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驻英国大使在中国协会圣诞午餐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16日   来源:外交部网站

    12月15日,英国中国协会举行圣诞午餐会,邀请刘晓明大使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协会约150多名成员参加。他们来自英国政界、工商界、学术界、大学、媒体。刘大使发表了题为《共建互信与合作的伙伴关系》的主旨演讲。演讲后,刘大使回答了听众关于中国如何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中英金融合作、朝鲜半岛局势、中国足球事业发展前景、中英体育交流与合作等提问。午餐会前,刘大使还接受了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独立报》的采访。

    英国“中国协会”成立于1887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致力于促进中英经贸合作的组织。新中国成立之初,该协会积极主张开展中英贸易,推动成立英中贸易委员会并发展为英中贸协(CBBC)。2003年,中国协会与英中贸协合并,但仍保留原名称及运作模式。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中国协会圣诞午餐会上的主旨演讲
(2010年12月15日,伦敦海德公园文华东方酒店)

尊敬的休·戴维斯主席,
各位中国协会的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在圣诞节前与大家相聚,首先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中国协会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致力于促进中英经贸合作的组织,已经历了123年的岁月变迁,可以说,中国协会是中英商业往来的先行者和两国关系发展的见证人。在此,我要对中国协会为发展中英经贸合作和推动中英关系做出的长期不懈努力表示赞赏和敬意。

    这是我到伦敦后过的第一个冬天。据说今年冬天是英国近十几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但当我走进这里,看到各位关心中英关系的朋友们济济一堂,不由地感到浓浓暖意。我认为,当前的中英关系,也正如这房间里的温度,具有相当热度,并且还在持续升温。

    首先是高层交往热。今年,尽管英国政府发生了更迭,但中英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和持续发展。就在上月,卡梅伦首相率英方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代表团成功访华,两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各领域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截至目前,英联合政府外交、财政、商业、教育和气候变化五位内阁大臣相继访华。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经贸联委会等重要交流机制运作良好、成效卓著。

    其次是经贸合作热。今年,两国经贸合作不仅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而且有新突破和新亮点。1-10月,中英货物贸易额达到40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其中英对华出口增幅达到43%。双向投资掀起热潮。英最大零售商乐购(TESCO)宣布今后5年斥资20亿英镑在华扩建购物广场和大型超市。中国投资项目数在英国投资来源国中已占第6位,中国在伦敦投资的企业数量在各国中居第2位。

    第三是人文交流热。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两国合作的一大亮点,英国馆以其创意和创新吸引了800多万中国观众,并获得世博会设计金奖。中国赴英留学生数量在欧洲仍然最多,并且保持大幅增长。中英双方签署协议,将合作加快培养英国本土汉语教师,以满足目前英国的“汉语热”需求。具有特别意义是,英国大学生获得了今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的特等奖。英国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据英国旅游局统计,今年1-10月中国大陆赴英旅游人数激增80%,创下历年之最,全年有望超过20万。

    总之,当前中英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前景广阔。双方应抓住良好机遇,进一步从全球视角和战略高度规划好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合作与交流,实实在在地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在我们为中英关系的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一些杂音感到担心。当我们每天翻开英国的报纸,打开电视,总会看到有一些被炒作的所谓涉华“热点”,有些报道和评论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这些现象,尽管不代表英国社会的主流,但不利于增进中英了解,不利于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孔子说,做人的道理是要“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我。我认为,这些原则今天同样适用于国与国之间,也就是说彼此之间要客观看待、增强信任、相互尊重和同舟共济。

    第一,客观看待。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全面的视角看待中国,看到中国社会的最新全貌。比如,政治领域,中国“开门立法”已经成为常态,公众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实行政务公开,制定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重大决策中,听证会等征求民意、吸纳民智的形式普遍展开,目前中国举国上下正在热烈讨论“十二五”规划就是一个明证;“海选”作为中国式基层民主选举方式,已在华夏广袤土地上落地生根,普及推广。社会领域,中国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开放自信。中国现有4.2亿网民,2.3亿个博客用户,7500多万微博用户,上百万个论坛。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西方不能漠视中国各领域全面进步的现实,也不能只承认中国的经济成就和社会进步,而否定中国成功背后的制度性、体制性原因。

    第二,增强信任。现在西方总有一些人对中国持怀疑态度,他们不确信中国的对外政策走向,担心中国强大了,会称王称霸。持这种心态的人必然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中国越发展,威胁就越大。这种看法不仅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缺少信任,更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缺少了解。的确,了解是信任的基础。我希望他们多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在。从历史传统上看,中华文化主张内敛和包容,没有扩张性。近现代史上,中国既没有侵略,也没有殖民,而是饱受欺凌。今天,中国尽管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百位之后,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没有脱贫,中国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发展的道路仍然相当漫长。中国要实现发展,就需要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就需要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互利合作,就需要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一员。即使中国将来发展起来了,中国也不会抛弃自己的传统和忘记自己的历史,去干什么扩张称霸之事。反对霸权主义不仅是已经写进了中国的宪法,成为了中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而且是永远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三,相互尊重。世界上没有标准普适的发展模式,只有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过的道路,就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成功实践。民主是千百年来人类发展的追求目标,但民主没有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在西方也是如此。以某一种特定的民主模式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实践的优劣,理论上站不住脚,实践中也十分有害。中国的民主随着新中国应运而生,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美国的一些政客大喊大叫:“谁失去了中国?”事实上,美国从来也没有拥有中国,因而根本不存在失去的问题。美国的政客由于其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限,很难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是“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中国人民把自己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推上执政的舞台。今天,中国的民主就是在政体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政党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基层民主上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既适合现阶段国情,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不会将自己的民主模式强加到别人头上,也不愿被别人强加。正如阳光因七彩而绚烂,世界也因多样而美丽。我们需要平等交流和对话,需要相互开放和包容。我们也希望西方的政治家们不要重犯60多年前美国政客的错误,尊重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尊重中国人民的选择。

    第四,同舟共济。今天的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利益交融。每个国家,作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只有与各国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才是最符合自己和别国利益。当风暴来临时,我们需要在同一条船上和衷共济;当风暴渐退,我们仍然需要守望相助。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然非常脆弱,甚至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需要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避免只顾刺激自己的经济,丝毫不考虑政策的溢出效应;我们需要理性探讨和合作解决世界经济失衡问题,不轻易地将责任归咎于他人;我们需要继续维护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需要积极合作应对能源、粮食安全和国际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追求可持续发展。

    各位中国协会的朋友们,中英关系及中西方关系,需要我们,也需要你们来共同努力。我衷心地希望各位能秉承协会的宗旨和使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为中英经贸合作的不断提升,为中英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中西方关系的美好明天做出最大贡献。

    在这寒冷的冬季,不由地让我想起了贵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谢谢。

 
 
 相关链接
· 驻英国大使在“亚洲商业领袖峰会”午宴发表演讲
· 驻英国大使出席英国保守党议会中国小组早餐会
·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拜会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