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县域经济和服务业成老工业基地振兴重要支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06日 09时01分   来源:辽宁日报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和服务业是困扰着辽宁经济发展的两块“短板”。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辽宁县域经济和服务业开始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一跃成为全省经济提升的爆发点。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全省县域经济年均增速超过20%,主要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295.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849.4亿元,年均增长12.7%,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指标。

    辽宁县域经济和服务业,如今彻底告别了曾经的“短板”称谓,并以蓬勃的生机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策助力启动发展引擎

    众所周知,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以重工业闻名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服务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短板”。辽宁的县域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同样是困扰全省经济发展的 “短板”。如果不迅速补齐这两块“短板”,就无法实现辽宁经济的腾飞。

    承载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历史使命的新辽宁,为了补齐“短板”,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2006年,《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10项政策支持措施含金量极高。其中包括:省对县共享税种定比增量全额返还;对县域重点工业园区每年给予2000万元定额补助政策;新增7.9亿元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养殖基地、林地经济、水产养殖及加工产业发展;每年安排2亿元贴息资金支持县域产业项目的发展。

    2008年,《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 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服务业将成为辽宁省城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战略取向。大力发展服务业将作为城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首要任务,被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位于优先发展的位置。自此,城区经济成为辽宁省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重要载体。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8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每个城区发展服务业项目给予500万元的专项补助。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政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拉长辽宁经济“短板”的决心。政策助力下,全省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大发展的引擎强劲启动。2008年,辽宁省正式启动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一年后,城区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也全面启动。

    放权让“短板”走上升级版

    在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辽宁的县域经济发展被国家县域经济研究机构总结为“辽宁现象”。 其实这种因潜力释放、活力释放而高速发展的 “辽宁现象”,不仅仅在县域,在城区、在园区、在厂区都有所体现,辽宁经济的“短板”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区划调整、简政放权,是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为了给县级政府提供足够的动力和资源,省政府实施了县级扩权改革,给县一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自主权。省委、省政府对全省56个城区实施区划调整和简政放权两项改革。 14个市也相继向城区下放了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15大类、近百项管理权限。以沈阳为例,在下放权力后,市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229项压缩到110项,减幅达到91%。

    放权不仅让城区有了更大的自主性,还让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使城区的发展活力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配合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全省各市对城区行政区划进行大调整,在空间上进行整合。新一轮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沈阳市9个城区的面积扩大了近一倍,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得以释放。区划调整还让老城区与新兴产业区之间实现了联动。为拓展老城区发展空间、加快城区工业园区建设,锦州市在龙栖湾新区为凌河区、古塔区规划了4.8平方公里的“飞地”,专门用于两个区发展工业。

    辽宁的“短板”迅速拉长还得益于其产业的高端定位。无论是县域经济、城区经济还是服务业,辽宁追求的都不是总量的简单增长,而是力求产业结构调整,追求品牌和品质效应。辽宁省提出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一县一业”;每个县集中建设一个工业园区,打造超百亿元工业产业集群。同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结构,也成为近年来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航向标。结合打造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定位,辽宁省重点发展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省政府提出,每个城区都要形成一个有规模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个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

    短板变支柱后劲十足

    数据最有说服力。轻装上阵、精准定位让辽宁的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和服务业交出了一张张飘红的成绩单。2011年,辽宁56个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44亿元,增长28.1%。城区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圆满实现。 2009年底,辽宁县域经济倍增计划提前一年实现,44个县 (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9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

    曾经的经济“短板”如今拉长且亮点频现。县级产业园区中,法库县的陶瓷、辽中县的装备制造、瓦房店市的轴承等,都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势头正劲的辽宁服务业,同样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香格里拉、希尔顿等服务业巨头纷纷落户辽宁,辽宁服务业已经迈向品牌化和标准化的更高发展层次。而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9.8%提高到2010年的45.3%。更重要的是,“短板”变“长板”,让辽宁产业结构更合理,经济协调发展,为辽宁的进一步腾飞强劲助力。

    今年,辽宁省城区经济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已正式启动。业已启动的第二轮县域经济倍增计划进展喜人。告别“短板”,正在快车道上运行的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冲向了更高的发展目标。(记者 黄 琳) 

 
 
 相关链接
· 辽宁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上半年领跑全省经济
· 山东:使县域经济成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关键支撑
· 袁纯清在运城调研时强调: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 秦光荣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全省县域经济等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