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州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老城区合并新设东南两区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6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调整后的广州区划示意图

广州市区一角

  11月初,自称“广州通”的马来西亚客商黄先生又一次来到广州,这次他发现过去非常熟悉的东山区和芳村区似乎找不着了。一打听才知道,广州市进行了50年来最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东山区和芳村区分别并入了越秀区和荔湾区;以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为依托,萝岗区和南沙区横空出世———

  广州经济总量雄踞全国城市第三,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大的转型期,诸多“瓶颈”正在突破,此次区划调整具有多重意义,颇受各方关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关智生认为,此次调整实际是一次城市结构的调整和功能升级之举。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表示,实际上就是要谋求城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谋求各单元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率先发展,进而实现广州繁荣和谐。

  ■老城区合并冲破“螺蛳壳”

  记者在原东山区与几位公务员和老街坊攀谈,尽管对退出历史舞台的“东山”表现出无限眷念,但谈到合并,他们都认为早就该“痛下决心”了———广州老城区面积太小发展受限,与面积广大的新区相比,客观上已经造成了不平衡。

  资料显示,2000年广州番禺、花都撤市改区,广州市区面积一下扩大到3718.5平方公里。但几个老城区中,越秀8.9平方公里,荔湾11.8平方公里,东山17.2平方公里,三区加起来只占总面积的1%,但常住人口约156万,占到总数的27%。一方面是老城区管辖面积过小,“螺蛳壳里做道场”,加之资源分散、产业雷同、效益难以发挥,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了广州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新城区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摊子太大管不过来”的局面。

  如今,产业结构相似的东山区和越秀区合并后,新越秀区总面积增加到32.82平方公里,GDP超过700亿元,俨然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商贸旅游强区;商贸旅游基础雄厚但缺乏发展空间的荔湾区与地广人稀却又处于广佛都市圈核心地带的芳村区合并后,面积达到62.40平方公里,特色产业互补,对周边的辐射力明显增强。

  ■两大“引擎”托起未来广州

  广州无疑是珠三角甚至泛珠三角的龙头,用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的话概括,这个龙头今后能否高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点:东部的广州开发区和南部的南沙开发区。

  广州开发区经过20年建设,在此投资设厂的世界500强已接近100家,各项经济指标在同类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地处珠江三角洲和亚太城市群几何中心的南沙开发区,一开始就担负起“再造一个广州”的重任。随着4个超5万吨级码头投入使用,一大批汽车、石化、钢铁、造船、港口物流巨型企业进驻,南沙正成为临港大工业基地。

  广州这两个开发区强劲的发展势头表明,它们将成为托起未来广州的两大“引擎”。但开发区毕竟只承担经济功能,两个开发区的管委会或指挥部仅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具备完全的政府管理职能;而没有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的完整职权,对当地难以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特别是在民生、治安方面。依托开发区成立行政区势在必行。

  为此,新设的萝岗区便以广州开发区为依托,并入原黄埔、白云、增城部分街镇村,总面积389.06平方公里;南沙区辖南沙开发区并入原番禺东南部的黄阁镇、万顷沙镇、横沥镇等,总面积544.12平方公里。这一东一南两个巨型“引擎”,将广州城市发展空间向东向南各延伸数十公里。尤其是南沙区按濒海城区规划,人口将达100万,它使广州从目前名义上的“濒海城市”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滨城市”。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袁奇峰表示,广州本次区划调整以后,城市布局将更契合“南拓”、“东进”战略,萝岗区与南沙区将是广州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升级的重要依托,他们将不仅带动几个老城区的发展,对整个珠三角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将大大增强。

  ■街镇合并建设高标准“卫星城”

  在调整城区规划的同时,广州另一个影响同样深远的举措也在稳步推进。早在去年,广州即大力推进街镇合并,白云区原9镇合并为4镇,增城原16个镇街撤并为6镇3街,从化15镇街并为5镇3街,花都、番禺也同样实施了大力度的撤并。广州市计划将63个镇合并为十几个镇,每个镇按“卫星城”高标准进行统筹规划。

  “卫星城”的建设既是广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路,也是广州进行区划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云区区长欧阳知说,该区面积1029平方公里,全市300多个“城中村”一半以上在白云区,区域调整之后,太和等4个中心镇将建成广州的卫星城,规模控制在20万人口、20平方公里左右,每个中心镇将规划产业方向,并陆续建立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鼓励农民进入卫星城发展创业,加快区内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区域间和谐发展。

  张广宁市长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待环绕广州的10多个卫星城建成后,它们近300万人口的容量和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将极大地优化广州的空间结构。(记者 李刚 罗艾桦)