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水利部部长:全力做好2012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02日 20时59分   来源:水利部网站

认真总结经验 超前安排部署
全力做好2012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2年2月2日)

同志们:

    2011年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中央先后出台1号文件、召开最高规格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水利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有效应对频发多发连发并发的洪涝干旱灾害,夺取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今天,我们在重庆召开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回顾总结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分析研究新时期防汛抗旱形势,安排部署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刚才,黄奇帆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用朴素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全面阐述了重庆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和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大力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水务水投集团、广辟资金渠道、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做法、经验和成效,描绘了重庆更好更快发展的美好蓝图,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汪洪总工程师宣读了国家防总关于2011年全国先进省级防办的通报,与会领导向受到表彰的单位颁发了奖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防汛抗旱工作十分重视,有关负责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一会儿,国家防总副秘书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同志和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郭晓光同志还要讲话,张志彤同志还要代表国家防办作工作报告。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汛情旱情形势复杂,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2011年我国降雨总体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汛情旱情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明显,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特点。

    一是大江大河平稳,局地洪涝频发。2011年大江大河水势平稳,但湖北、贵州、北京、广西、浙江、海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发生了强降雨,其中湖北省通城县和贵州省望谟县超过200年一遇。受其影响,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北京、武汉、成都等多个大城市发生了严重内涝,136个城市受淹,全国有5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大洪水,1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

    二是旱涝快速转换,洪水涨势迅猛。4、5月份长江中下游5省旱情严重,江河湖泊水位严重偏低。进入6月份,南方地区不到20天连续发生4次强降雨过程,湘鄂赣浙等省旱涝急转,苏皖等地南涝北旱,湖北陆水、江西乐安河、湖南湘江支流涓水等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浙江钱塘江、安徽水阳江、贵州望谟河等24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的大洪水,其中钱塘江发生1955年以来最大洪水。

    三是秋汛范围较广,洪水量级偏大。9月上中旬,12天内汉江上游、嘉陵江、黄河泾洛渭以及伊洛河流域发生3次强降雨过程,四川、重庆、湖北、陕西、河南等地4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其中四川渠江发生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汉江上游发生20年一遇的大洪水,陕西渭河发生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秋汛范围之广、洪水量级之大,在历年“华西秋雨”过程中都非常罕见。

    四是台风结对活动,登陆接近常年。西北太平洋、南海共生成台风和热带风暴21个,其中有16个在活动期内结对出现,比常年偏多1倍以上,并有7个在我国登陆,登陆个数接近常年。但登陆台风仅有1个达到强台风量级,且均未深入内陆,影响相对较小。

    五是干旱过程偏多,受旱区域较大。2011年我国从北向南连续发生了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3次严重干旱过程,波及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耕地受旱面积累计达到4.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7%,北方冬麦区的旱情贯穿了整个冬麦生产关键期,南方地区的旱情贯穿了整个主汛期。旱情过程之长、范围之广、时间之久、程度之重历史少有。

    六是人饮困难突出,分布区域集中。2011年全国有2800多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内蒙古、甘肃等地,其中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9月上旬旱情高峰时有1405万人发生饮水困难,是全国多年同期人数的2倍,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群众饮水困难时间长达半年以上。

    面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和各流域防总、各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旱区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防灾抗灾减灾。

    一是领导重视,超前作出安排部署。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做出重要指示,并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国务院三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两次在旱区一线召开抗旱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抗旱扶持政策,对抗旱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支持力度之大,是多年来少有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决策部署,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亲自安排,亲赴现场检查指导,有力推动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强化各项工作措施。汛前,国家防总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和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对重点工作提前安排部署,组织10个检查组分赴各地开展汛前检查,会同监察部通报了重要防洪工程和重点抗旱地区的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人,组织各地编制修订了方案预案,举行了2011年黄河防汛指挥调度演习。各地严格落实责任,提前做好汛前检查、水毁修复、物资储备、预案修订、抢险演练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夺取防汛抗旱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统筹兼顾,科学调度正确决策。国家防总科学研判汛情旱情灾情形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14次,发出紧急部署和调度命令80多个,派出150多个督察组、工作组和专家组协助指导地方开展工作,商财政部下达了80.6亿元防汛抗旱经费,调拨了2246万元防汛抗旱物资。各地根据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有效应对了各类灾害。国家防总和流域、地方各级防指精心组织、优化比选、果断决策、科学调度,通过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适时加大下泄流量向下游补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调度三峡、丹江口、小浪底等水库和杜家台分洪道拦洪削峰、分流减压,成功应对了“两江一河”严重秋汛;实施河北向北京输水、珠江水量统一调度、引黄济津济冀、引察济向等应急调水,确保了重要城市供水安全,改善了白洋淀和向海湿地的水生态环境。

