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创新伙伴”计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11日 09时07分   来源:解放日报

    说起创新,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钮晓鸣就会拿出4张榜单,依次是:全球研发投入排行、全球论文发表量排行、全球专利申请排行、国家和地区全球竞争力排行。前3张榜单我国名列前茅,而全球竞争力排位则始终不尽理想,甚至呈现下滑之势。

    为何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他说,很多人在意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把“创新”狭隘地等同于“研发”,其实“研发”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样的转化,又该如何破题?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领命先试先行。作为全市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引领的新平台,成立15个月来,产研院实施“创新伙伴”计划,协同区域、院所、校企,突破“产学研、两张皮”怪圈,用社会经济需求来“牵引”科技成果,把它们从实验室里拉到生产线上。

    重组“创新伙伴”合作模式

    上海每年仅登记在案的科技成果就达数千项,可大量研究成果往往缺少合适的开发者,半途而废、无果而终。以材料学为例,新型材料技术只有经过中试、放大,并控制好质量和成本,才能成为适用的产业技术。然而“接力跑”中的这一棒,在我国普遍是“短棒”,少人跑甚至没人跑。

    如今“3D打印”正火,可基本上是进口货打天下。不少单位买来一套3D打印机,开机甚少,甚至从没打开包装,因为打印耗材太贵,不舍得用。原来,进口设备要配进口耗材,人家已占据整整一条产业链,从头跑到尾。

    倪秀元教授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导,他们坐拥国家重点实验室,却还不具备将3D打印材料中试放大的条件,更难以与打印机设备的生产商相互配合、共同提升。若按照传统的校企合作“1+1”模式,“有时存在断链现象,技术交易后就无法接力了”。

    这次,产研院当起了多面“接力手”,引荐多位“创新伙伴”。他们不摸“成果”、先摸需求,找准有实力研发3D打印设备的企业,与高校内的打印材料研发同步实施,还引入3D打印的代理服务商,培育各行各业的3D打印用户。按照市场上“设备+材料+服务”的商业模式,进行全产业链分工配置,共同获取3D打印链的高附加值。眼下,倪秀元正带领十几人的课题组“100%投入”产研院这个平台,为3D打印机研发“墨盒”,并由华谊集团来接力生产。与他们同样性质的研发力量,还有上海材料研究所专家组。

    上海产研院鼓励教授带着课题离开学校,以“兼职”方式进入平台,与其他需求方协同创新。当然,这种科研组织方式不搞老套路,不再以论文发表、项目申请、成果评奖来驱动,而是试点新的绩效评价机制——产研院承诺给予参与创新过程的教授合理报酬,并在成果实现转化并获利后再行分成。之后,教授们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其它课题。钮晓鸣透露,他们正在筹措百万级专项资金,作为一种导向性的奖励基金。

    以此“一对多”模式,上海产研院正聚焦智能制造、数字服务、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领域,加快推进3D打印、大数据应用等13个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

    科学家与用户一起创新

    经过十多年培育,上海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科研实力一流的团队,有的获得了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多个国家级奖项,有的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无疑,他们是该领域科研的主角,跑出了很好的“第一棒”。但为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需要有人接过下一根“接力棒”。

    当前,基因检测当红,但何时才能广泛用于诊断甚至治疗?这是黄薇研究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基因学家,她是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在茫茫的基因海洋中搜寻与重大疾病相关的基因。尽管也在研究过程中接触到临床样本,可黄薇发现实验室层面的基因检测技术,距离临床应用还有相当大距离。

    产研院搭了台,建立临床医学转化研究中心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服务平台。用黄薇的话说,她终于“有勇气跨出这一步”,来到位于张江的产研院4楼,带着20多人的团队定定心心搞临床转化。在前期科研基础上,他们揭示了不少致病基因位点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包括肺癌、大肠癌等肿瘤基因,糖尿病、心脏病等代谢疾病基因,以及甲状腺疾病基因等。现已开始与肿瘤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瑞金、华山、新华等多家医院全面合作,开发早期发现、精确诊断、个性用药的基因诊疗技术。

    “在临床上,研发程序、方法、标准与实验室大不相同,必须强调高效率、低成本。”扑在转化中心的黄薇似乎换了一副脑子,把工作目标从“尖”转化为“用”。从中科院来到上科院担任副院长的曹阿民认为,从前科学家是“老大”,而今用户是“老大”,从事转化医学研发的人必须树立当好配角的绿叶精神,学会面向用户需求,和用户一起创新。“完成从主角到配角的价值观转化,才能让自己的研究真正有用,被普遍用上。”

    把创新服务送到小企业

    产研院尽管是个研究院,却是个打破围墙的院子。在构建上海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过程中,产研院也开门办院,向区域投放创新人力资源。

    在靠近复旦大学的国定路上,有一处杨浦(中国)创业者实训基地,楼内3个层面都是“上海产研院杨浦智能化产品创新中心”。在这里,80多个创业团队、1200多名青年拎包入驻。实训基地提供了孵化器般的场地,创新中心则提供了共性技术服务。产研院副总工程师宗宇伟介绍,全院共输出10多名工程人员,作为创业者的“科技辅导员”,利用开发测试平台,帮助创业者迅速形成产品。有了这种快速孵育,创新中心时不时有风险投资介入,还有大企业“星探”上门。

    作为创新创业主体,全市现有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等38万户,占申城企业总数97%。其实,小微企业在创新体系中最富活力和潜力,但也最缺少资金以及技术支撑。上海会达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汤德林,去年带着30人的企业来此开发“医疗全数字打印系统”,对CT影像进行三维化处理、彩色化打印,便于高清晰读片、低成本出片。在创新中心辅导下,他们半年即完成产品研发,被30余家医院使用,如今已顺利“毕业”离园,作为“新三板”企业上市。有流动、才活跃,目前中心内的创业企业“毕业周期”只有半年,最长一年。如果还未找到用户,通过申请仍可获得续约机会。据悉,产研院正在与不同区县合作,开创机器人应用系统等不同题材的创新中心。

    “只有当一种发明应用于经济活动中,才能被称为‘创新’。”钮晓鸣欣喜发现,最近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这样的创新定义已被广为引用。(记者 傅贤伟 徐瑞哲)

 
 
 相关链接
· 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第2批试点研究所选定
· 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赛程过半并召开通气会
· 山东省召开创业创新工作会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 人民日报时评:抓住“创新窗口”方能赢得未来
· 中国-以色列技术创新联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以召开
· 山西省132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8490万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