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马飚:关于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马 飚
2010年3月26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举办这次研讨班,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研讨班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刚才,郭声琨书记就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了重要的讲话,对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上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下面,我就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讲六个问题。

    一、关于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区已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刻不容缓。

    (一)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竞争的迫切需要

    世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往往引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产业升级,尤其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其成为引领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需求结构和我国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我们要用好倒逼机制,顺应国际国内需求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敏锐捕捉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优化结构、增进效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越是后发展地区越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越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越要坚持走本地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坚持不懈抓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多区域合作,振奋精神,正视困难,乘势而上,主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在竞争中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挑战,我们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大局,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取得良好成绩。我区经济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实现了回升向好的重大转变。但是,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竞争力不够强、工业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和矛盾仍然没有改变。

    ——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家实施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有效地拉动消费。我区为此做了极大努力,但遗憾的是我区产品太少。2009年,广西家电下乡销售额达21.6亿元,其中广西自己生产的产品仅有200多万元。

    ——工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部署。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新兴产业必将迅猛发展,催生一批新的增长点。但我区的现状是:不仅传统工业不大、不强、不优,而且新兴产业基础相当薄弱。

    ——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国家高度重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的突出作用,国务院设立了中央财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水平、安全生产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2009年,国家拿出230亿元支持了4441个项目,合计拉动了6326亿元的社会总投资,拉动系数为28倍。去年尽管我区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方面是最有成效的一年,但是,我区在企业技术改造方面欠账太多、发展很不均衡。

    ——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国家高度重视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从政策法规、融资信贷、财税扶持、政府服务平台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去年我们千方百计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但是,中小企业发展至今仍然是我区经济的一块“短板”。

    ——科技创新能力低。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在关键领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重大装备自主化和本土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科技专项成果正在加速产业化。但是,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足,品牌不多。

    我区与全国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主要是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广西的落后,主要是工业落后,抓住了工业问题,就抓住了广西发展的关键。

    第一,广西经济总量不大,主要是工业总量不大。2008年我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4%。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为7700.36亿元,排在全国第18位;全部工业增加值2863.8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2%,低于全国2.9个百分点。

    第二,广西综合竞争力不强,主要是工业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化率低。2008年,我区工业化率1.8,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6%,工业比重比全国低6.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外向度低。2008年,我区工业经济外向度为27%,比全国低0.79个百分点。2009年,我区经济外向度为12.6%,全国为45.1%,我区比全国低32.5个百分点。三是城镇化率低。2009年,我区城镇化率为39.2%,全国为46.6%,广东为63.4%,我区比全国低7.4个百分点,比广东低24.2个百分点。四是创新能力不强。2008年,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8%,比全国低7.6个百分点,比广东低21.9个百分点。目前我区有中国名牌产品20个,仅占全国1%。2009年,全国有3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只有1个;全国有2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只有2个。

    第三,广西经济结构不优,主要是工业结构不优。我区工业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单一,调整能力不强。以2008年为例,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072亿元,比江西少2668亿元,比安徽少5090亿元,仅相当于广东的9.3%,不到十分之一。2009年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8.9:43.9:37.2;广东为5.1:49.3:45.6;全国为10.6:46.8:42.6。广西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低2.9个百分点,比广东低5.4个百分点。2008年,广西非公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3%,比广东低29个百分点,比江西低16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平均每家资产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平均产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2009年,广西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低于四川、江西15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利润占规模以上比重、规模以上产品销售率都低于内蒙古和安徽。和先进省区相比,我们工业产业的组织结构、利润结构、产品市场销售率等还没有得到很好优化。

    第四,广西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主要是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工业是我区税收的主要来源,工业的落后,导致我区财力比较弱,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投入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牢、动力不强,导致我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小,城镇化率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落后。2008年,我区每万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为135.2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6.2%;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人数302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2%;平均每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数、每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4%和37.9%;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病床数为2.28张,每千人中有卫生技术人员3.23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8%。

