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吉林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让"菜篮子"四季丰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05日   来源:吉林日报

    由于去冬今春气温低、降雪多,长春市的菜价一直居高不下,这不禁让家境一般的王大娘觉得有点“吃紧”,也让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啥时百姓在冬天能吃上地产低价菜呢?”

    的确,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影响,吉林省冬天的蔬菜供应一直“受制于人”:据统计,全省每年大约要从山东、辽宁等地调入蔬菜18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吃南方菜65公斤,除夏季外蔬菜消费的70%左右都靠外省调入。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直接造成了蔬菜价格的被动局面。据2008年4月市场调查,山东省1公斤西红柿平均支出为1.7元,而吉林省平均支出为2.5元,高出山东省47%,青椒高出18%,芹菜高出20%,尖椒高出54%。即使与临近的辽宁省相比,吉林省蔬菜平均消费支出也高出15%左右。

    吉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有榆树、扶余等地发展棚膜蔬菜的先进经验,为啥非得吃高价外省菜?这个问题不但普通老百姓在问,农业主管部门也一直在思考。

    2008年,以《关于加快推进棚膜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标志,吉林省正式开始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即从2009年开始,用4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全省开发建设棚膜蔬菜规模达到100万亩,产量达到500万吨,大中城市居民蔬菜自给率达到60%,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

    很快,省里首批1000万元棚膜蔬菜建设专项资金到位。为了让这些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应,吉林省又把102公路沿线确定为去年的扶持发展重点,建设了占地6.3万亩、40个百栋棚膜连片的蔬菜生产园区。

    榆树市先锋乡民权村去年开始建设棚膜蔬菜生产园区,建有日光温室大棚62栋,里面工作间、卫生环保厕所、有线电视一应俱全。当地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栋温室大棚建设成本约11万元,按秋茬西红柿、冬茬芹菜、春茬黄瓜计算,每年可生产蔬菜2700吨,创造产值600多万元, 农民户均纯收入可达7.8万元,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这个效益可是同等面积玉米效益的20倍还多!省园艺特产站站长孙振天还给记者算了一笔“大账”:考虑到吉林省当前的技术条件,按照亩均大棚产值2.4万元计算,如果全省发展100万亩棚膜蔬菜,产值就是240亿元,农民增收200亿元。具体到每个农户,发展一亩大棚可增收2万元,人均增收4000-5000元。

    在政策的指引、资金的扶持和效益的“诱惑”下,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开发建设棚膜蔬菜产业的热潮,新模式、新做法层出不穷。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建一栋日光温室需要五六万元的投入,如果单纯依靠农民自筹,绝大多数农户需要十几年的积累,而贷款又面临着门槛高、利率高、融资渠道少的难题,资金缺口亟待解决;

    棚膜温室适合集中连片开发,但目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土地的规模使用和棚膜经济的集约发展;

    大棚温室到底怎么建科学?里面应该种点啥、咋种?对于习惯了种大田的农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课题;

    大棚温室生产的蔬菜如何打好季节差和时间差,避免集中上市带来价格上的困扰?谁来为棚膜蔬菜找市场、寻销路?这一问题也应未雨绸缪。

    目前,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正在努力破解这些难题。今年省里又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各地也对农民新建温室大棚进行了资金补贴,同时社会投入也在大幅度增加。洮南市洮府乡万福村依托交通优势,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发展棚室建设。为了让刚刚从事棚膜蔬菜生产的农民少走弯路,3月初,省农委举办了吉林省首期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技术培训班。按照培训计划,今年还将组织专家深入到全省各蔬菜产区开展以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园区技术骨干为对象的技术培训活动,同时还将在新建的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培养发展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上世纪70年代末,吉林省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80年代末,结束了猪肉省外调入的历史。有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做保障,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就能结束吃省外菜和高价菜的历史。那一天,不会太远。(记者 潘锐)

 
 
 相关链接
· 图表: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菜篮子”
· 解读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五年后蔬菜水果可溯源
· 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