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 为群众建健康档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17日   来源:甘肃日报

    “以前农村人没地方看病,有病能拖就拖,拖不过去就找郎中抓几副草药;现在,有了党的好政策,农村人没病也会到卫生院检查检查,还不用花一分钱!”在康县碾坝乡,今年70岁的王桂英老人说起几十年来村里人看病的变化感慨万分。“我们都参加了新农合,住院能报销,门诊看病也能报销,政府还给大家建了健康档案,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给免费体检,媳妇们在卫生院生娃娃也不花钱……”王桂英说的这些变化,甘肃省每一个乡村、每一位农民都见证并亲历着。

    盖房子,配设备,建队伍

    过去,在甘肃省广大农村,为农民看病的基本都是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他们没上过医学院校,没受过科班教育,经过短期培训或城市医生带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为群众看病。看病的家当只有一根针、一把草(指针灸和草药),外带一个印着“红十字”的小药箱。看病也没个专门的场所,要么在自己家里,要么在田间地头或农民家里。

    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茂林村村医雷义中回忆,那会儿,村里人来看病就跟串门似的,基本不穿白大褂,自己感觉不像医生。2007年,村里无偿划拨土地,并扶持6000元,配备价值3000元的设备,帮他在村委会旁边建起了4间10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达到了诊断室、药房、处置室、防保室4室分设的标准。出诊急救箱、药品柜、资料柜、检查床、器械盘(套)、便携式高压消毒锅、身高体重计、观察床、输液架、疫苗冷藏小冰箱等常用设备一应俱全。

    坐在这样的诊室里,已经做了43年村医的雷义中找回了医生职业的尊严和神圣。村里人也说:“这才像个看病的地方,在这里看病才让人放心。”

    雷义中的变化是甘肃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了夯实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础,“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累计投入40多亿元,建设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及各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

    与此同时,甘肃省通过对口帮扶、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公开选拔优秀人才等方式,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2008年以来,甘肃省公开选拔9900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和340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并建立了村医每周到乡卫生院进修一天或一个月到乡镇卫生院进修一周的制度,省卫生厅与省人事厅制定了卫生技术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和护士人事代理制度,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技术人员。

    2007年11月24日,遍布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的甘肃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开通。几年来,该网络已覆盖甘肃省200多家医院,并与台北、成都、湖南等地建立了会诊联系,会诊疑难病例5000余例。在覆盖甘肃省所有县级医院后,今年,该网络将覆盖到甘肃省乡镇卫生院,有条件的地区延伸到村,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小病不拖了,大病敢看了,重病也有保障了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曾经是广大农民看不起病的真实写照。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大病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今,甘肃省农民已经是“小病不拖了,大病敢看了,重病也有保障了”。在乡镇卫生院生娃娃不花钱,看病能像城里人一样报销,妇科病免费筛查……,这些农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如今也一一变成了现实。

    2007年,甘肃省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新农合覆盖甘肃省农村人口。截至2010年,甘肃省参合农民达到1910.32万人,总筹资标准每人每年150元,甘肃省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当年累计补偿1544.97万人次,为农民报销医药费18.67亿元。新农合制度从经济上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负担,同时,该制度按照医院级别制定报销比例,级别越低,报销越多,引导农民就近看病,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今年,甘肃省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新农合报销比例也将提高10个百分点,甘肃省86个县市区将全部开展门诊统筹,并将部分慢性病门诊大额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参合农民在门诊看病开药也能报销。同时,全面推行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对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新农合补偿比例为70%。在此基础上,将乳腺癌、宫颈癌、耐药结核病、终末期肾病、艾滋病感染、先天性聋儿等疾病纳入新农合医疗保障试点,对连续参合而没有得到大病补偿的农民,组织进行体检,尽可能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医疗服务。

    推广中医药,药品零差率销售,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要想让城乡群众享有同等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在甘肃,最有效的就是发展中医药。”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分析,甘肃省各级财力困难,而中医药价格低廉,充分运用中医药,能节约医疗费用,缓解财政支出压力,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据此,甘肃省将中医、民族医药诊疗服务项目列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并规定参合农民使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不花一分钱。

    今年,甘肃省又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及方式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甘肃省各级医疗机构大力推行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针灸火罐等独具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同时,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面向乡村和社区卫生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09年,按照国家要求,甘肃省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医改,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其核心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即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机构出售的药物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政府招标采购价格。今年,甘肃省513种国家基本药物和200种省内通行的院内制剂,在县级医院将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甘肃省各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纷纷转变服务方式,按照国家确定的9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任务,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加强各类传染病防治,广泛开展儿童、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服务,规范开展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甘肃省共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559万份,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管理率达到53.2%。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3.2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0‰,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相关链接
· 甘肃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亮剑"行动取得阶段性战果
· 甘肃:专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
· 甘肃查处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违法案件
· 甘肃:军校和国防生政治考核面试将于17日开始
· 甘肃东乡县特大滑坡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确定
·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明火已全部扑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