    (三)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区面临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有着不可替代的后发优势,只有坚持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第一,我区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入重要的关键时期。2009年我区第一产业比重首次下降到20%以下,工业化率接近2,工业化正加快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国内外经验表明,这个阶段不仅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在结构优化中提升份额,而且还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向现代产业方向演变。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符合这一规律,产业发展已呈现现代产业的一些特征。目前国际国内都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区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进入到优胜劣汰、生死攸关的时期。同时,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为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如果我们主动适应加快调整,我们就能培育壮大起一批支柱产业;如果我们工作被动,调整缓慢,就可能失去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兴产业的机遇,甚至垮掉一批已经具有较好基础的产业。

    第二,我区投资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为全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功不可没。2006年到2008年三年年均增长20.3%,增速分别比“九五”、“十五”时期提高11.8和8.6个百分点。2009年我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元,标志着我区投资及工业化进程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投资提速必将推动工业化加速,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每年投资增量都将在千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的快车道,为全区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劲动力。

    第三,我区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快速扩容、快速推进的新时期。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可以刺激投资需求,扩大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城镇化率超过30%以后,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几年,我区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城镇化已经进入了加速推进时期。今后国家将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同时随着我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广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必将迎来城市新一轮快速扩容、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加快增加的重要机遇期。我区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将加快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会加速向城镇聚集发展,一大批城镇将不断扩大和出现,每年城镇人口将新增100万人以上,这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四,中央对广西政策支持效应将更加凸显我区的后发优势。2010年我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坚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投资、重大产业布局等向西部地区倾斜。国家先后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中央对广西政策支持的效应将会在今后进一步显现出来。

    二、关于广西工业化进程

    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从我区的区情出发,明确我区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和位置,找准广西新型工业化的潜力所在。

    (一)正确理解工业化的概念

    1. 工业化的含义。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工业化的基础,同时,要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迅速提高。要把工业化理解为全社会劳动生产效益全面提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长速度都不断提高、人民福利不断改善的过程。从经济发展层面看,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增长动态变化,产业结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从社会变革层面看,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从文明进化层面看,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同于农业文明的新文明,强调理性、鼓励创新、重视科学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我国在认真总结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省市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借鉴一些后发展国家借助高科技力量缩短工业化进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一条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正确道路。

    2. 工业化程度的衡量方法。据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工业化蓝皮书》权威测算,采用工业化综合指数0到100的划分,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人口城市化率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0为前工业化,即还没有开始工业化阶段;0到33为工业化初期;34到66为工业化中期;67到99为工业化后期;100就到了后工业化阶段。其中,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又分别可以分一个前半阶段和一个后半阶段。

    (二)准确把握广西工业化进程所处的历史方位

    1. 全国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2005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已经达到50,表明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后半期。静态计算,如果未来我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18—2021年,我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

    2. 广西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工业化进程呈后发加速态势。2005年,全国四大经济板块工业化进程分别为:东部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已经达到了78,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45,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国内发达省市已经到达或者超过了工业化后期阶段;而中部和西部的工业化水平指数为30和25,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广西的工业化指数由1995年的2,增长到2005年的19,工业化水平指数排全国第28位,属于工业化水平最低的板块,并且在这第四个板块中排位也十分靠后。但是,从1995年到2005年,广西年均工业化增长速度为1.7%,尤其是2000年至2005年,广西的年均工业化增长速度达3%,工业化年均加速度2.6%,工业化加速度全国排名第10位,处于中上位置。可以判断,我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并向中期迈进,工业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但加速推进的态势十分明显。

