购网点,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售粮。特别是在售粮高峰期间,要尽量缩短农民排队等候时间,努力做到随到随卖,为农民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要严格执行质价政策,坚持优质优价,不得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也不得抬级抬价损害国家利益,让农民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三是认真搞好粮油市场调控。各级粮食部门和调控执行主体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上来,服从和服务于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的大局。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销售,把握竞价销售节奏和力度,满足市场需要,稳定市场价格。做好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工作,充实薄弱地区库存。各地要高度重视政策性粮食出库等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销售和出库工作顺利进行。继续按照“做强企业,深度合作,扩大规模,共同发展”的思路,引导和支持沿海、西南、西北地区的粮食销区与主产区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粮食总量、品种结构和区域供求基本平衡。落实好国家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的要求,防止大豆、油料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粮油市场调控和监管,精心组织货源,切实保障供给,稳定粮油市场价格,保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

    四是进一步加强储备粮管理。切实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和监督,完善轮换机制,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适时增加稻谷特别是粳稻的储备数量,对今年新增的稻谷储备规模,要利用当前收购旺季的有利时机抓紧落实到位。继续推进中央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使轮换与宏观调控要求相适应。完善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制度,加强对资格企业的管理,为中央储备粮的存储安全创造条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理顺国债投资建设粮库产权和管理关系的后续工作。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和规范管理,充实粮油储备规模和应急成品粮油储备,未完成计划的省份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抓紧落实到位。

    五是不断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和统计、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体系,细化和完善粮油储备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体系。继续完善军粮供应管理制度,推进应急保障机制和设施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保证任何情况下的军粮供应。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和加工业统计工作,组织好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和油料供需平衡调查,加强粮食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做好粮食市场监测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

    (二)充分利用清仓查库成果,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

    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在基本原则、组织方式、操作方法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发现了各地库存管理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也找出了问题和不足。要以这次清仓查库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工作成果,抓紧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管粮、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库存检查力度,推动粮食库存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完善和落实粮食库存“在地检查”原则,探索建立与粮食事权相适应的库存监管机制。坚持例行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提前通知与突击暗访相结合,账务检查和实物检查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规范工作程序,注重检查效果。经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导监管粮食工作,做好举报和投诉受理工作,及时向社会发布粮食工作信息,增强粮食库存监管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细化仓储管理制度,完善监管机制,督促企业严格内部管理,加强日常管理,逐步实现粮食仓储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

    (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切实落实中央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努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切实维护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各地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要求,稳定、加强和充实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各项行政管理职责。

    二是研究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摸清各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成本、农民收益等情况,是研究制定粮食价格政策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落实调查人员和工作经费,合理选择调查对象,加强分析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建立粮食成本利润调查长效机制。

    三是大力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推进战略性调整,支持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购销网络,做大做强。支持大型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依据有关规定,以资产为纽带,兼并重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增强购销服务功能和市场竞争力。对规模小、资产质量差、没有区位优势、在粮食流通中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又不能被兼并重组的企业实行租赁或拍卖。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经营,发挥其发展经济、搞活流通、增加就业的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盈利能力,以及通过贷款重组、呆账核销等有效办法,处理好经营性挂账。建立和完善国有粮食企业联系点制度、经营管理信息通报制度和对重点企业的经营分析制度,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盘活资产存量,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协调落实粮食收购资金等有关政策,支持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创新经营方式,摆脱经营困境。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中的资金缺口,落实好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政策,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实力

    一是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好1500万吨储备仓容和175万吨储备油罐建设任务,按照有关要求做好项目建设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落实好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如期建成。加快仓房维修改造和技术更新,改善粮食安全储存条件。各地要吸取贵州“10•17”重大安全事故教训,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大仓房维修改造力度。加快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大型物流节点,推广散粮运输,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继续落实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完善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规范粮食交易行为,促进粮食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落实配套资金,加快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二是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技术引进、技术升级改造和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所需资金给予专项补助或贷款贴息,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依托粮食产业化发展企业集群,建设粮食物流和产业园区,提升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惠及广大城乡居民。抓好示范企业建设,培育知名品牌,引导和带动全行业共同发展。

    三是推动粮食加工业发展、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落实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整粮食加工业产业结构,防止盲目建设,引导粮油加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完善《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一批粮油加工技术改造升级项目。继续加强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宏观调控信息、绿色储粮、减少储备损失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实施,引领行业科技进步。

    四是切实抓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14个省区务必按照承诺和有关要求,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按期完成2009年度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继续加大对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安排中央补助投资。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强化项目管理,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真正使农民受益。

    (五)加强粮食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管粮

    一是认真完成《粮食法(草案)》研究起草工作。《粮食法(草案)》的研究起草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立法宗旨,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提高立法质量。各地要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完成好这项任务。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两部条例,进一步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粮食行政复议、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和对资格企业的检查工作。

    二是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标准质量工作。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强粮食监督检查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尤其要重视加强市、县级监督检查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工作经费。推进粮食库存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粮食库存管理和监督检查责任制,落实粮食质量安全地方责任。组织开展面向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中央和地方储备油库存专项检查,加强对最低收购价、临时存储等粮食库存例行检查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的监督检查,以及收购资格、代储资格、质量安全等专项检查,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继续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调查、抽查与监测,加大库存粮食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严防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三是推进粮食仓储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完善粮油仓储制度体系,健全新型粮油仓储管理机制,做好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及其配套制度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深刻汲取2009年发生的几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规范企业管理行为,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加强职工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六)总结粮食行业发展经验,认真研究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粮食行业发展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国家关于编制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地区各行业专项规划的要求,围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产业发展、质量安全等方面,深入研究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抓紧编制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制修订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建设、粮油加工业、科技发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明确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研究提出重点政策措施,推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这项工作已经启动,各地要积极配合,上下联动,加强对建设项目和政策措施的研究论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切实起到指导和推动粮食行业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部门互动和沟通衔接,及早研究制定本地区发展规划,并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七)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强粮食行业自身建设

    落实中央部署,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以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粮食系统党建工作,通过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保障粮食流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强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继续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推进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举办第二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表彰活动。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粮食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粮食部门政府网和中国粮食经济杂志、粮油市场报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新闻宣传。进一步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粮食贸促会、粮油学会、粮经学会等社团组织作用,继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认真开展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服务粮食流通中心工作。

    同志们,做好今年粮食流通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粮食流通各项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回良玉就国际社会共同维护粮食安全提出四点建议
· 聂振邦:完善首都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确保粮油供应
· 粮食局召开粮食周期性波动与粮食安全研究评审会
· 东盟与中日韩发表粮食安全与生物能源开发合作声明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