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矫梅燕:转变事业发展方式 推进天气业务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07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今年年初,中国气象局下发了《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将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作为今年气象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落实好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任务,需要我们深刻理解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努力把握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着力点,着力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天气业务能力建设是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

    今年中国气象局党组春季中心组学习会议明确提出,要切实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要求,针对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的到2020年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从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的进程来进一步理解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气象业务科技的某些领域,如气象观测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赢得国内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关注,也进入了国际的先进行列。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与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相比,我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关键技术的发展并不快,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没有明显缩小,其差距既表现在数值预报业务(包括天气预报模式和气候预测模式)等核心技术的发展方面,也表现在预报预测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等方面。可以说,近年来我国气象业务发展还比较多地体现在靠投入、靠硬件建设,在气象业务核心技术研发、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业务管理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气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对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和水平的越来越高要求,面对世界气象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气象业务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气象业务科技水平和加快提升业务核心技术,要将过去以重视“硬实力”建设为主的发展向以更加注重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软实力”提升方向转变。因此,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切实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的能力。

    二、发展现代天气业务必须抓住重点,提升能力

    回顾60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历程,天气业务发展一直以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特征,经历了天气学经验预报阶段、预报技术现代化发展阶段、精细化预报发展阶段。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刻总结我国天气业务发展的实践和经验,深刻分析天气业务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提出了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战略任务。所谓现代天气业务,就是以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基本特征,以提高精细化预报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根本要求。我认为,发展现代天气业务应当抓重点、强能力、上水平、求实效。按照中国气象局《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任务,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数值预报技术的核心基础作用。天气业务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数值预报技术是天气业务最为重要的基础,其基础性作用不仅体现在预报员对先进的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高度依赖,而是决定天气预报业务能力的根本因素。

    从预报技术的发展来看,数值预报已成为构建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的基础,成为预报员构建现代天气预报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一个国家气象科技和业务水平的基本标志。

    我国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必须要将新一代GRAPES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高度,集中全力,尽快建立起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努力使我国的数值预报模式水平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构建起我国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并完善专业化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以精细化预报为特征的现代天气业务,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构建相应的业务技术体系。从天气预报的科学规律来看,任何的灾害性天气过程都是多尺度天气系统、多因素大气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精细化的预报要求对大气运动规律更深入的把握以及各种监测分析预报技术更充分的应用,因此也必然要求天气业务要进行专业化的分工,通过分工的细化,促进预报业务的深化。包括专家型预报员的实践成长。因此,发展专业化的业务技术体系是天气业务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客观要求。

    构建专业化的预报技术体系,要更多地体现大气科学理论和预报技术的系统性和深入化的应用。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发展针对性的预报技术方法和分析应用手段,如针对强对流天气、台风、暴雨等天气系统热动力特征的专业化分析预报方法,以及短时临近、台风监测分析、中短期气象要素预报等针对不同预报对象的专业化预报技术系统,应成为专业化技术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专业化技术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依靠气象科研和技术开发,加强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因此,中国气象局的《天气研究计划》要为专业化技术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构建专业化的预报业务体系,要通过业务组织结构的专业化设置,带动业务分工的细化。在业务规模较大的国家级建设专业化的预报中心和在省级气象台设置专业化的业务岗位,规范与专业化的预报业务体系相适应的业务岗位设置,应该成为专业化预报业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3.建立集约化的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由国家、区域、省、市、县五级气象台共同开展预报业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预报业务组织体系。避免多级台站预报业务的简单重复,发挥各级台站的业务优势或特色,合理布局多级台站的业务任务和业务资源,形成多级台站互为补充的业务流程是天气预报业务精细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业务流程的集约化,一是要使天气业务的布局和分工科学合理,不同层级的业务都能体现出对天气业务的作用和贡献。二是依据各级台站的业务优势和业务任务,布局天气业务的业务资源和技术资源,明确各级台站在天气业务中的主要任务和科技发展的重点目标。同时,还要不断丰富业务流程的科技内涵,将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作为业务流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4.重视并建设一支专家型的预报员队伍。天气业务的特点决定了预报员将始终是天气业务发展中的关键因素。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必然要求预报员具有更扎实的大气科学理论功底和更强的驾驭现代预报技术的能力,发展专业化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要求有专家型的预报员队伍。现代天气业务对专家型预报员队伍的要求应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预报员要成为预报专家。近年来预报员队伍成长的实践表明,预报员的岗位实践性很强,但是一个高水平的预报员仅仅有预报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业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能力,成为一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预报专家。第二,预报员要成为有预报专长的专家。面对着预报业务领域越来越广泛,预报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今天的预报员已不可能成为可以完全驾驭多种气象手段、应用多种预报技术、承担多类预报业务的“全能型”预报员,预报的精细化必然要求预报业务的细分,也就必然要求预报员成为在某一方面有较深专业造诣的预报专家,如暴雨预报专家、台风预报专家等。未来两年,要在中国气象局百名首席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暴雨、台风、强对流等领域的全国首席专家的培养。

    总结发展经验,认识面临的形势。天气业务发展与进步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必将面对着更大的科技实力、人才实力的挑战,科技“软实力”的提高更加具有战略性。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并扎实推进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努力提高我国天气预报业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链接
· 中国气象局对今年上半年全国天气气候进行大盘点
· 气象局:江南汉水降水较强 华南华北黄淮持续高温
· 气象局:华北江南华南等地维持大范围高温天气
· 气象局:鄂赣浙有较强降水 华南华北黄淮等有高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