    三、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认真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才能把握要求、突出特色;才能因地制宜、确保实效。综观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其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五个注重”:一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以铁路建设为核心的运输业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起来,为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二是注重教育和技术创新。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强化人力资本积累,引发生产方式发生质的飞跃,极大地推动工业化进程。三是注重本地特色。英美两国都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德国与日本则直接投资重工业。四是注重农业发展。尤其是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大力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五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各国在各种不同程度和形式上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市场机制,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高二轻”。一是高消耗。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味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如美国是在人口不及世界的5%,却消耗了1/5的世界能源、近1/3的世界矿产资源的情况下完成工业化的。二是高污染。一些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如由煤炭支撑的英国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严重的、影响至今的环境污染。三是高失业。发达国家企业更多关注的是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把手工小生产转变为机器大生产,却没有充分关注就业问题,而新兴的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失业问题严重。四是轻统筹。没有统筹城乡发展,没有注意吸收农业的剩余人口,逐步扩大了城乡差别,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五是轻调控。市场的失灵和自由市场竞争,工业化始终伴随着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这给西方国家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破坏,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工业化进程。

    在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合广西区情,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区走工业化道路的新要求。归纳起来,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特”和五个“新”。

    (一)正确认识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之“特”

    1.“特”在后发展地区的跨越目标上。我区工业发展确立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到2012年,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工业化率达到2.9以上;到2015年,工业化率达到4.2以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重点行业中半数以上企业建成循环经济企业;到2020年,工业化率达到7.7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由中期阶段开始向高级阶段迈进。这三个阶段性目标是从广西的实际出发确立的,体现了加快我区工业化进程的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2.“特”在后发展民族地区新型产业体系上。广西的新型工业化,核心是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即打造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四个千亿元产业,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四个新兴产业。这18个产业,是综合考虑了广西的工业基础、资源优势、国家政策以及产业自身发展方向而确定的,既体现了广西的优势、符合国家产业鼓励方向,也顺应了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新趋势,是广西当前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也是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3.“特”在国家战略定位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了广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新的定位。广西的新型工业化要服务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基地、先进制造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要服务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要服务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要服务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保持“山清水秀生态美”。这是国家对广西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殷切期望,是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牢牢把握住的战略方向。

    4.“特”在政策体系支撑上。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自治区党委、政府去年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这一套文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为我区工业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找准了目标、提出了措施、加强了保障、勾划出了新的宏伟蓝图,跳出了单纯发展工业的思维,积极在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寻找出路,对我区工业化发展进行了系统性、战略性部署,是我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推动力。

    (二)牢牢把握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新”

    1.“新”在科技含量要高。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抓住以信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大大地缩短实现工业化所需的时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成果为依托,充分运用全球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就是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2.“新”在经济效益要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选择了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重要契机,为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提高效益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由低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由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就是要从依靠高投入带动工业部门的快速扩张转到同时注重产品质量、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上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3.“新”在资源消耗要低。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强调加快发展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后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推进节能节水节约用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节约型消费模式和节约型社会。

    4.“新”在环境污染要少。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摒弃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加快环境科学进步,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5.“新”在人力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立足于人,立足于圆广大人民群众的“进城梦”和“创业梦”,由“重物”向“重人”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增加就业;就是要妥善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着眼于充分利用工业化信息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着眼于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四、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要求

    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牢牢抓住工业这一事关我区发展全局的关键,促进工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转优。去年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和40个配套文件,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作为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战略和主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这套文件,首先必须领会意图、明确方向,以新的奋斗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一)总体目标

    经过十年左右努力,我区工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大,质量显著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两个翻番,四个先进,十四个千亿”目标。到202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全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水平、主要企业装备技术应用水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十四个产业年销售收入分别实现超千亿元目标。

    (二)十四个千亿元产业规划目标

    结合我区的资源优势与基础环境,把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产业。

    1.食品工业。以制糖为主,加快发展卷烟、优质饮料及酒类、肉禽加工、水产品加工、乳品加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食用菌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

    2.汽车工业。以系列中型轿车为重点,构建系列完整的汽车产品体系。优先发展系列中型轿车,巩固和拓展微型车国内领先优势,加快发展乘用车、客车、载货车,积极发展专用车和低速货车,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化比例,努力进入全球零部件采购体系。

    3.石化工业。以炼油为主,加快推进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后续产品。构建炼油石化、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橡胶加工、纤维原料、塑料加工、化肥及农药七大产业群。

