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江苏率先试点有声数据库建设:让方言文化跨时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10日 09时37分   来源:新华日报

    教育部、国家语委4月7日在南京召开的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总结会传出消息:全国最先试点方言“有声库存”的江苏省,已将苏州、南通、南京、扬州、泰州地区15个县、市、区的方言原汁原味地永久库存——只要点击新开通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江苏库)展示网”,就可以跨越时空,听这些地方的人讲方言;2013年,这一有声数据库将覆盖全省。

    方言“有声库存”,江苏第一个出手

    江苏跨江临海,方言丰富,以方言为载体的众多口头文化闻名遐迩。2009年10月,江苏省启动“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在国家库的基础上增录了“地方口头文化”资料,包括地方戏曲、民歌、童谣等。从2009年起,省财政每年新增上百万元专项经费。

    业内人士介绍,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土语”。“流经江苏的长江、淮河,把江苏省分为吴方言、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三个方言区。”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赵晓群告诉记者,大致而言,长江以南是吴方言区,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是江淮官话方言区,淮河以北约100公里外是中原官话方言区。全省使用吴方言的人数接近总人数的25%,使用江淮官话的人数接近57%,使用中原官话的人数约占18%。

    362位报名者中选出6名“发音人”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原则上实行“一县一点”,调查采录1000个单字语音、1200个词汇、50条语法及规定话语、自选话语等有声语料,经过科学整理加工,长期保存,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苏州,是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首批试点地区,对试点的认识更深一层。“吴方言是几千年吴文化的重要承续载体,也是现今评弹、昆曲等诸多本土艺术的独特表演用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侯大康介绍,在人口大迁徙、族群大融合、语言大渗透的今天,有声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保留下现今最本色的吴语资源,更重要的是建立起苏州方言的基因库,让最具特色的吴文化不致消亡,让世上最美的“吴侬软语”原汁原味地得以传承。

    “选择纯正的方言发音人,是关键环节之一。”侯大康说,为了遴选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发音人,苏州想出了“海选”的招数,一周内有362名市民报名,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录音筛选、入围者面试、课题组专家集体研究等几道关口,最后,确定了6名正式发音人。

    “角逐而成为发音人,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63岁的许祥祓是扬州话发音人,入选后根据汉语方言和地方普通话调查表作录音准备,“调查表翻阅了不下100次,为了记好一个字的发音,有时要读几十遍。”

    1000年后可听现今“地道方言”

    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具雏形,现在收录进去15个调查点的文字、声音、视频资料。

    8日下午,记者登陆新开通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江苏库)展示网”,感受其独特的方言文化魅力:首页分设字库、词库、句库、话语库、地方普通话库、地方口头文化库计6大库。随便点开哪个“库”,都可以听到15个不同地方的口音,比如,“小张昨天钓了一条大鱼,我没有钓到鱼”这句话,既可以听到“老苏州”方言怎么说,也可以听到常熟、昆山、张家港、太仓、吴江方言怎么说,还可以听到南通、南京、扬州、泰州各调查点方言怎么说,“南腔北调”让人忍俊不禁。

    点开“地方口头文化库”,则可以充分领略地方文化的魅力:苏州评弹、昆剧、扬剧、锡剧、淮剧、扬州评话的选段,任你挑选。记者点了《牡丹亭·游园》,“吴侬软语”伴着视频顿时出现,赏目悦耳。

    “人的声音,稍纵即逝。过去,由于条件限制,保存语言只能用专业符号国际音标,原汁原味的声音很难保存。而今,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里,文字、声音、视频兼备,加上系统规范的数据库模式,100年、1000年后,乃至更长的时间,都可以听到现今的原汁原味的方言土语,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地方文化,所以,有声数据库建设是开创性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华先感言。(记者 蒋廷玉)

 
 
 相关链接
· 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视剧使用方言的通知
· 《汉语方言地图集》出版
· 我国首部《汉语方言地图集》出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