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西藏和平解放60年社会民生综述--幸福花开人安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13日   来源:西藏日报

    琼结县拉玉乡次仁旺堆老人开心清点领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记者 青阳多旦 摄

    从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到98.7%的农牧民拥有自己的住宅;从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根本不能上学,到“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大批凝聚党和政府关怀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予以实施,雪域高原各族儿女倍感温暖和鼓舞

    教育“免费”成为民生热词

    在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文盲率在95%以上,入学率只有2%。和平解放后,西藏人民受教育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如今,国家投入巨资兴办教育,教育得到广泛普及,全区所有县(市、区)全面完成“普九”。

    一个涵盖普通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截至2010年底,全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达到31827人,其中研究生718人;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22613人;高级中学20所、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93所、小学872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2%。1985年以来,中央政府在内地21个省(市)建立了西藏班(校),为西藏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2万余人。

    2007年秋季,我区在对农牧民子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国家给我们包吃、包住、包学费,我们真的很感激!”阿里地区改则县小学六年级藏族学生次旺拉杰说,他的学杂费和其他费用,甚至包括牙膏、毛巾、冬衣秋服等费用全部得到免除。从1985年开始,西藏实行农牧民子女住校生享受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三包”政策。

    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区第9次提高教育“三包”标准,并对学生资助政策作了相应调整。除了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西藏农牧民子女的补助标准和“三包”标准提高到2000元外,就读高中的农牧民子女此次也被纳入教育“三包”范围。学前教育、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首次开始享受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政策。

    西藏新的教育“三包”政策实施以后,受惠面将从原来的27万名学生扩大到50多万名,西藏98%以上的在校生都能享受到这一系列政策。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前,民族传统文化停滞不前,成为宗教的附庸。

    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受到法律保障,藏文成为国家第一个具有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国际标准文字编码的少数民族文字。

    国家投入巨资对布达拉宫等各类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保护,《格萨尔王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藏学研究事业空前繁荣。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旺,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乡村文化馆(站)等文化惠民工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民族特点、突出时代特征的文化精品,文艺作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2010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3%和91.4%。

    农牧区实现免费医疗制度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唯一的两所医疗机构便是拉萨的“门孜康”和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作为一般藏族群众,生病只能听天由命,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人均寿命只有35.5岁。

    和平解放以来,国家一直对西藏农牧民实行特殊的免费医疗政策,免费医疗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现在的西藏已经建成了中、西、藏医结合,以拉萨为中心、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

    “我是农村户口,如果感冒去乡村医院,只要给1元挂号费,输液和药物都是免费的。”巴桑说。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已经覆盖西藏全区农牧民。

    全区已建成72个县卫生服务中心和682个乡镇卫生院,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010年,西藏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352所,孕产妇死亡率由1959年的5000/10万人下降到174.78/10万人,婴幼儿死亡率由430‰下降到 20.69‰;人均寿命则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35.5岁增加到67岁。

    旧西藏人口增长缓慢,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二百多年间,人口长期徘徊在100万人左右。而60年来,西藏人口已增加到300万人,增长了2倍。

    为了整体提高农牧区的健康水平,2009年8月,西藏启动了“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实施了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全部免费。

    2010年各级财政对农牧民的免费医疗补助标准达到年人均180元。农牧民在校中小学生、僧尼、农牧民工、城镇居民均享受免费医疗政策。免费医疗最高支付限额达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

    安居工程幸福千万家

    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江村村民德庆卓嘎家从原来的山沟里搬到了拉萨到贡嘎机场的公路沿线上。利用地理优势,她办起了江村民俗家访旅游。

    德庆卓嘎说:“现在房子大了、干净了,完全可以接待游客体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老公外出打工,我在家里办家访,赚双份的钱,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从2006年1月起,西藏全力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并实施了农房抗震加固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八到农家”工程。到2010年底,西藏累计完成投资170亿元,全区住房条件比较差的27.48万户、143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提前一年实现了规划目标。

    通过60年的努力,西藏广大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许多群众从西藏和平解放前无任何住房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到如今住上宽敞明亮的住房,并实现了人畜分离,用上了电灯、电话,听上了广播,看上了电视。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西藏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4.72平方米。

    在全国率先免除农业税的西藏农牧民,更多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化肥补贴、牲畜出栏补贴、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等,让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现在我们农民也可以拿‘工资’了!” 拉萨市蔡公堂乡71岁的藏族农民巴桑从去年开始领取养老金。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医疗养老保障体系,用科学的保障体系为改善民生系上“安全带”。据统计,西藏先后多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同时,新农保让高原农牧民有了“退休金”,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

    2010年2月3日,我区发放的首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西藏正式启动。

    西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种类型。60岁以上的老人无需个人缴费,每人每月可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标准还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应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村集体补贴、其他社会组织资助以及利息等部分组成。参保人员为16岁至59岁的适龄人群,按照承受能力每人每年缴费100至500元,政府每人每年补助30元,村集体自主确定补贴标准。连续缴费15年并年满60岁的参保人员可获得相应的养老金。

    截至2010年11月底,西藏73个县(市、区)已全部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提前两年实现了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西藏的变迁,改变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命运,把现代文明的火种撒遍西藏高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西藏,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记者 刘倩茹 实习生 次央) 

 
 
 相关链接
· 西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已竣工9项
·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西藏:因环评不合格 2010年9家选矿企业被关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