    4.电力工业。以电源建设为主,发展清洁电源,深度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加快发展核电,规模开发沿海风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发电。

    5.有色金属工业。以铝为主,稳步发展氧化铝,推进铝电结合,重点发展铝精深加工产品。合理发展锡、锑、钨、铅、锌、铟和稀土等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

    6.冶金工业。以钢铁为主,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电工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建筑用钢等精品钢材和船用中厚板、集装箱板、冷轧薄板以及锰铁合金、镍铁合金等关联产品。大力发展锰系列精深加工。

    7.机械工业。以工程机械为主,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机床工具、电工电器等。积极发展仪器仪表、重矿机械、机械基础件等。大力开发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逐步由低层次开发向高层次自主开发转变。

    8.建材工业。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及水泥制品、浮法玻璃和深加工玻璃产品、建筑卫生陶瓷。积极开发滑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等非金属矿及制品。支持开发生产绿色新型建材。

    9.造纸与木材加工业。重点推进林浆纸一体化,积极开发利用速生林、竹子纤维造纸,稳定蔗渣造纸,扩大废纸回收和利用。大力发展包装、印刷用系列化高档纸制品。推进人造板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积极开发林化工产品、无醛胶粘剂。鼓励发展废弃木制品回收再生板及其深加工制品。

    10.电子信息工业。重点发展汽车电子装备信息化、家电、电子节能、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及显示器件、通信、软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原材料等。

    11.医药制造工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民族医药、保健医药,加快发展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大力发展体液检测设备和诊断试剂、临床分析设备、高频高压X射线诊断设备、家用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12.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重点发展蚕茧丝绸、麻类纤维,积极发展纺织面料、产业用布、服装成衣、皮革制品等。以品牌服装加工和茧丝绸一体化为突破口,逐步培育发展本土服装品牌,把我区打造成为茧丝绸大省(区)。

    13.生物产业。重点开发生物柴油、转基因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及生物填料等产品。

    14.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工业。重点开发大型客滚船、大型汽车运输船、大型重型运输船、游艇、内河集装箱船。大力发展大中小功率船用柴油机、通讯导航及自动控制等高附加值的船舶配套产品。加快发展油气钻采平台、油气存储设施、海上工程船舶等海洋工程装备。

    (三)四大新兴产业规划目标

    新兴产业是我区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四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推动我区工业经济总量更大、质量更优、效益更佳。力争到2020年,四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年销售收入接近千亿元。

    1.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铝、铟、锡、锌、锑等有色金属深加工。高起点发展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环保材料,形成七大新材料产业群。

    2.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地源和水源热泵、沼气、垃圾综合利用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3.节能与环保产业。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及建筑等领域节能、清洁生产、节能检测和环境监测、节能与环保服务、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产品和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与环保技术,推进重大专项装备的自主制造。

    4.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石油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砂矿开采业等。大力发展海洋能利用、海洋药物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深海采矿等。探索发展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环保等产业。

    五、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要确保广西特色新型工业道路迈得稳、走得实、行得快,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

    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传统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发展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完全取而代之,而是要对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成长性和竞争力。因此,既要大力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其经济总量,努力提高在工业发展中的份额,又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自身的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在新型工业化中发挥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1.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试点。推动柳州、南宁市等重点区域和千亿元产业行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按照以大带小、大企业率先突破的战略,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工程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2.加快高新技术与传统支柱产业的信息化结合。重点提高机械、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烟草等传统支柱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

    3.加快电子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通信设备与产品、数字化整机产品、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整合南宁、桂林、柳州、北海市的软件园区及各软件企业优势,围绕我区优先重点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4个新兴产业,加强基础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带动通信设备、信息终端产业发展。

    (三)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力量。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相互支撑,联动推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1.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发展为重点,加快南宁五象新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三市城市框架,加快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加快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建设,推进柳州区域工业中心和桂林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建设。

    2.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做好县域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镇。以培育产业支撑、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相结合,合理引导乡镇企业和教科文卫等基础设施相对集中,使其成为当地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贸易中心和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3.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逐步放开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户籍限制,积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优抚安置和计划生育等配套制度的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四)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充分就业的关系

