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2011年青海湖5A景区十大亮点 努力打造精品景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19日 09时27分   来源:青海日报

    2011年,对于青海湖景区来说,是艰辛,也是喜悦;是新纪元,也是里程碑。

    回首2011,在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在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的奋发努力下,青海湖5A景区一路走来,脚步坚实。

    青海湖景区的2011年,是着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品质的关键时期,是着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生态保护项目、旅游服务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是着力发挥旅游业后发优势、加快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青海湖景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和“三年见规模、五年成品牌”的部署要求,紧扣“保护和发展”两大主题,努力在资源整合、市场整顿、环境整治上求突破,在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景区建设、加大宣传营销上做文章,在打基础、树形象、创品牌上下功夫,使景区发展实现了9个方面的新突破,即:基础设施有了新改善、服务功能有了新延展、旅游产品有了新亮点、内外环境有了新变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新提升、资源保护有了新举措、宣传营销有了新突破、和谐景区有了新发展。

    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2年,面对青海旅游业进入加快发展阶段的机遇和青海湖肩负的责任,青海湖景区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进一步加强青海湖资源保护利用,加快特色资源优势转化,深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深度打造“生态青海湖”、“文化青海湖”、“和谐青海湖”,进一步展现高原湖泊独具世界旅游品质的魅力,提升青藏高原5A级景区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挥青海湖在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新格局中的作用,努力将青海湖景区打造成国际旅游精品景区。

    亮点一:近30个项目实施迎来史上规模最大建设

    以“大建设”提升“硬实力”,以“大建设”打造“大品牌”。2011年,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下大力气同步推进景区规划和建设,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原则,多渠道筹资,大力度推进,完成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近30个涉及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环境优化、旅游服务等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超出历年,不仅为青海湖资源保护利用近期突破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景区中远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增添了恒久劲力,增强了全省龙头景区的发展实力。

    青海湖景区2011年开工建设的大规模项目包括:仙女湾片区游客服务中心、青海湖国际诗歌墙及广场、二郎剑湖滨黑电杆埋地二期、二郎剑景区入口改造、上百客位游轮建造、青海湖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设施、景区旅游公厕等项目已完工;房车营地、景区入口系统、二郎剑片区藏居风情小镇、沙岛游客服务中心和宾馆、青海湖周边环境整治、二郎剑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五星级旅游公厕及生态停车场建设、二郎剑码头改扩建工程等。同时,为保证以高水平规划推动高层次建设,青海湖景区面向全球开展了青海湖国际文化会展中心(青海湖大剧院)等一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征集工作,编制了《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亮点二:成功创建青藏高原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1年8月29日,国家旅游局授予青海湖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让青海旅游人自豪。这是青海旅游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青海湖景区成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迈入国家旅游景区最高等级发展序列,结束了青海长期5A景区空白的历史。

    按照省委、省政府“争创国家5A级景区,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路,青海湖景区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并进,把5A景区创建工作当作工作目标和工作重心,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创建工作。青海湖5A景区的成功创建,充分体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对青海湖景区实施“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的正确决策,标志着高原旅游名省建设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希望,使青海湖景区跻身于国家对外宣传平台,拥有了一张名副其实的通向国际的“国家旅游名片”,对我省推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进一步发挥青海湖景区在全省旅游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全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亮点三:完成青海湖品牌价值无形资产评估

    为切实推进青海湖无形资产保护利用,2011年,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积极加强规划先行引导品牌建设,加强商标注册管理储备品牌资源,通过成功创建5A景区增强品牌厚重力,千方百计加大生态保护增强品牌生命力,充分利用国际性赛事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使青海湖品牌内涵增强,外延扩大。10月,由国家权威评估机构担纲所作的《青海湖品牌价值评估报告》《青海湖商标权价值评估报告》新鲜出炉,青海湖无形资产品牌价值达1153.24亿元,商标权价值达3.61亿元。评估从青海湖的历史、人文、地理、科学、生态、商标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价值,使人们有充分依据去认知青海湖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所在,将会给青海湖带来不可估量的品牌发展效应。青海湖景区开展无形资产评估是一项具有远见和开创性的工作,通过对青海湖无形资产的策划运作,聚合发挥“中国最美的湖”等金字招牌效应,增强国内外游客对青海湖的关注和向往,树立青海湖世界级旅游品牌,必将对青海湖景区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助推作用。

    亮点四: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景区

    2011年9月20日,青海湖景区以92分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考核验收,升格为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景区。这是青海湖景区继荣膺国家5A级景区后,拿到的又一张国家层面的“旅游金名片”,标志着青海湖旅游服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新层面,成功实现与国家标准对接。

    以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为重点,以“吃、住、行、游、购、娱”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内容,青海湖景区系统建立了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框架,完善了旅游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标准体系。其中,建立的景区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涉及标准化导则等六大项54条,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涉及环境标准、岗位工作标准等十大项136条,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涉及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五大项304条。在引用和制定标准化过程中,景区结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以及旅游发展实际,共建立企业标准311项,基本涵盖青海湖景区服务领域的各个方面。专家组通过实地查看、游客抽样调查等形式,从标准化工作基础评估、绩效评估等四大方面,对青海湖景区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给予了高度评价。