    四是以人为本,妥善转移安置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强化人员转移和安置避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人员伤亡。湖南、云南、江西、四川等省利用刚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90多万人。在台风防御过程中,各地分层次、按区域组织渔船回港避风、海上养殖人员上岸和危险区域群众转移,有效避免和减少了人员伤亡。

    五是强化基础,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国家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夯实防汛抗旱基础。《全国抗旱规划》编制完成并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建立了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出台了黄河滩区淹没补偿政策,全面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和县级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可研已经批复,中央抗旱物资储备实现了零的突破,大大增强了防汛抗旱的综合能力。

    六是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提高了防灾抗灾的整体能力。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和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全力做好气象服务。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充分发挥抗洪抢险、抗旱减灾的突击队和中流砥柱作用,攻坚克难、化险为夷,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全年防洪减淹耕地2217万亩,减免城市进水91座,防洪减灾效益达506亿元,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降至519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亡人数最少的年份。解决了2055万城乡居民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地3.2亿亩,抗旱挽回粮食损失465亿公斤,大旱之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了“八连增”。在此,我代表国家防总、水利部向关心支持防汛抗旱工作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常年奋战在防汛抗旱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二、深刻认识国情民情水情,准确把握防汛抗旱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水利跨越发展、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保民生促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防汛抗旱任务越来越艰巨。

    从经济形势看,当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但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大,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面临着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资源约束强等新形势,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对稳定物价和宏观经济全局至关重要。

    从气候变化看,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反常性、不可预见性、突发性日益凸显。近年来,局地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区域性严重干旱以及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往往是多灾并发、重灾频发,时空异常、旱涝急转,远远超出了以往的认识和经验,防御难度极大,安全威胁与日俱增。

    从保障民生看,防洪保安全、抗旱保供水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实施了一揽子保障措施,夯实民生水利基础,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这些措施既顺应了民意、满足了群众的期盼,也赋予我们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为重大的责任。

    与面临的形势、要求和任务相比,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五个差距”。

    第一,与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地位相比,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尚有差距。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大江大河防洪体系逐步完善,但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程设施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小型水库病险率之高已成为防洪保安的突出隐患,山洪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之多已成为防洪减灾的紧迫问题,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之弱已成为我国防洪体系的明显短板,一些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之低已成为城市正常运行的最大隐忧,一些地区水资源供给能力之低已成为抗旱保供水的突出瓶颈。

    第二,与应对极端天气多发局面相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尚有差距。当前,我国局地强对流天气导致短历时、突发性暴雨的预测预报水平不高,无法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预测预报。台风预报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致灾规律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旱情监测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稀少、精度不高,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严重滞后。预警发布机制尚不健全,网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边远地区覆盖率和时效性难以保证。

    第三,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相比,防汛抗旱保障水平尚有差距。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一方面城市防洪设施跟不上,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一些地区群众性防汛抗旱队伍有名无实,难以发挥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作用;专业抢险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规模偏小、装备落后、能力不强等问题;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数量、品种不能满足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需求;水旱灾害保险机制尚未建立,社会救助补偿体系还不完善,防汛抗旱投入机制尚不健全。

