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新疆防沙治沙亟待纳入国家专项工程治理项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14日 11时13分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开展防沙治沙工作,不仅关系到新疆,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大局和可持续发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疆代表团以全国名义向大会提出建议:中央政府应进一步重视新疆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把新疆防沙治沙纳入国家专项工程治理项目,给予支持。

    每年沙化面积82平方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木太力甫·吾布力说,与内地一些地区只有“一化”不同,南疆三地州土地“三化”都比较突出,即沙化、盐渍化、石漠化。这几年因为地下水的开采,又进一步加剧了“三化”,“这已严重影响到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木太力甫·吾布力说。

    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沙化土地面积最大、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全区沙化土地面积为74.6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44.84%,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3.13%,同时每年仍以82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目前,全区共有1800万人口直接遭受风沙浮尘危害,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年均浮尘天气263天,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记者了解到,新疆32个国家级和3个自治区级贫困县中有34个分布于风沙区,其中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和田地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4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9.3%。

    投工投劳治沙难治本

    全国人大代表董新光说,近年来,自治区运用林业、草原、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等项目资金,动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土地沙化扩展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止。“但面对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东疆盆地沙漠的侵袭,一些分散的小项目资金和干部群众投工投劳治沙显得严重不足。”董新光说。

    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2012年对南疆环塔里木防沙治沙情况的调研数据显示,人工造林治沙,包括水电配套、土地平整、苗木、定植、节水管材等费用,每亩造林成本平均在1800元。董新光说:“按现行造林政策补助,国家和自治区各项补助加起来每亩为300元,剩余1500元成本由基层政府和群众投工投劳承担,这种情况不仅制约着防沙治沙的进程,而且影响着基层造林治沙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已于2007年编制上报了《新疆防沙治沙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之后,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又将上述规划分编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和《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两项规划涉及新疆56个县(市)。截至目前,《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尚未获得国家批复,《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虽已获国家批复,但工程建设资金一直未予落实。

    与向沙漠要效益结合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艾力更·依明巴海认为,防沙治沙要与向沙漠要效益结合起来,这就是近几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些沙漠边缘地区防沙治沙兴起的沙区特色产业,有人称之为“沙产业”。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肉苁蓉、甘草、沙棘、黑加仑、枸杞等沙区特色植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以种植及深加工沙区特色植物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近120家,开发出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果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带动了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种植方面,民丰县若克雅乡博斯坦村和于田县奥依托合拉克乡兰干吾斯塘村的农户,在人工种植红柳根部套种大芸,户均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红柳大芸致富村,农民发展“沙产业”的积极性逐年提高。在若羌县,多年来大力推广在干旱、沙化土地上种植红枣形成产业,至2011年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走在全疆前列。

    “这些既能防沙治沙、又能脱贫致富的产业值得总结推广。”艾力更·依明巴海说。

    为了加强防沙治沙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曾建议,要在绿洲周边的大沙源区建立一批固沙封禁保护区;限制在沙源区开荒种地,防止超采地下水;同时还要为防沙治沙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

 
 
 相关链接
· 新疆且末:“沙害”变“沙利” 生态效益两相宜
· 把质量放第一——新疆首条沙漠高速施工现场侧记
· 新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遏制土地沙化任重道远
· 新疆沿"死亡之海"建设环形铁路串起座座沙漠绿洲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