    亮点五:高端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全面推开

    以绿色发展为主要路径,以科研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通过扩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青海湖景区进一步推进了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双轮驱动”发展。扩大了“中国科学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实习基地”合作范畴和内容,与国内知名院所签订了高端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相关规划设计研究院青海湖分院、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旅游开发办公室青海湖研究基地,使青海湖景区旅游科研创建全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高端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景区可以选择高水准的规划机构、规划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研发与评审,形成高质量的规划成果。利用青海湖研究基地这个平台,可以把景区建成面向全国的大学生实习基地、研究生实践基地、博士后工作站,从学术研究、智力咨询、品牌打造等层面集思广益,探索青海湖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创新发展道路。邀请国内生态保护、旅游规划、旅游建设等方面的顶级专家成立了青海湖景区专家委员会,利用专业知识优势,充分发挥智囊作用,为景区的规划建设、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全流程顶级专家参与的科学决策机制,为景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的智力支撑和科学决策参考。

    亮点六:国家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启动助力青海湖生态保护事业

    2011年10月,由国家专项投资850万元的青海湖湿地治理项目正式启动。青海湖湿地治理项目建设期两年,主要用于对青海湖13万亩沼泽湿地进行封育,实施保护与恢复。项目涉及青海湖保护区鸟岛、海心山、布哈河三角洲、布哈河河口、天峻县新源镇、刚察县泉吉乡、海晏县甘子河乡、共和县石乃亥乡和黑马河乡等区域。

    为保证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与海晏、刚察、天峻等方面签订了《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工作责任书》。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的实施,对积极探索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积累高原湿地恢复经验,建立湿地恢复模式,发挥宣传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对今后建立和推广高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具有示范意义。通过对青海湖沼泽湿地封育恢复、治理和湿地资源监测等方面的建设,可使青海湖湿地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得到很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为履行《湿地公约》、全面推进湿地保护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促进保护生态、牧民增收。

    亮点七:宣传营销模式创新、游客量实现突破

    在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的同时,青海湖景区宣传营销工作力度加大。委托编制的《青海湖景区旅游品牌营销规划》,明确了科学合理、系统实用的景区品牌营销长期规划,对于青海湖景区文化内涵挖掘和旅游品牌提升,促进青海湖景区世界级旅游品牌塑造具有指导意义。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宣传力度加大,实现了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体育竞技、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方面转变,通过环湖赛、诗歌节、大地艺术节、祭海文化节、观鱼放生节等一系列文化节庆赛事活动的举办和摄影、徒步、观鸟、户外露营、沙漠探险、徒步穿越等专题旅游的推出,有效发挥青海湖品牌效应。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构建,营销手段的创新,使景区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客源市场得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2011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大关,实现青海湖景区游客量新突破,标志着青海湖景区迈入全国大景区行列。

    亮点八:“1256”精品景区建设计划启动

    青海湖景区是青海旅游构建“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轴心和支撑,也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最具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继续坚持遵循生态第一、环保优先、可持续利用、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和健康文明“七个原则”,从一切为了打造品牌景区、一切为了资源合理利用、一切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切为了老百姓富裕出发,明确提出并实施了“1256”发展计划。即,围绕“建设全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一个中心,以项目建设和品牌建设“两大建设”为着力点,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当前重点工作与长远发展、景区发展与带动当地群众发展、青海湖发展与全省旅游业发展“五个方面”关系,推进景区生态保护“科技化”、项目建设“生态化”、品牌塑造“国际化”、旅游环境“自然化”、旅游产品“个性化”、管理服务“人性化”“六化”工程,加快青海湖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优势转化,推进青海湖旅游项目建设,更加深度打造“生态青海湖”、“文化青海湖”、“和谐青海湖”。

    亮点九:“文化青海湖”建设增强了发展“软实力”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大力培育景区文化品牌,以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注重挖掘历史和民族文化内涵,加强对青海湖旅游资源的支撑作用,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注重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文化景区、节庆文化品牌,提高青海湖景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注重以文化繁荣带动旅游繁荣,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新路径,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组织实施“一本旅游指南、一台戏、一部动漫、一部宣传片、一本导游词”等“五个一”文化精品工程,建立了涵盖青海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内容的摄影图库,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青海湖艺术创作活动,建起十多座大型文化公益宣传牌,在景区设计规划、发展生态旅游、扩大品牌影响力中,倾力打造具有“青海湖文化”特色的项目工程、旅游产品和节庆品牌活动,以“文化青海湖”建设推动“生态青海湖”、“数字青海湖”、“和谐青海湖”的共同发展。

    亮点十:青海湖冬季旅游展现“破冰”之势

    2011年,青海湖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之势。通过强强联手、多方协作,充分利用中国最大的、海拔最高的天然冰场资源优势,利用青海湖冬季冰雪旅游资源,以“冬游青海湖,精彩更快乐”主题,紧紧围绕“自然观光、生态科普、民俗体验、娱乐互动”四大主题,青海湖景区从倡导体现环保健康理念、促进景区旅游四季均衡发展出发,先后推出徒步冰面大穿越、徒步迎新年等系列冬季旅游活动,深入挖掘冬季旅游资源。同时,推出各项冬季旅游优惠措施和丰富的冬季旅游活动及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向游客充分展示青海湖冬季的大美景色。一系列的活动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为打破青海省冬季旅游“坚冰”态势,开拓青海湖冬季旅游新市场,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进一步增强了龙头景区的发展亮点。

 
 
 相关链接
·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目前已进入完全封冻期
· 青海湖景区今冬首次环湖水禽监测巡查工作结束
· 青海湖面积连续7年持续增大 达到近11年来最大值
· 青海湖荣升5A景区 将对青海省旅游发展影响重大
· 青海省对青海湖景区销售裸鲤行为进行专项查处
· 青海湖旅游迎来年度大高峰 旅游日收入突破百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