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创新监管新模式——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三十五

2017-02-16 15:26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赵文君)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是工商部门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稳步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建立随机抽查的监管新模式

2014年以来,工商总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商事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明确了通过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开展抽查的监管新模式。各地在法规、规章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抽查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抽查工作规范。

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创新性地成功设计出具有成都工商特色、适合基层局所操作并得到基层局所认可的企业年报公示信息和出资信息抽查“双随机”软件,实现了抽取被检查企业名单与执法检查人员名单的随机摇号配对信息化管理。

甘肃省立足被检查对象与检查人员双向互盲的原则,保证了市场主体和被监督对象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促进阳光监督和执法。重庆制定了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实施暂行细则,对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从抽查内容、“双随机”、检查开展、处置方式等方面予以明确细化。

2015年,针对企业公示的各类信息,工商总局部署开展了3次全国范围的定向和不定向抽查工作,共抽查企业78.04万户。各地还根据地方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抽查工作,全国全年抽查比例约为5.5%。2016年,在全国开展对市场主体年报的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3%。

发扬基层首创精神

两年来,工商总局通过实践探索“双随机”的有效途径,鼓励基层充分探索形成有特色、有成效的抽查方式方法,带动全系统监管方式的改革创新。

北京综合考虑交通状况、地域分布、行政成本等实际情况建立了以工商所长为主导的“双随机”抽查制度,由所长综合考虑检查人员素质、行政成本及被抽查企业基本情况,确定参与抽查的人员数量,抽查系统按此在抽查人员储备库中随机生成抽查人员名单。

“双随机”抽查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以北京市西城区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为例,该平台涵盖了全区市场主体数据库及风险数据库,能够搭载“双随机”抽查功能,实现“双随机”抽查工作电子化与痕迹化。

上海采取AB角搭配“双随机”抽查机制,由抽查对象所在的基层所随机选取干部作为A角,在区局内或相邻工商所随机选取监管干部作为B角,搭配开展抽查。

目前,工商总局正在研究起草推进监管方式改革创新的意见,指导全系统在工商监管执法领域普遍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此外,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跨部门的联合“双随机”抽查,加强综合执法和协同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

下一步,工商总局将扩大“双随机、一公开”覆盖面,积极探索在竞争执法、网络商品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商标广告监管等工商其他监管执法工作中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着力营造和维护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信用监管作用逐步体现

公开抽查结果是阳光执法、透明执法的保障,也是社会监督和抽查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建立企业信用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对于实现市场监管公平、规范、高效,减轻企业负担和减少权力寻租,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工商总局一方面明确要求抽查结果要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信息公示平台,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抽查结果查询途径。

工商总局在2015年全国统一部署的3次抽查中检查的78.04万户企业、2016年上半年抽查的17.2万户企业等抽查结果都已经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对外公示,并归集到企业名下,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查阅。

随着工商总局抽查和抽查结果公示等工作的推进,抽查的情况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查询和使用,在授予荣誉、审批资质资格、银行信贷、招投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2015年开展的年报抽查工作中,就有6466户抽查发现问题,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纠正违法行为后向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移出名录,修复自身信用。信用监管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