    第四,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相比,防汛抗旱社会管理尚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洪水风险和水资源条件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城市工矿企业向洪水高风险区盲目扩张,干旱缺水地区盲目上马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等现象依然存在。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对无序开发建设还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比较薄弱,全民水患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亟待进一步增强。一些社区和乡镇等基层组织防汛抗旱机构不健全,预案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第五,与水利信息化现代化要求相比,防汛抗旱科技应用尚有差距。目前我国防汛抗旱科技应用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尚未覆盖到基层,利用遥感、遥测等高新技术开展灾情调查和评估刚刚起步,抗洪抢险现代技术和装备水平建设相对滞后,抗旱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手段不完善,高效节水等抗旱措施应用不足,这些都表明防汛抗旱科技研究和应用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防汛抗旱科技应用水平还不能满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要求。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立足国情民情水情,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搞好统筹谋划,加强基础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全面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对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防治水旱灾害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加强防汛抗旱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要全面贯彻、狠抓落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规律、人水和谐,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加快构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洪涝干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防灾减灾安全保障。

    第一,要提高认识,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下功夫。要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优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需求。在防抗方略上,要坚持人水和谐、科学防控,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需求,既着力防治水旱灾害又规范人类活动,做到流域区域协调、防汛抗旱齐抓、城市农村共管。在应对措施上,坚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夯实防汛抗旱工程基础,强化预测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着力构建有利于防汛抗旱新发展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第二,要突出重点,在夯实防汛抗旱工程基础上拿真金。要牢牢抓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继续实施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加快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建设,推进海堤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强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工程保障能力。要加快以监测预警为主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央财政已安排38亿元用于1100个县的项目建设,2012年度736个县的中央补助资金计划也即将下达,要加强组织管理,落实配套资金,强化技术指导,力争2013年汛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全面提高我国山洪灾害防御能力。要加快推进《全国抗旱规划》的组织实施,抓紧编制全国和省级抗旱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落实编制经费,切实加大抗旱减灾工作的资金投入。

    第三,要科学防御,在提高防汛抗旱管理水平上见实效。要加强雨情、水情和台风的监测预报,完善监测网络,优化站网布局,强化应急机动监测,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加快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尽快建立旱情测报系统和站网体系,研发旱情分析、评估和预警平台,建立干旱综合分析会商机制,构建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要继续开展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和试点,组织研究大江大河、重要跨省河流的水库群、河道、蓄滞洪区、取水枢纽等防汛抗旱联合调度方案,进一步提高调度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成果,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水平,做好二期工程全面启动的各项工作,抓紧组织实施。

    第四,要依法防控,在完善防汛抗旱法规体系上下气力。要强化防汛抗旱督察工作,抓紧制订出台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各流域和省级防指要配齐配好督察专员,逐步建立防汛抗旱督察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抗旱条例、台风防御工作意见等法规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各地抓紧制订配套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文件。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的意见征询工作,做好颁布实施的有关准备。要按照水利部最近印发的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意见,督促各地适时修订城市防洪规划,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防洪能力。要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优化修订,提高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要创新机制,在完善防汛抗旱保障体系上求突破。要明确和落实政府及各部门、各行业承担的防汛抗旱责任,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防汛抗旱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各级财政预算内投入。要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要加快编制主要江河洪水风险图,开展干旱风险区划研究和水旱灾害保险研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旱灾害保险制度和灾后补偿机制。要加强防汛抗旱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

    第六,要立足服务,在强化防汛抗旱队伍建设上出实招。要将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延伸到乡镇村组,在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建立乡镇、社区等基层防汛抗旱组织。要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地方与军队武警相结合、防汛与抗旱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力争通过5年努力,建成包括国家级、省级(流域)、地市级、县级和乡镇及以下5个层次的防汛抗旱应急队伍体系。要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推广湖南、江苏、山西等省的经验,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防汛抢险队、抗旱服务队和物资仓库“两队一库”建设。要切实加强各级防办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防办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在机构规格、干部配备、设备配置、资金保障等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防汛抗旱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处置防汛抗旱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超前部署狠抓落实,着力做好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总的目标是:坚持稳字当头,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灾害损失,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为此,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当前西南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不足,人饮困难依然突出,要充分考虑冬春持续连旱的最不利情况,倒排人饮解困计划,落实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损毁设施修复,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北方地区去冬雨雪偏少,春季抗旱形势不容乐观。要强化旱情监测预报,科学调配抗旱水源,提前做好春灌春耕等各项抗旱准备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着力做好河北向北京输水、引江济太、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低枯水位应对等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重点地区生态安全。

