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施以援手是我们的责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年01月06日 16时51分   来源:海洋局网站

“尽全力施以援手是我们的责任”
——访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
   

    1月2日下午,从“雪龙”船起飞的“雪鹰12”直升机,成功将被困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商船上的52名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然而,正当“雪龙”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后续科考任务时,它所在地区受强大气旋影响,浮冰范围迅速扩大,造成“雪龙”船及船上101名人员撤离行动受阻。

    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众多讨论。“雪龙”船在接到“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求救时作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时是否考虑了存在的营救风险以及对自身科学考察进度的影响?在营救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

    各方第一反应是“救人要紧”

    “按照国际海事规则和规定,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的原则,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全力营救。”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5日6时50分,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先后接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和俄罗斯船的一级(最高级别)紧急救助请求,俄船被冰山卡阻,该船及船上乘客和船员面临危险,请求附近过往船只前往救助。此时,“雪龙”船距俄船约600海里,是距离它最近的一艘船舶。

    接到救助请求后,考察队领队刘顺林立即向国家海洋局请示,国家海洋局领导当即批准了“雪龙”船的救援行动,同时要求“雪龙”船确保人员及船舶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曲探宙介绍说,在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本身即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过去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过程中也曾多次遭遇突发状况,并得到了澳大利亚、美国等方面的援助。按照国际海事规则和规定,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的原则,面对俄船被困的情况,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全力营救。在这一点上,国家海洋局领导的指示和考察队的请示是一致的。此外,法国和澳大利亚的船只也是秉承着这样的原则和精神随后赶去施救的,这是大家的第一反应。

    只有“雪龙”船最易施救

    “不是因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救援能力而去救援的,而是无论能否救援成功,我们都应尽全力前往营救。”

    在国家海洋局作出批示后,考察队暨“雪龙”船随即调整航线,全速航行,历时两天,于12月27日凌晨在南纬66°、东经144°30′与随后赶来的法国南极考察破冰船“星盘”号相会,并一同破冰前往俄船遇险处。

    12月27日夜,“雪龙”船艰难破冰航行至距俄船6.1海里处,由于冰情严重,无法前行。经商定,在俄船上人员暂无生命危险情况下,“雪龙”船、法国船决定原地等待正在赶来的破冰能力更强的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或天气转好、浮冰松散后再施行营救。其间,法国船由于主机发生故障而无法破冰跟进,随后退出此次救援行动。

    恰是在此等待期间,新生成的强大气旋使“雪龙”船所在海域冰情加重,由于浮冰挤压叠加,浮冰厚度达3米~4米,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冰脊。曲探宙表示,“雪龙”船破冰能力有限,160多米的船身在冰区行动不便,这些都是造成“雪龙”船受困的原因。而且,法国船出现故障退出救援行动,也使得原计划两条船在遇险船两侧开辟水道的计划无法施行。尽管如此,“雪龙”船仍坚持寻找有利时机开展营救。曲探宙说:“我们本就不是因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救援能力而去救援的,而是无论能否救援成功,我们都应尽全力前往营救。”

    变化远比计划快

    “本次救援行动势必会对下一阶段工作带来影响,但我们不后悔。”

    据曲探宙介绍,2013年12月30日,比“雪龙”船破冰能力更强的“南极光”号船也在距俄船11海里处遭受严重浮冰阻挡,无法采取有效救援行动。

    在采取营救行动的3艘船中,只有“雪龙”船带有一架Ka-32型“雪鹰12”号船载直升机,但由于俄船与“南极光”号船上没有可供“雪鹰12”号直升机起降的平台,因此原计划由“雪鹰12”号直升机把受困乘客先从俄船旁的冰面上运到“雪龙”船上,等“雪龙”船驶离冰区后再用小艇转移至“南极光”号船上的方案,因为天气和海冰情况变化较快而难以实施。同时,“雪龙”船与“南极光“号船被海冰所困,也导致无法用小艇转移俄船被困人员。

    随后,“雪龙”船抓住了1月2日能见度增强、风力减弱的短暂有利时机,采取在海冰上铺设木板以减小直升机起降压强的方法,分批将俄船上52名乘客从船旁海冰上运至“南极光”号船旁海冰上,并安全登上“南极光”号船。至此,救援行动结束。

    曲探宙说,在救援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确保船舶、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和调整应急处置方案,最大限度防止船舶与人员遇险。本次救援行动势必会对下一阶段的考察、补给、航行计划带来影响,但我们不后悔,这既是发扬国际主义与人道主义精神,也体现了我国作为极地考察大国的责任感。

    “南极光”号船大副罗伯特·达尔维说:“感谢中国南极破冰船,他们使营救成为可能。非常感谢与你们的合作,中国的队员做了营救的主要工作,澳大利亚和全世界为你们感到骄傲。”

 
 
 相关链接
· 海洋局召开“雪龙”号船脱困应急预报会商
· 海洋局召开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对"雪龙"指示精神
· 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向南极考察站全体队员致节日问候
· 海洋局号召向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学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