    推进工业化不能成为排挤劳动力的过程,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使之成为一个不断创造和扩大就业的过程,千方百计培养人才,扩大就业。

    1.协调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顺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对产业资金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的客观要求,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具有特色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从我区实际出发,发挥我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机械成套设备、商贸、旅游、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深入落实鼓励全民创业和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3.实施人才建设四大工程。实施“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和工业人才储备”四大工程,使人力资源优势真正得到发挥,实现工业化与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

    (五)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也是竞争力、生产力,将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制糖、铝、水泥、林浆纸、石化五个行业循环经济,实施工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要在重点行业中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在制糖、有色金属、铝业、再生资源等行业建成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构建北部湾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区。

    2.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在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中组织实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生物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工程。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三废”排放的无害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打造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六、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几项工作

    加快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越早认识越主动,越早行动越早见效。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的第一年,抓好第一年的工作,实现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一把手”工作机制。自治区层面要加紧推进自治区产业办的各项筹备工作,落实机构、人员,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加快研究出台《全区产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各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力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工作深入开展。

    (二)千方百计扩大技改投资规模

    要确保完成今年全区2100亿元的技术改造投资的工作目标,坚定信心,继续按照“四个非常”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靠前指挥,扎实推进。

    1.实施18大产业技术改造工程。重点组织实施“150万辆汽车工程”、“200万台发动机工程”、“1600万吨炼油工程”等18大技术改造工程,促进企业改造升级。

    2.抓好新建续建项目。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优质项目。自治区层面重点抓好上汽通用五菱中级轿车等58项投资额10亿元以上、总投资2200多亿元的新建、续建项目,要确保如期开工、竣工,加快工作进度,早日实现提前投产达产。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柳州、桂林、南宁、梧州、玉林等老工业基地。

    (三)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园区建设

    今年,全区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要力争超过10个。

    1.实施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会战。要加大各级财政对自治区确定的27个重点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以“三通一平”为主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园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环保、物流等公共配套设施,加快构建集中供热、供气、治污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前两年,自治区财政每年拿出5亿元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今年自治区本级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扩大,各市政府也要相应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优先支持27个重点工业园区建设。

    2.保证重点产业园区的用地需求。各市要成立工业园区投资融资公司,通过政府出资注入资本金,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大规模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破解资金不足的难题。要大力推动园区体制改革,促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努力拓展重点园区产业发展的用地空间。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做好重点园区与城镇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衔接,扩大园区规模;积极推动园区与农垦、华侨农场和监狱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国有闲置土地,多渠道解决工业用地。

    (四)推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争取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强优工业企业突破10户。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鼓励和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向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中,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非公资本和境外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加快尚未完成改制的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鼓励中央企业、广西区内国有企业及其他地方国有企业之间通过股权并购、股权转换、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重组。

    2.组建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整合优化要素配置,重点在钢铁、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化、制糖、建材等领域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加快组建广西工程机械集团、广西汽车集团、广西农机集团、广西化工集团。

    3.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千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协作配套,围绕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向高、精、专特色化发展。

    (五)大兴自主创新

    进一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1.实施千亿元产业“23”研发中心工程。根据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的发展目标,计划未来10年在14个产业建设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工程、汽车工程、工程机械、石化工程、冶金工程、电力工程、食品工程、建材工程、林浆纸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船舶工程、纺织工程、医药制造、木材加工和林产化等23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120家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

    2.实施千亿元产业“350”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围绕食品加工产业、新型汽车、石化衍生物深加工、新型能源及电网高效运行与调控、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高效采选冶炼及精深加工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建设千亿元产业350项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3.培育扶持工业品牌。集中力量保护、扶持、培育和发展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在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企业中,争创一批“广西名牌”、“广西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相关链接
· 马飚:奋力夺取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胜利
· 马飚: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 建立廉洁高效政府
· 马飚: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切实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 马飚:越是后发展地区越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