    二要切实抓好北方河流防凌工作。当前黄河、松花江、黑龙江等北方河流正处于防凌的关键时期,要强化防汛防凌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密凌情监测,优化防凌调度,加强巡查值守,备足防凌物资,强化军民联防,全面落实各项防凌部署和措施,按照“上控、中分、下泄”的原则,综合采取水库调度、堤防守护、破冰疏凌、人员转移等措施,确保防凌安全。

    三要不断增强农田防灾抗灾能力。各地要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公共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种涉水资金,形成投资合力,推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台阶。要抓紧修复水毁堤防、水库、闸坝和渠道,尽快恢复防洪和抗旱能力。要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积极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着力提高抗旱供水能力。

    四要超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要根据工程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抓紧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确保科学合理、实用高效。要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减大灾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演练,提高队伍实战水平和应急能力。要充实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加强防洪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物资储备。要认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汛前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及早消除隐患。

    五要突出抓好水库堤防安全度汛。重要江河堤防和水库防洪保安始终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存在病险或正在施工的水库,要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避免垮坝失事。要组织辖区内堤防、水库管理单位制定完善抢险预案,严格执行突发险情灾情报告制度。要认真执行国家防总巡堤查险工作规定,防汛关键时期要加派人手、加密频次,特别是险工险段和重要部位要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发生险情后,行政责任人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专家研究制订应急处置方案,调派人力物力全力抢护。

    六要有效防范台风、山洪和城市内涝。防御台风、山洪和城市内涝工作涉及部门多,防御难度大,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强化统一指挥,搞好协调配合,合力防灾减灾。沿海地区在防台风工作中,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落实各类防台风预案,及时组织海上船只回港、近海养殖人员上岸、灾害易发区和低洼易涝区群众转移,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山洪灾害易发区要强化基层防御组织,细化防避方案,落实责任措施,充分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果,加强预警,及时组织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各地要大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加强防洪排涝应急能力建设,搞好防洪排涝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及时疏浚河道,疏通排水管网,落实地下公共空间防护和低洼地带应急排涝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七要全面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要高度重视气象预报和汛情、旱情监测工作,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确保信息测得出、报得准、传输快。一旦发现异常天气和重大汛情征兆,要及时通报,为防汛抢险争取更多时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完善预报方案,强化会商分析,搞好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多种传统和现代化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八要科学调度各类防洪供水工程。要根据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变化,做好水库、湖泊、闸坝和分洪河道、蓄滞洪区等骨干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加强水库群和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综合采取河湖联调、湖库联调、库闸联调等手段,统筹安排“拦、分、蓄、滞、排”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调蓄作用和防洪减灾效益,确保防洪安全。同时要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工程蓄水,保障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九要着力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度。各地要深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公布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监督。最近一个时期,地方各级政府陆续换届,要及时对新上岗的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进行培训,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水平。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全面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十要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发布机制。要加强防汛抗旱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加大防汛抗旱宣传力度,建立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正确引导媒体舆论,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要积极探索防汛抗旱宣传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及时发布重要汛情旱情灾情,有计划组织策划专题报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防汛抗洪和抗旱减灾工作,提高防汛抗旱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社会各界了解水旱灾情、关注灾区、支援抗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凝心聚力、尽职履责,全面完成2012年各项防汛抗旱任务,努力开创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关链接
· 落实中央部署 推动水利发展--访水利部部长陈雷
· 水利部:将建设5个层次的防汛抗旱应急队伍体系
· 水利部部长:2011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3452亿元
· 水利部公布查处的一批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典型案件
· 水利部:黄河内蒙古河段全线封河 封河过程平稳
· 水利部完成中央立项水文建设项目浙闽赣专项检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