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外资研发机构成为江苏面向开放创新发展重要力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18日   来源:新华日报

开放性利用全球资源 加快推进创新国际化
——外资研发机构成为江苏面向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地春回,万象更新。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刚刚过去,由江苏省科技厅主办的“2011年江苏外资研发机构交流年会”,2月18日在古都南京隆重开幕。

    本次年会邀请了部分驻江苏外资研发机构,与江苏省科技管理部门、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交流沟通,推动外资研发机构发挥创新优势,加强与本土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08年和2010年,江苏成功举办了两届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宣传江苏国际科技合作环境、政策,密切江苏企业与全球科技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海外朋友和国际研发机构了解江苏、走进江苏,为江苏企业家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创造了一个机会,开辟了一条渠道。

    此次“2011年江苏外资研发机构交流年会”将进一步推动江苏开放性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推进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营造全球创新成果、人才和研发机构云聚江苏的良好氛围,推进江苏主导产业技术需求与海外科技资源对接,促成更多全球先进技术到江苏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力求在吸纳国际一流研发机构、海外优秀创新人才参与全省产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实效,使海外科技创新资源真正成为全省产业创新的重要技术源和项目源。

    江苏成为外资研发机构热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江苏已成为中国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先导地区,产业配套齐全、企业数量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科教优势突出,为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江苏是国内开放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江苏发展的重要特征。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达285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江苏投资。江苏省及省辖市、县级市已与4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28对,总数列全国第一位。

    同时,江苏也是全国科教优势最突出、创新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十一五”以来,江苏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江苏省创新能力排名连续第二年位居全国第一。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大幅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0年达840亿元,是2005年的3倍多,占地区生产总值2.1%。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23.6万件,是2005年的6倍多,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超5万件,跃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幅30%以上,2010年超过3万亿元,相当于“十一五”前十年总和,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3%。尤其是依靠科技培育发展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新兴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3%。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实现GDP占全省18%,集中了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科技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科技创新成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从2004年开始,省科技厅就把在江苏的外资研发机构作为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鼓励和支持外资在江苏设立和发展研发机构作为开放性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采取省、市合作联动的方式,对满足一定条件的独立或内设外资研发机构给予省级确认。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等市还对确认的外资研发机构给予配套经费支持,五年累计为144家省级外资研发机构配套经费达4000多万元,极大推动了外资研发机构在当地的发展。

    近年来,江苏积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加强外资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科技部门认定外资研发机构的脚步不断加快。目前经确认的外资研发机构总数达411余家,其中60家是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外资研发机构,64家是外资企业全球或亚太地区研发中心,成为全省高效配置国际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80%以上的外资研发机构研发活动集中在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一半以上的外资研发机构与江苏高校院所、企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和推动外资研发机构在江苏的设立和发展,已成为江苏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借船出海跻身国际创新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创新的资源要素沿着高效率的轨道向能产生高效益的地区流动,已经成为一条普遍规律。江苏作为全国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科教和开放优势明显,具备了在较高平台上吸引外资研发机构的基础和条件。江苏众多科技型企业和高校院所借助外资研发机构,或与境外企业大学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借船出海跻身国际创新体系。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就不会有操之于己的战略产业。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的技术和市场需求基本都来自国际前沿,所以江苏的科技部门和企业家们共同拓展视野,提升层次,面向国际集聚创新资源。

    从“学徒”起步,到收购德国“老师”,中复连众只用了一年;从风机叶片的门外汉,到称雄海内外的霸主,中复连众只用了5年。2005年,不起眼的中复连众开始进军风电叶片产业,五年来,公司从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到并购欧洲第二大风力叶片企业——德国NOI公司开展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研发设计出全球技术领先的5兆瓦叶片,始终引领国内风机叶片技术升级的方向。

    “引进一流的技术并不意味着停止创新,目前我们已拥有6个系列20多个叶型的兆瓦级叶片产品。”在201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复连众董事长任桂芳面对媒体说,主动融入国际创新体系、配置全球创新资源是中复连众迅速成功的秘诀。

    从拉长的产业链到串起的创新链,近几年来,江苏放眼高端环节、突破高端技术、集聚高端人才,用国际化的“尺子”寻找产业创新体系的短板,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增长和水平提升,引导和带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目前,江苏太阳能电池产能占全国的1/4,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形成了从整机、控制系统到零部件的较完整的产业链;集成电路整体产业规模占全国的43.1%,并形成完整产业链。

    江苏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的20%、高新技术产业的60%,对拉动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30%。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梯攀登,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江苏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技术溢出助力创新跨越发展

    记者从江苏省科技厅得到一组数据:2010年新获批的59家外资研发机构,共承担研发项目1777项,申请专利3502项,获授权专利799项。其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占研发内容的82%。有近2/3左右的外资研发机构,已经与江苏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了合作研究。

    2010年,江苏省科技计划中首次安排经费支持省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外资研究机构开展的合作项目,经费划拨到获项目立项的我方单位。

    外资研发机构“技术溢出”效应日益显现。日本普利司通几年前在无锡新区设立了除美国、意大利和日本以外的第四家独立研发中心,主要对轮胎原材料进行研发,指导本土供应商提升产品质量。“现在轮胎业的原材料国产率已达70%,而当年仅为30%!”很多本土企业在研发中心帮助下,原材料品质大为提升,不仅跻身普利司通供应商行列,而且增强了国际竞争的话语权。

    外资研发资源的进入,带来了国际先进技术,而其“裂变”效能又反过来带动了高端产业的集聚。卡特彼勒机械公司在本埠建成零部件工业园后,又投资近4000万美元在无锡成立亚太地区研发中心,重点从事产品研发、验证及人员培训等技术服务,该中心成为集团内仅次于美国本土研发机构的第二大研发机构,该机构设立后又“牵”来了卡特彼勒最先进的发动机产业。

    据统计,经省确认的外资研发机构中的55%与江苏省高校、科研机构等保持合作关系,且合作层次不断深入。如: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在设立之日起即把培养本土化人才团队作为其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紧密集合中国产业发展需求,同时集成德国技术,与我国内领先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积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与南瑞集团从项目、技术、标准制定、实验室建设到共同申请国家专利、资源共享等形成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本土化合作模式。福特汽车工程研究(南京)有限公司非常注重员工能力的培养,每年选派员工前往美国底特律总部学习、进修,总部每年派研发高管来宁考察、交流相关研发活动。同时,公司在设计开发上重视与当地高校在人才和科研项目上的合作,公司每年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人才。目前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在车用轻型材料、电气系统、车用燃料等方面开展合作并提供资金支持。

 
 
 相关链接
· 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精度更高的石油勘探“CT”
· 我国主导4G技术TD_LTE2012年将完成商用设备研发
· 粤港澳气象部门研发的"大珠三角天气网站"启用
· 我国自主研发的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通过鉴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