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强降水袭北方 中央气象台持续预警提示加强防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21日 08时37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未来三天,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内蒙古东部四川等地将有大到暴雨。7月21~2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京津地区、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山东大部、四川盆地、华南中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四川盆地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辽宁西部和东南部、广东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中央气象台7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21日08时至22日08时,甘肃陇东和陇南、陕西大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和东部、山西、河北、京津地区、四川盆地中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局部地区并将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7月20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强降水天气的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努力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提前量和精细化水平,同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目前我国北京等地已正式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天气形势不容忽视。气象部门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外出旅行或到山区郊游的人员要密切天气信息,注意防雨防雷,避免到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活动。

    未来三天,我国江南华南将有高温天气。21~22日,江淮、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将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温度可达37℃;23日,华南的高温天气趋于减弱。热带低压进入南海强度将逐渐加强。昨天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的热带低压,今天早上05时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近海,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即将于21日上午进入南海东部海面,强度逐渐加强,有可能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风暴。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21日08时至22日08时,甘肃陇东和陇南、陕西大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和东部、山西、河北、京津地区、四川盆地中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局部地区并将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南海东北部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

    22日08时至23日08时,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西部、华北东部、黄淮中东部、四川、云南中北部和东部、广东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吉林西部、辽宁大部、山东北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南海东北部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南海中东部和南部将有6~7级、阵风8级的南到西南风。

    23日08时至24日08时,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黄淮、陕西中部、江汉中西部、云南大部、、贵州、华南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南海西北部、琼州海峡、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南海东北部将有6~7级东北风。

    【气象科普】

    暴雨及其防范应对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在业务实践中,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强对流天气及其次生灾害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多轮强对流天气过程,并引发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地陷、泥石流、龙卷风等次生、衍生灾害。造成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我们又该如何加强防御?

    中央气象台有关专家表示,近期我国的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江南和华南。主要原因是江南和华南地区正值春夏之交的时节,这也是我国冬、夏季风转换的时期,南方暖湿气流逐渐加强,北方冷空气仍有很强的势力,江南和华南正好位于冷暖气流交锋最频繁的区域,因此特别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

    由于太阳辐射的加强使得天气越来越暖,加之南方送来的暖湿气流携带有大量的水汽和热量,因此大气中很容易积蓄能量。当北方冷空气以适当的方式侵入暖湿气团时,各类强对流天气系统便会在部分地区形成,使空气中积蓄的水汽和能量在短时间内得到释放,于是形成了诸如强雷电、短时的暴雨和大风甚至冰雹和龙卷风这些强对流天气。此外,由于今年的暖湿气流是近年来同期比较活跃和强盛的,因此这段时间南方的强对流天气多次出现,并引发了部分次生灾害。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其他灾害的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原生灾害还要大。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室副主任赵鲁强表示,一般来说,随着强对流天气而出现次生灾害的频率较高,不同的灾种所集中发生的地区也不同,且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有关,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多出现在山区,地陷多出现在平原地区。

    赵鲁强说,科学防御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需要加强预报预警能力,公众要主动地了解、学习相关的气象科普知识,一旦遇到灾害发生,要懂得应对的措施,用最多的信息量来武装自己,从而避免遭受到次生灾害。 

 
 
 相关链接
· 气象局通知要求加强近期强降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
· 气象局风速订正技术取突破 风能预报准确率提高8%
· 气象局:西北华北有大到暴雨 江南华南高温重现
· 气象局:“卡努”登陆韩国 对我国影响基本结束
· 气象局加强一院八所修购专项规划及项目评审工作
· 气象局:西北华北及四川大到暴雨 谨防地质灾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